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俊149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183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让他三尺又何妨——多级渠道统一价格的探索

已有 97359 次阅读2009-7-25 17:41

让他三尺又何妨

——多级渠道统一价格的探索

先讲个小故事,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当年清朝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宰相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家人收到家信之后深感羞愧并退让三尺,邻居见宰相家人有如此胸怀,也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

G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壮大,已经实现全国零售终端布局,并形成以省代、地市级经销、市区级经销三级宽渠道结构和经销商结构。省级经销商主要在省会城市A类百货开设专柜或则专卖店,建立终端品牌形象;地级经销商则通过核心城市的高端形象对本地市进行辐射;而市区级经销商则利用上级经销商的商场影响力来进驻区域内商场。G公司也曾经尝试过由省代进入下游区域操作,但由于商场零售的特殊性(本地资源能更好拿到商场的优势资源,扣点,借款期,进场费等),基本都铩羽而归。所以在市场操作过程中,才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渠道体系。之后为了提升经销商建立和维护高端商场形象店的积极性, 不同渠道商享受不同的折扣,折扣之上的部分由经销商享有。

G公司对经销折扣的设定为:2.52.753折。省代放货给地级经销的利润10%,地市级经销放货给市区级经销的利润为9%。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上游经销商要对下游经销商服务,比如协助选址,协助进场,指导上货等等,利润空间也不是白给的。以江苏省为例,省代在南京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建立高端形象店,徐州、常州、扬州、泰州、淮安、无锡、苏州等地的经销商通过南京高端形象拓展本地资源,发展下游经销商。

这结构本来是个很稳定的结构:公司对省代集中支持,不断强化省代的高端形象作用,并且进行一些多元化的操作。各层经销商相安无事,偶尔有窜货,在公司的控制下对市场也没有坏的影响。

但去年忽然出现了新的情况,宁波市经销商首先在宁波爆发,开出11家店,并且销售量超过了省代,这下问题大条了。这在G公司的历史上可是首次出现的状况,因为有公司的支持,省代向来是一家独大。由于公司的经销折扣体系是透明的,于是,宁波经销商开始要求2.5折供货。省代一听到这个要求开始不愿意了,凭什么我挖好了树你乘凉,乘凉完了还要把树挖走。宁波的经销商则认为:我的要求很合理,我既然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为什么我就不能享受公司给予的最低折扣呢。

092月的财报又让G公司发现一个新现象,地市经销商开始逐步接近和超过省代,类似苏州开始接近南京、东营超过济南等等。公司的目光开始放到绩优的地市级城市,他们会不会是我们新的蓝海,下一轮利益增长的发动机呢。通过仔细的论证和考虑,结合零售市场在下滑的态势,G公司开始树立经济危机下新的市场目标——扩大市场占有率,整合渠道价格。

以浙江为例。

浙江省代每年销售任务为120万,完成销售即可返点5%6万元左右,返点只有省代享有。下游主要城市宁波、温州、绍兴等发展不均,绍兴完成50万,省代则有利润5万,宁波完成120万,省代则有利润12万。显然这不是块小蛋糕,而是个可口的蛋挞,都想独享。对此,公司采取了两大招式:

第一式:一视同仁的终端支持。

在此之前,G公司有专柜核销支持,,但只是针对省会城市的A类商场。也就是省代在A类商场建立形象专柜或则专卖店的,公司承担50%的装修费用,而下游代理则没有此类政策。这个政策开始下放到所有区域,下游经销商在终端建设上与省代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的投入,刺激区域代理扩大市场占有率。实际按专柜建设费用按平均4万来算,核销50%是公司出2万,但新专柜上货和店面销售库存至少要15万以上,这样公司的利润率已经有了保证。

第二式:折扣保证金制度。

G公司预料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地市区域的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很多地市区域都会做到和省代一个水平或则更好,为刺激区域代理的积极性和平衡心态,我们一律放到2.5折拿货。但是有个条件,地市级经销商要2.5拿货,给公司缴纳10万元保证金,保证完成120万任务。市区经销商要2.5折拿货,必须缴纳20万保证金(这个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尚不大)。

宁波经销商一听到这个消息,太高兴了。算算账,10万保证金对于10%的差价而言,不外乎是走100万的货而已,绝对可以做到,而且保证金在年底全额退还。打保证金打得飞快,根本不用催回款。

浙江的经销商一听不干。这下不止是树被挖了,根都快没了。还要不要我给地区经销商服务了。

于是对于省代开始操作了。首先,省会的A类商场你继续运营,折扣不变,任务额由省代自己设定,但必须完成,不然明年省代都做不成;其次,给你下游经销商销售额5%返点(弥补之前的10%的利润差额),没有任务要求,作为省代的维护费用。

省代一看宁波都敢拿120万,我也肯定可以,何况我还有这么多支持性政策。再算自己的小账,还是不错的,等于自己有2.5折返点10%,等于拿货在2.25折,操作起来还是很有空间的。

我们再来盘盘这笔账。

地市经销商直接拿到两大实惠,终端建设支持和折扣支持,简直是非常积极,再也不埋怨省代的政策这里好,那里好了。以后出差到下级县市可以解决实际营运问题,喝喝茶了。

省代虽然利益少有损失,但计算下来,如果地市经销商能完成任务,至少可以拿到12万左右的返点,这和以前差别也不大,毕竟以前的政策约束了自己的下线无法放开手脚和心扉去做G公司的产品。如果总量增长的话,利益是一定有保证的。

对于公司而言,公司出让了终端建设支持的费用,但这个符合公司的利润预期。公司增加了省代的返点,但公司收取了保证金,获得了了现金流。最为重要的是,公司解决了二、三级渠道商的后顾之忧,解放经销商的思想和手脚,才能保证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扩大。

本来是稳定的市场结构,已经没有保证金制度的渠道市场,通过对保证金的再次引入,多级却又有扁平的价格体系形成了,在现在的零售形势下,公司如果能借机扩大市场占有率,让他三尺有何妨。

 

 

发表于2009年5月《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王亮 2009-7-27 10:07
精彩
回复 李俊149 2010-7-22 14:55
王亮022: 精彩
CXO?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5 04:12 , Processed in 0.0295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