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俞益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961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培训师是个啥玩意?

已有 66823 次阅读2010-9-6 21:34 |个人分类:培训思考|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培训师是个啥玩意?

                                  文/俞益华

    培训师是个啥玩意,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得有起码的做人原则和道理,做人就得懂得爱国、爱家乡、爱家、爱他人、而不是只爱自己甚至神化自己。任何的神化的结果破灭是很凄惨和体无完肤,这个从李一、张悟本的遭遇你就可以知道。做人就要懂得起码的礼节和做人的道理,例如谦虚、诚实、诚信、礼貌、尊老爱幼、礼貌用语等等,可悲的是很多培训师连基本的做人的礼仪和道理都没有做到,整天在那装,玩深沉,一开口不知道廉耻是什么,一开口不知道诚实是什么。满嘴的空话、大话、假话、废话甚至不是人话。

 

    培训师是个啥玩意,其实就一职业。跟扫地和掏粪工江湖地位一样。都是在自己的领域、行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要以为自己是啥,更不要迷失自己。可惜很多培训师老把自己整高了。动不动这大师那大师,开口闭口什么第一人,一个很简单的东西给培训师一整就是是高科技,一个很多人知道的道理培训师非讲是他的原创和研究。我们都知道喝酒喝高了对身体不好,但是如果培训行业老师老把自己整高了,我看危险,现在企业、用户其实心里明白着。一看什么大师肯定笑了,一看什么第一人肯定人家骂了,更不要讲故意整个什么海外公司电话,整个什么海外野鸡大学文凭、兼职教授、客座讲授什么的,更不要讲整天把自己和名人的合影拿出来炫耀等等。如果培训师还是不知深浅老把自己职业看得过高我看你还真是把自己当爷。我们是否是爷,我看应该要服务客户感觉我们是爷我们才真正是爷。还有其实我们从职业角度我们只是一服务者,客户才是我们上帝,客户才是爷,我们千万不要把关系给整反了。

 

    培训师是啥玩意,其实就是一产品。产品包装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要关注产品质量,也就是我们的产品要对消费者、用户有用。包装也许骗得了一时,但是骗不了一世。经常看到很多做培训的男老师的整得跟做鸭的一样,英俊潇洒、西装革履、油头粉面。问题是一授课就出漏子了------中看不中用。经常看到很多培训老师授课强调所谓的激情不管课程学员是否需要这样激情演绎,个个在台上(包括台下的)跟打了鸡血一样,真的每个课程都有必要这样吗我不敢苟同。经常看到部分老师为了所谓的大牌而在开课才隆重出场,结果很多课前该要准备的没有准备好,该要检查的没有检查好,我真的为企业和学员骂娘。经常看到很多老师整得很神,有拎包的、有拿衣服、还全是美女,身材高挑,职业套装。但是一旦接触这样的老师发现很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时候真钦佩一些话真经典,例如“人或是不自信越容易在乎什么?人越是掩饰什么,其实代表自己还欠缺什么”。很多老师为了一些外在的形式而忘记培训的真正本源。我不知道是自己落伍还真的是一个“奥特曼”(OUTMAN)。但是我相信群众,我相信发展的趋势。虽然我们现在不提倡“酒香不怕巷子深”,提倡要营销,要包装。但是个人的观点我们包装要有个度,我们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应该包装什么?我们的真正的生命力在哪里?真正的生命力是我们是否对消费者负责,真正的生命力是我们要不断认真、持久的为我们的服务的学员负责,很多企业在责怪培训无用论,我们培训师是不是值得反思反省。

 

    培训师是啥玩意,是研究领域(课题)分享者。也就是我们先要对研究的领域(课题)必须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梳理。然后培训仅仅是分享我们的深入研究的结果和梳理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和梳理也许是对的也许未必对,但是身为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要力争为我们分享的客户分享对的、最前沿的、有用的、真正解决问题的阶段性研究和梳理成果。不要做培训行业的“三氯氰胺”和“苏丹红”。这个研究和梳理的成果仅是阶段性的,仅是我们个人的,因此我们还要“与时俱进”还要结合市场,还要多去实践应用,要多去听从客户的意见。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和扛起必须承担的责任,要为我们服务的客户负责。

 

   培训师是研究领域(课题)分享者,就要求清楚的认识认清自我。培训师是研究者告诉我们必须对自己培训的领域(课题)深入去研究,研究这个领域的历史、今天、未来,培训师是研究者告诉我们培训师还是个思想者,我们要认真负责去思考企业的困惑?思考针对这些困惑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每个现象后面的真实原因?思考客户需要我们真正做什么?。。。。。。。还有思考呼吁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更不能瞎编乱编。我们要遵纪守法,我们要尊重历史,我们要遵守领域规则,我们要有自己的智慧和辨析能力,我们要敢于自我批评和批评他人。我们不能特别迷信他人,因为孟子老先生早就给我们分享:尽信书则无书。

 

