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叶峰—企业战略与品牌营销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137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创新的边界

已有 23324 次阅读2010-4-21 16:37

创新是突破,但无视创新边界的突破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创新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条边界是成效边界。创新需要偏执与狂热。然而,企业的创新与个体发明家不同的是,后者可以穷其毕生精力去追求某个目标,而企业却必须关注创新的成效——不仅要有成果,而且还要高效。 

创新的第二条边界是风险边界。这里所说的风险特指除法律、道德等风险之外的直接的业务创新风险。在金融行业,该边界更为明显。次贷危机的原因复杂,其中的一个原因就与无视风险边界的金融创新有关。

花旗向来以大胆的金融创新而著称,次级债就是其“创新力作”之一。但是在创新的同时,它对风险边界视而不见,并披着金融创新的外衣不断放纵其越界的冲动。在J.P.摩根等公司开始抛售次债相关产品时,花旗还逆势而为。最终,藏在创新背后的毒蛇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花旗被狠狠咬了一口,不得不接受美国政府的施救。这场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太多的警示。 

第三条边界是法律边界。创新是一种突破,一些创新不仅是对技术的突破,也是对现行法律的突破。有时,很难评判这样的突破是否合理,因为法律本身就有其不完备之处,即使最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很难避免漏洞,遇到很多在当初制定法律时没有遇到或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企业要做的是认真评估在创新越过法律边界后可能付出的代价。在这些代价中,有些是企业能承担得起的,有些对企业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第四条边界是道德边界。也许有人会质疑,创新无关乎道德,其实不然。尽管并非所有创新都会涉及道德问题,但这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创新都不可以将道德视如无物。某种创新可能不涉及违法问题,但如果它与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相抵触,那么它也是有风险的。蒙牛事件即如此。姑且不论添加OMP是否违法,蒙牛的所为起码有夸大宣传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嫌疑——我们时刻不应忘记创新本身的模糊性。 

大多数企业并非毫不知晓这些边界的存在,为什么因此而出事的例子仍屡见不鲜?创新是要付出成本的。有些成本是显性的(如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有些却是隐性的。很多企业往往只关注显性成本,以为只有这些成本才会决定创新的成败乃至企业的成败。殊不知隐性成本同样不可忽视,有时甚至更为关键。不论金融危机也好,蒙牛事件也罢,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重视创新边界的重要性。

对于创新成效问题的解决,更多地要依赖于技术和思维的突破。一些企业正在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以新的思路进行创新。这些新思路可以概括为:全员创新和全源创新。所谓全员创新是指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参与创新,而全源创新则是指善于利用客户、供应商乃至竞争对手等多种来源的力量进行创新。当然,成效边界问题不是仅靠这个就能彻底解决的,它还涉及到创新管理、企业内部制度、企业文化等具体问题,需要系统地加以解决。

对于风险边界问题,尤为值得注意。在创新中,企业不能只见馅饼不见陷阱,只见收益不见风险。对一些创新性产品,要对潜在风险有足够的估计,并密切注意预警信号。对于法律边界和道德边界,企业更多地需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因为外在约束必须通过内在约束方起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像空气一样的公共物品,企业时刻处在公众的视线之内,这要求企业必须比以往更为坚定地抵挡各种各样的诱惑,不要跨越这些边界,争取在商界这条道路上走的更长远。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3 10:12 , Processed in 0.0288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