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叶峰—企业战略与品牌营销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137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名牌大学正在失效?

已有 31732 次阅读2010-4-21 14:34 |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高管人才中,70%以上并非毕业自名牌大学。这个结论经常被周围所碰到的个案证实,我在想我也碰过类似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主管漫不经心翻看着下属的履历表,看到那个晃眼的名牌大学比如北大的时候,会心地笑一笑,故作深沉说上一句:这是我当年想考却考不上的殿堂,不过很高兴能与这里毕业的人才成为同事。一句话足以让名校高才生的脊背生出冷汗来,不知道名牌学历带来的是幸运还是不幸!

 

但我身边的那些名校毕业的朋友和高管朋友认定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更好用,价值更高。他的理由是,同样是做一件事,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步曲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更强,呵呵,毕竟是经受过残酷的高考训练出来的,而且还更懂得利用一切资源比如网络和人脉等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更多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只能等待主管发出具体行动的指令,在主动创造这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当然了,这些经验也可能会被其他人认定为偏见。这一群人的经验是,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个人,大学牌子的响亮程度与人才的好用与否关联度没并那么大,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看,当年大学里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氛围和几位极富个性的老师,至于学了多少东西倒未必见得有多少。印象中,有的老师喜欢信口开合:“教材嘛你们自己看看就行了,我就讲点个人体会与经验,反正我可以告诉你咱们这个专业想考不及格是很难的事,如果我照书讲的话,那上课显然就没有意义了;再比如有的老师整个一堂课就在讲自己对某个经济学领域的小问题论证或推理的过程,然后告诉你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如何获取快乐的……或者就是案例满天飞,当然这些老师惹人喜爱的前提是他们在最终的考试时从不吝啬给出大家期盼已久的高分数,并且热衷于出没有标准答案从而不容易不及格的题目主观题,比如试卷的题目基本上都市简答之类的题目,以至于到现在我自己做老师都习惯性的出主观题为主的简答题,不知道是不是受当初老师的影响,呵呵。至于所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巧,实不相瞒,我是在实习及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学习的,而且即使现在看来,这个学习过程还得继续深入,而且越深入就越感觉校园专业知识的局限。没办法,谁叫中国的三十年变化实在太大,时代变化太快呢.

 

不过听说现在大学里风气变了,学校越来越讲政治而非学术了,有个性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学校的环境不会给有个性的人生存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考试越来越严格了,考题越来越死板了。想起我硕士阶段的管理之类的考试题目,连死的心都有了,恨不得去抽两下出题的变态老师。。。。。我有时在想这是不是我为什么接到如此多的询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咨询顾问的原因。如果这些询问者曾经上过一些好老师的课,他们就会领悟出,这也许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而且当他们心中有这个疑问时,他们懂得去研究目标对象,从而发掘出一些可行性方案,并且能够意识到,问这个问题就像问自己的上司“为什么你能成为我的上司”一样荒唐。令人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商科毕业的青年才俊依然留在高校的净土上。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3 10:35 , Processed in 0.0283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