     培训师是研究领域(课题)分享者,就要求我们不是定位自己是什么而是我们真正会什么,研究了什么。例如我定位门店培训难道真的就是一个门店培训师吗?未必,我一直不敢这样信口开河以及妄言断定,虽然扛着门店培训的旗号,这仅是给自己一个研究领域的方向,以提示自己不要迷路或者出轨。另一个是从“品牌运作”角度操作是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卖点等等。因此我的体会是培训师定位固然要,但是我们更要每天自问我们研究了是什么?思考了什么?关注了什么?专注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对不对?。。。。。。因为我们是为人师者,如果我们没有水或者半桶水,我们好意思为人师吗?这是从师德方面来讲。如果我们从消费角度讲,我们是服务者,我们是要摆上摊位销售的产品。人家企业、学员掏钱消费,肯定要检验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格,检验我们的培训是否对得起人家的银子。很多新人老师涌现出来,我们是否有危机感,我们是否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是否“课有所值“,我想我们要思考并深思。

 

     培训师是研究领域(课题)分享者,告诉我们身为老师有必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文章(书籍)。我们很多老师不写文章(书籍)是担心自己的前沿思想被人家盗用,这个我曾经也有过担心,毕竟现在的社会道德差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窃取能力特别强。(当然必要的保护意识和举动要有,例如我的部分图例就打上自己的水印)。但是我思考很久感觉这个担心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或者讲我们写文章(出书)收获的利弊永远是利大于弊。因为我们分享的文章未必暴露我们的全部思考而仅是部分,还有分享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其实我们在分享的同时我们收获更大,这个我想但凡是做培训者肯定知道这个很浅显道理,很多于其讲我们给学员做培训,其实很多时候是学员又培训了我们。关于文章的分享我个人的一个很真切的感受是其实我们分享后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感悟又变化了、提升了,甚至有的已经推翻了,也就是看文章的永远跟不上我们的变化。当然也许部分老师还会说我没有时间写,其实我们真的那么忙吗?未必吧。不要装,人老装,真的没有意思。还有我们一直告诉学员不要找借口,那我们自己窝想应该先做好,不要老给自己找借口。如果你真的很忙,我想更要去思考自己是否要梳理要整理了,因为其实忙证明你授课,其实每次授课只要用心留心我想写点心得体会应该是得心应手、下笔就来。特别重要的我们写文章(出书)宣传可以给我们打知名度和美誉度,拉来生意,包括书籍还有银子收入。你说这样的事情我们还不干谁干。写文章(出书),未必文笔优美,但是必须有在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条例清楚,观点鲜明,有论证和论据,我们不要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文章,我们还要力争写出既有想法又有办法研究领域(课题)的好文章,我们的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点和感悟点。因为写文章(出书籍)就是在总结我们的阶段研究和梳理啊。其实每一次写文章就是在授课,证明写提纲,观点、论证和论据,排版、先后次序。。。。。。每次写一篇又质量的文章我感觉是自己授课功力的再次提升。因此呼应我们的培训师要多做文章(出书籍)、要耐住性情、寂寞,郑州的崔自三老师给我分享一句:老师的成功是孤独和坚持出来的,此话妙哉。他的一部新作《挑战》已经完成,让我好生羡慕,让我们一起好还好好梳理,好好研究。

 

 

    培训师是啥玩意,是个贩卖自己研究成果的训练师。请注意我的用词,我强调的是贩卖自己研究成果的训练师,现在培训界有部分老师仅是贩卖一种训练方式、方法,这些人没有自己研究的知识成果体系。以前碰到仅是贩卖一种训练方式、方法的培训老师我很不屑和这样的老师为伍并很多时候从心底里感觉是忽悠或者瞎胡闹。这个我现在回头分析是我自己企业出身转型做培训师整的祸。但是很多次的培训实践经历告诉我内容固然重要,教育方式、训练方式也是同样的重要,甚至对于职业培训师来讲授课的设计、编排、时间把控、故事案例、演绎方式、演绎道具、座位方式。。。。。。等无一不是很重要。为了阐述这个教育方式的重要性,我想拿易中天老师的走红说明授课方式重要问题。老易同志授课除了他历史专业的扎实基础(其实中国应该还有比他还专业的人),那为什么他能火红大江南北?很重要是老易同志授课的语言风格和授课语言魅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老易同志用时髦、通俗、与时俱进的语言跟我们解读三国,老少皆宜啊,通俗易懂啊,朗朗上口啊。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和感悟点。

 

    因此我现在的感悟培训师是个贩卖自己研究成果的训练师。我个人的要求和感悟是一个职业的培训师必须要二手抓,二手都要硬,二手都要有心用心,才能在职业培训道路上有所作为,如果非要我分个次序,内容肯定是在前面、训练方法排后面,因为我个人认为训练是为内容服务的,也就是先有内容才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法达成内容要求,而不是没有内容故意搞些训练方法,最后仅是训练(培训),不知道要阐述什么、说明什么,感悟什么,我感觉这是叫瞎胡闹。

 

关于培训师是个贩卖自己研究成果的训练师,个人感觉现在的培训业界有2个纠结点,包括我自己也是一直在纠结中成长,现在把这2个纠结点归纳探讨如下:

 

