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吴昀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693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武阳买茶" 王褒《僮约》与茶史

已有 84487 次阅读2009-10-17 17:37

"武阳买茶" 王褒《僮约》与茶史

 

         茶为贡品、为祭品,已知在周武王伐纣时、或者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茶作为商品,则现在知道要在西汉时才出现。西汉宣帝神爵三年(59)正月里,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我为其他男人去买酒。

    王褒得悉此事后,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怒之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以一万五千钱从杨氏手中买下便了为奴。

    便了跟了王褒,极不情愿,可也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应该向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以后凡是要我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要不然我可不干。

    王褒这人擅长辞赋,精通六艺,为了教训便了,使他服服贴贴,便信笔写下了一篇长约六百字题为《僮约》的契约,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劳役项目和干活时间的安排,使便了从早到晚不得空闲。契约上繁重的活儿使便了难以负荷。他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说,如是照此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

    

    这篇《僮约》从文辞的语气看来,不过是作者的消遣之作,文中不乏揶揄、幽默之句。但王褒就在这不经意中,为中国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意为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

    对《华阳国志·蜀志》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则可知王褒为什么要便了去武阳买茶。

    从茶史研究而言,茶叶能够成为商品上市买卖,说明当时饮茶至少已开始在中产阶层流行,足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盛行。

    在此还有必要赘述一点,美国茶学权威威廉。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中说:“5世纪时,茶叶渐为商品“6世纪末,茶叶由药用转为饮品。他如果看到王褒的这篇《僮约》,恐怕不会说如此武断的话,因为《僮约》提到武阳买茶这件涉及商品茶的事实的确切时间是公元前59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比《茶叶全书》所谓的5世纪要提前五个世纪。

    

 

 
 

《僮约》“武阳买茶”买出个成都“世界茶之最”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 “烹茶净具”和“武阳买茶” 两句话。不想就这王褒两句话,却为中国茶业和中国茶文化历史留下了最早最可靠的文字史料。武阳从此也成为中国茶叶历史和世界茶叶第一个被文字记载最早的买卖茶叶市场。当时这个茶叶市场究竟在武阳何处?经过认真考查研究,应当是当时属武阳管辖的现今黄龙溪古镇。

     王褒《僮约》,说的是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感觉很不情愿,又怀疑他与杨氏有不正当的男女暧昧之情。于是,一天,他跑到主人墓前倾诉和表示不满,说:“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我为其他男人去买酒”。后来,王褒得悉此事,一怒之下,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一万五千钱从杨氏手中买下便了为奴。便了跟王褒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他还是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应该象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我以后要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要不然我可不干”。

     王褒擅长辞赋,精通六艺,在西汉宣帝时曾为谏大夫。《汉书·王褒传》云:“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他为了教训便了,使他服服贴贴,便信笔写下了这篇长约六百字题为《僮约》的契约,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劳役项目和干活时间的安排,使便了从早到晚不得空闲。契约上繁重的活儿使便了难以负荷,他痛哭流涕地向王褒求情说,“如是照此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在这《僮约》中,王褒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其意是指便了对煎好的茶要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是说便了要赶到邻县的武阳去买回茶叶。

     王褒契约写了,便了情也求了,最后累死累活还得干,武阳买茶还得去买。说起武阳是邻县,但也不近。今人有说武阳在彭山,就依此说,当时成都至彭山,走陆路两天也难回,一般坐船走水路。这就是说便了每到去武阳买茶时,这一天很辛苦,要起很早,干完家活得从成都坐船顺水而下,到彭山武阳茶市赶快买了茶再逆水而回。当时,武阳地很宽,有人进一步说,便了武阳买茶的具体地方,即今成都以南的彭山县双江镇。说得是那样有鼻子有眼睛。描述这儿的街道很古,镇上有一串的老街,全枕在江涯之上的。这里便是历史武阳古镇。因这古镇前有两条交叉会合的浩荡江流,故又称这里是双江镇。因上游的岷江,在都江堰那里分成外江与内江两条支流后,其外江直通新津至彭山;而内江,则由成都绕了个大弯通达武阳镇,并两江由此而会合,其实大家说的这地方就是现在的彭山江口镇。

     于是,为寻悠《僮约》便了“武阳买茶”之地,我四次沿府河经黄龙溪古镇达江口,意欲找到依据观赡武阳古镇这中国最早茶市之风光。可是,让我每走一次,都让我心中悬念叠起,对这便了“武阳买茶”的中国最早茶市有着动摇之感。我读蜀国史,史说蜀王开明为秦所败逃至武阳。而新津双流籍已故的四川省文史馆研究馆员李澄波先生,曾对开明王葭萌败绩后的路线作过十分详细的研究。2002年8月27日,我在新津县档案馆查找蚕丛王瞿上城有关史料时,无意之中查找到了李澄波先生写的题为《武阳县究竟在何处》报告。该报告主要目的是考察武阳城问题,但文中却详细考察了蜀王当时为秦所败的败退路线。他在文中说:“开明王与秦军战,不利而退,由北道先退回都城,都城在双流外南十八里之白塔山、九倒拐之瞿上城,即蚕丛纵目王所筑之都城也。是时,开明不能坐守都城,乃移新津市之武阳县。案(按)那时还没有新津之名,只有新津市新津渡之名,至北周闵帝元年,於此立新津县,可知武阳县在新津市新津渡附近,今之五津镇,大家呼为旧县者,就是昔之武阳县了。”李澄波老先生说的武阳是新津五津渡,即今武阳镇。蜀志也如是说。但了解民间,也有说彭山江口才是真正的武阳,还有说犍伪历史改过武阳郡,作过武阳治所,今人还有考证武阳城在今黄龙溪往西几公里处等等。由此,《僮约》“武阳买茶”的具体之地也成了一道谜题。

