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谢锡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079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也谈“大国营销:1山雨欲来”和金涤原先生(2)

已有 131235 次阅读2009-12-25 14:28

也谈“大国营销:1山雨欲来”和金涤原先生(2)

就金老师提出的高论:“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都是弱势企业的生存之道,弱势企业如何与强势企业展开有效竞争的问题”。

“在外资形成原料买方垄断的同时,也垄断了产品定价权”。

“所以我一直认为,如何让众多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比如何产生几个行业巨头,意义重大得多,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最终保证行业巨头在中国企业中产生”。

“处于相对困难状态的中国经济,为什么难以走出竞争僵局?还不是龙头企业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愿望带领行业进入新的行业增长周期”。

金老师的忧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们联系实际,不难发现:“今日中国每个对外开放的产业前5名都是由外资公司控制;今日中国主要产业中,外资已控制了21个产业。在国内超市看到的情况,实在触目惊心:外国品牌几乎是垄断了中国飞机和汽车,而且垄断了中国许多日用品,甚至包括肥皂、洗衣粉和擦面油等;中国最初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完全失败。再这样下去,中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

 

之所以出现这种僵局,比较重要的原因有:

一、中央政府缺乏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为什么这样说呢?证据是什么?

首先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此理论只是为了打破僵局,找到突破口、以点带面引擎拉动发展类型、是阶段性战术,而不是长期经济战略);

其次经过三十年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政策调研机构并没有结合实际总结出一系列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为未来三十年或更长期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及提供发展保障;

再三2010年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来看,只是保护国有及大型企业的利益而无视中小型企业的利益。是一种抓大放小缺少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短期策略。比如迫于国际环境污染压力而实行的产业转移与企业升级,关闭了很多污染超标企业。这种策略本身并不错,但在具体运作方面就值得商榷。这一政策一出台,就使很多企业倒闭与老板破产,员工失业、资源浪费、内耗严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国家与地方政府有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就会避免这种无效投资与重复投资“劳民伤财”式行为的发生。

 

二、国家主管经济发展的部门对市场经济管理不够专业。

这是由于两方面造成的:

一是客观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西方发达国家要历经二至三百年发展才能达到的高度,这种高度浓缩式发展方式注定了没有任何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经验支持。必须是特立独行、独立自主、独立创新。没有非常高深的智慧及超强的整合能力,如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是主观原因: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适合社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信息的发达程度日新月异,但我们的教科书可能是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编写的,只不过是“回炉翻新”而已,这样的教科书又如何可以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呢?简直是“误人子弟”。我们这种“劳民伤财”及效率低下的工作做多了,整个社会都是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只会“山寨”与“克隆”,又何来社会全面创新及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呢?

还有干部培养及提拔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发展经济作为主要的国家战略政策,为了落实与执行这一伟大的战略,在组织匹配与干部的任用与提拔方面就应该在品德过硬的基础上提拔懂经济与经营管理的干部作为政府的领头人。也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经济发展战略才可以落地生根。政府做出的经济发展策略更符合经济规律和民众的意愿而不是对牛弹琴与南辕北辙的劳民伤财与延误国家发展机会而造成“误国殃民”。

如现在政府打压与控制生能过剩的产业,表面是企业乱投资的问题,实质与政府脱不了关系。政府收了企业税收与管理费用,就有引导与帮助企业成长的义务。同时经济发展与就业也是社会问题,同样是政府的责任。

所以需要关注产业相关的情况如:该行业的市场容量有多大?国外企业竞争能力有多强?市场前景与潜力如何?是否需要增加投入或逐渐减少投资?国内产业如何调整让其平衡发展?如何抱团应对国际反倾销法案?如果一开始就遵循这样的运营方式运作,在管理过程中就无形消化了过剩的产能,就不必要下狠手打压与控制。

为何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游戏规则制定权呢?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的。如他们的政府领导绝大多数就是企业的董事或股东,对经济非常熟悉,在制定对内对外的国家策略时大都符合经济规划与自身利益,所以策略的针对性与市场敏感性极强。而国内很多地方官员由于不懂经济规律,出现很多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形势。正如网友范贵海兄说的那样“前期改革开放——好的事物引进的同时,苍蝇蚊子也进来! 后期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调控不力——胎儿大了不好打掉了。引狼入室,养虎为患啊、、、、此时不打,等待何时??