1. 强调内容没有错。但是我要讲会做研究学问未必就可以做优秀的职业培训师。

 

    这个大家从我上面分享易中天老师的走红应该看出点道理。虽然我个人是很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但是我也清楚意识到有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和梳理(有系统文章和书籍)未必可以做成职业培训师,因为会思考、会写未必是会讲的,善于讲的,能讲好的,针对不同人群讲好的。这样的例子和朋友我也见过很多,属于茶壶装饺子----倒不出。爱研究爱思考的人爱写的可以是个专家(研究者),但是未必是一个职业培训师、教育家、训练师。因此我经常开玩笑讲一个真正有料的职业培训师肯定是研究领域(课题)的专家,但是一个领域(课题)的专家未必是个职业培训师。培训师是个综合训练师,要求我们除了关注内容,我们还要好好思考用什么更好的训练方法、方式把内容演绎好。这个要求我们培训师除了研究和梳理课题,还要关注教育、教学方式、心理学等知识点,还要时刻创新、用心和有心。还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学员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例如同样做企业文化培训,你是照本宣科还是视频教学、小组讨论、老员工分享等等,包括这些设置环节前后次序以及时间把控等等都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研究。

 

   关于内容和训练方式我自己也曾经纠结过,如同我前面提到曾经很不屑与谈训练的人为伍,包括我现在对一些没有自己心得体会总结感悟的老师也不是很感冒一样。但是我欣赏那些在教育方法、训练方法、培训方式、培训设计有自己心得体会的职业培训师,当然我更欣赏不但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有自己独特教育方法的老师,例如深圳的郝志强老师和郑州崔自三老师我很是欣赏。值得庆幸的是从2008年起我除了注重自己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感悟思考总结提炼外我也对教育训练方式方法不断的思考总结创新和进行大胆的尝试,这块大家可以从我博客中【俞益华/谈培训】这个栏目文章可以感受到我对教育训练方法的部分思考和总结。

 

 

2。只重训练方式方法而忽视内容的重要性。

   这点我个人感觉是培训界朋友会误导自己和迷失自己的很关键的一个纠结点。因为很多的培训师往往在形式和内容比例老拧不清造就过于注重训练方式方法而忽视研究领域(课题)梳理成果,还有部分同仁因为吃不了研究领域(课题)研究的那份苦,毕竟做学问研究要耐住寂寞,要专业、严谨、系统研究,也就是要吃苦头,很多培训师就舍难求易。玩一些所谓的训练方式、方法的花架子,而没有真内容例如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肯定一个基本的要求是语文专业知识扎实,然后再有一套自己的授课方式、方法,有很吸引和受学生欢迎的一套授课方式。再来个例子,我们去参加企业的培训,我们不但希望老师幽默、授课方式创新、不让我们犯困、无聊、条例清楚、案例详实。。。。。。。。。我们最关注是内容是否对我们有帮助,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成长有真正的借鉴和学习关联点。而不是培训时候心动,回去一动不动。或者回去就记得一些游戏、笑话,专业的东西没有一点记忆。

 

    我之所以到现在对那些还没有自己心得体会,自己知识体系老师不感冒。就是感觉他们不配站台上分享,因为他(她)能分享什么,他(她)都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要不就是瞎胡闹要不就是鹦鹉学舌。照搬照抄人家的,人家错误的、过时的他(她)还讲得滔滔不绝、脸不改色。呜呼哉!我无语。这样的人更不能称呼为人师者。因此不管是培训师、老师、训练师。我们肯定要有东西给学员啊。这个东西是必须经过自己过滤的,自己现阶段认可的。如果一个老师也自己的思考没有、总结没有、归纳没有、发现问题能力没、,更不要奢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真不知道这些培训师在现在的市场是怎么生存的。是骗了A家骗B家,还有我们有没有思考未来怎么生存。我一直认为自我的感悟提炼(最好形成知识体系----例如文章、书籍)是一个职业培训师的职业寿命长青的核心点和根源点,正如一棵参天大树的枝叶继续、更大茂盛必将是它的树根在地下扎根得稳定、深和广。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面对新的企业需求,面对新生培训师的不断涌现,我们如果还是仅是一个所谓的组织者、导演、主持人、串联人(很多人自己比喻成串项链的那个线)而没有自己的思想、知识体系、课题研究总结,我为这样的老师是担心的,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能被企业、学员认为是这样的培训师,如果是这样认可,我感觉自己完蛋了,也抓紧洗洗醒醒打包回江西老家种地,省得在江湖丢人现眼、被人耻笑。

 

---------------------------------------------------------------------------------
  作者介绍:俞益华,江西广丰人。门店教育训练研究者和工作者。致力于中国门店经营者、管理者、门店工作人员的成长教育训练工作。为中国门店营生的朋友提供实用、有效的教育训练是我毕生的追求事业。让天下门店生意不在难做是我时刻在研究课题。更多俞益华了解敬请百度“俞益华”,交流联系MSN:asd123yu@163.com    EMAIL:asd123yu@163.com      QQ:1054233584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4:19 , Processed in 0.0277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