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吴昀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693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第一茶联

已有 25354 次阅读2010-6-4 12:32 |

中国第一茶联之

如何解读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这是咏茶诗文中最为著名的一对茶联。

 

据说从前的茶馆多拿这对茶联挂在门口作招牌。时至今日,在成都、重庆、永川等地的茶馆,都还见得到这样一副茶联:

 

虽无扬子江心水

 

却有蒙顶山上茶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可以说是蒙山的镇山之宝,在蒙山多处可见题刻,它是蒙山茶悠久历史与崇高地位的象征。然而,这联名句为何只见一联,来自何处,作何理解,长期以来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此联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载的一首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

 

销金帐,饮羊羔。

 

李德载把饮茶作为一种雅致高尚的作为而大加赞赏,对不谙茶事的粗鄙行为非常轻蔑。全文都充满了对品茗饮茶的推崇之情。因此,蒙山顶山春光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所托之物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是他心中圣洁、高雅,代表最好品质、最高境界的茶中极品。

 

好茶需好水,正如红花与绿叶。所谓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何窥其体。茶质更需借助水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茶质优劣,这是个普通的道理。古人饮茶,不象今天这样冲泡,而是煎煮而饮,所谓烹茶,用水也就非常讲究。

 

陆羽《茶经》中对于用水的问题已有论述。其后约100年,一位叫张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记》,专论天下宜茶之水,把扬子江心的中泠泉评为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组成,而以中零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白蛇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出自这里。此地有一个著名的渡口名叫扬子驿,这一段的长江被称为扬子江。据说金山寺早先屹立扬子江心,四面环水。依《中泠泉记》记载,取水时须依时辰乘船至江心,用专门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寻千尺,始得真泉;若浅深先后,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后来由于扬子江泥沙淤积,河道不断北移,至清末,金山开始与南岸陆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扬子江心水是指位于扬子江心的中泠泉,是一种宜茶的好水,与蒙山顶山茶共同构成茶中极品。

 

明代陈绛《辨物小志》:谚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由此可见,这联名句已从李德记载的小曲中脱胎出来,形成了脍炙人口的谚语,又被人们用为茶联,得以广泛流传。据记载,郑板桥也曾为他人写过这对名联。由于茶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最易为人接受,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内涵丰富,意境悠远,所以成为茶联中的首品

 

在流传的过程中,江心水有时也被用作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有的被传成了蒙顶山上茶,包括一些著作也如此引用,由于有特定的含义,字面的变化并未影响它的本义。

 

在蒙山,关于此联名句的来历,还流传一个苏东坡以江边水应付老师王安石的故事。说是苏东坡欲过扬子江,王安石便嘱他取江心水来煮茶。而苏东坡因醉心山水,上岸时方才想起,便以江边水应付老师,结果被王安石识破。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有吟咏蒙山茶的著名诗句: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此联出自白居易晚年时期的《琴茶》诗,非常典型地表现了他诗酒琴茶相娱的心态以及对蒙山茶、渌水曲的挚爱之情。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

 

这首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一生何求,心境融融,恬淡闲适的情调。渌水据说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曲子,既有层次又非常流行。至于茶中故旧是蒙山中的茶中故旧,一些人将其解为茶之故乡。其实,故旧一词当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后面一联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说的是无论穷愁潦倒失意还是运气亨通一帆风顺,无论窝居休闲还是仕途旷达,都是渌水曲蒙山茶这两位老朋友,长伴不离,一辈子都非常嗜好当时已经入贡皇室的蒙山茶。

 

刘禹锡、孟郊、苏轼、陆游、梅尧臣、文彦博、文同等唐宋时期著名的文人都有吟咏蒙顶茶的佳作,明清时期的文人也留下了大量描写蒙顶茶的作品。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1:08 , Processed in 0.028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