 

三、具体市场操作执行方面没有针对性与扩张性

以国家确定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指导下,除了策划保护我们主要的产业措施外,还应该考虑我们中国企业如何冲出亚洲甚至世界的各项准备工作,未雨绸缪。还有后来的以外贸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策略等等。非常应该在我们计划主攻市场设立办事处,研究当地的经济、法律、政策、竞争程度、竞争企业与消费情况等。如果无法设立办事处也应该在外交驻地设立这样的经济研究人才,为中国后期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指明方向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国家战略服务。

为何日本政府对中国侵略之前的二十年时间就派间谍以经商旅游的名义进入中国研究中国的地形地貌,甚至可以精准到很多乡村的“羊肠小道”,为日后的侵华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长期战略执行能力与系统化与精细化的精神。

而反观我们,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点战略从以前的国家安全转变为经济发展(因为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合作关系)。但我们以前设立的外交武官制仍然沿用,而还不见为配合经济发展战略在驻外机构设立经济研究专员。为什么二千年后TCL与联想的海外并购都是失败的,就因为此两企业不能充分了解当地市场环境与法律以及社会与文化所至。“前人不种树,后人又如何乘凉”呢?战略的本身就具有长期性与连续性。

 

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没有考核与责任奖惩机制。

经济的发展与官员的升迁没有内在与必然的联系,官员的工作努力方向就不会关心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就会不加区分就会引进象上文提到的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这样的企业。为何中国企业到美国并购,美国政府会出面阻止;而美国企业并购我们的粮油企业却如此顺利呢?这就是竞争国家战略与官员责任心的博弈。

官员的晋升与经济业绩不是成正比的关系,那么下级官员工作努力的方向就不会是发展当地的经济,而是服务好自己的上级作为终极目标。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乱投资与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国家的经济战略根本无法执行与落实,更谈不上经济的市场化与精细化管理。产业协会与企业协会就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一点引领产业健康发展与规避企业风险的作用。就必然会形成目前的僵局。

 

目前最大的困境有大部分原因就出现在战略不匹配方面。所以形成目前的僵局更多是国家的战略分解与执行不力而造成的,因为我们实际经济发展模式是外向扩张型经济体系,而国内的宏观经济长期是保守收缩型的稳健发展体系。对外贸易更多是企业行为,而非国家行为,一个企业如何可以与竞争对手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竞争的呢?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这种僵局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本文版权为作者谢锡宙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范贵海 2009-12-25 14:56
支持,谢兄所言极是。今天我和谢兄的文章就是不谋而合啊!
回复 谢锡宙 2009-12-25 15:24
支持范兄!我们一起努力吧!
回复 宋兆文 2009-12-25 15:40
有一定道理,学习了!
回复 金焕民 2009-12-25 16:36
中国缺乏国家营销战略,或者说国家营销战略还不明晰。经济学家只关注个别产业并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国际竞争和全球化战略缺乏研究,似乎也没有能力研究。
回复 谢锡宙 2009-12-25 20:16
回复 谢锡宙 2009-12-25 20:19
说的极是,国家营销战略除了结构性调整之外,还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
回复 陈小娜657 2009-12-26 23:19
政府战略策略应为企业打造成功的平台。
回复 谢锡宙 2009-12-27 09:47
说得有道理。多谢支持!
回复 凌伯君 2009-12-28 21:56
希望能提供破解目前僵局的方法。
回复 谢锡宙 2009-12-29 08:50
这需要倾全国之力才行!
回复 莫昌勇 2010-1-2 09:49
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不作为!!!
回复 谢锡宙 2010-1-2 09:57
说的非常有理。谢谢!
回复 邬华山 2010-1-5 13:36
经典,一语中的!
回复 谢锡宙 2010-1-5 13:50
谢谢支持!
回复 王昭翕 2010-1-19 10:05
关键是ZF的意识:是发展经济还是官位主义。ZF的意识到位了,行动就指日可待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不清楚“一把手”们都是怎样规划自己和国家的。
回复 谢锡宙 2010-1-19 10:18
说得有理!“一哥”一般是不去研究问题的(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太复杂,问题点极多,需要处理的问题繁重),其只做决策,其工作的成效除了其自身的决策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经营管理团队是否是高效的?如果是他的决策效率就高,反之就低。要有高效率的团队,就需要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优秀的教育体系;建立优秀的教育体系又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所以说,中国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
回复 谢锡宙 2010-1-19 10:31
谢谢王兄的支持!还希望多交流与关注!
回复 王昭翕 2010-1-19 10:35
谢老师精深地分析到根本了。是啊,但从目前高校学生热衷公务员考试来看,这个“官”可是深入民心啊!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7:54 , Processed in 0.0341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