      一番认真研究后,吾以为《僮约》“武阳买茶”不应是人们说的彭山江口镇古街。其间最大一条理由,是因这里距离成都太远。经考察,走陆路约一百七、八十里,走水路约一百三十多里。按王褒《僮约》对便了的要求,便了每天要做那么多事:“鼓四起坐,夜半益萏”;“晨起早扫,饮食洗涤”;“下床振头,垂钩刈萏,织履作粗,黏雀张鸟,结纲捕鱼,缴弹凫雁,登山射鹿,入水捕龟,后园纵鱼,雁鹜百余,驱逐鸱鸟,持梢牧猪,种薑养羊,长育豚驹,粪除堂庑,(倭)食马牛”;“不得晨出夜入,交关侔偶。多取蒲苎,益作绳索。雨堕无所为,当编蒋织薄。种植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树,八行(尺)为行,果类相从,纵横相当,果熟收敛,不得吮尝。犬吠当起,惊告邻里,振门柱户,上楼击柝、持盾曳矛,环落三周,勤心疾作,不得遨游。奴老力索,种苋织席.事讫欲休,当春一石。夜半无事,浣衣当白”。倘若“奴不听教,当笞一百”等等。因此,便了要去武阳买茶,必一早把当天上午要做的事做完,然后才去武阳,买茶后尽快晚前赶回,不然他会违约,当笞一百。便了走陆路去武阳显然不可能,只能是坐船走水路,顺锦江而下。一百三十多里地,顺水单边要半天多,回来逆水至少近一天,便了办不到王褒的要求,这是王褒“武阳买茶”在江口的最大疑问点。因为便了是个聪明人,他认为办不到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不会与王褒签这约的。

但是,便了终是与王褒签了约,说明他是在认真思考后认为自己能够做到。那么,便了这武阳买茶就另有其地了?这地该是哪里呢?当是现在的黄龙溪古镇了。

      黄龙溪古镇西汉时属武阳管辖,街镇位置在现今古镇以南的东山脚下,距成都约一百里。这里地势特殊,水流平稳,是停泊船只最佳位置,那时水码头早已形成,集市贸易市场也已发展到相当程度。黄龙溪的前山、后山,彭山、蒙顶山周围等地盛产茶叶,并出现茶叶作坊,开始以茶叶作商品在这里交换。以后这里的市场逐渐发展,好茶品种多聚集于此。如蒙顶山新安茶 蒙顶茶、蜀茶、碧竹青、浮梁茶等。这些茶叶开始作为药用,后作为饮用。当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有记载。他记载的十九种药名三十八个字中,把茶叶和其它十八种中药并列,他肯定了茶叶的药用价值。他曾患有“消渴病”,现在叫“唐尿病”,这就易味着他当时就有饮茶的习惯了。西汉著名文学家杨雄,成都人,在他的一篇辞赋中曾这样写到:“百华投香,隆隐芬芳。蔓茗荧都, 紫青黄”。对由这里运到成都的茶叶色、香、味作了很好的品评。成都离这里不太远,虽说有茶叶销售,但都是零售,那些零售商都是从这里将茶批发回去销售的。王褒是个文人,生活挑剔,要便了到武阳黄龙溪买茶,说明这黄龙溪当已是个茶叶批发大市场,不仅价格便宜,好茶品种多,有选择,商家也不会以劣充好,货真价实。他知道黄龙溪离成都的里程,便了一早把家里上午活干了,顺水午前可达黄龙溪,买好茶再搭船逆水天黑前能赶回干晚活的。于是《僮约》中安排了便了武阳买茶一项,便了也接受了。

      不言而喻,王褒《僮约》“武阳买茶”,说的就是要便了到武阳黄龙溪买茶。王褒《僮约》,从文辞语气看来,不过是作者王褒当时的消遣之作,文中不乏很多揶揄、幽默之句。但就是王褒当时这篇不经意之作,却为中国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中国的茶叶历史,国家《农业志》在记载中国茶叶历史时,无不以王褒《僮约》“武阳买茶”为依据,把中国茶史推向二千多年,四川武阳的茶叶市场也成中国茶叶市场历史之最。美国茶学权威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中曾说:“5世纪时,茶叶渐为商品”,“6世纪末,茶叶由药用转为饮品”。这威廉·乌克斯不知他著这本书时看到过王褒这篇《僮约》没有?如果说他看到过,我们要说他怎么说话会如此地武断?因为《僮约》“武阳买茶”这件涉及商品茶的事实,时间是公元前59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呵,比他的《茶叶全书》所谓的5世纪要提前五个世纪呀!

     我们真诚地感谢王褒《僮约》“武阳买茶”给人类留下的伟大贡献。这贡献不仅为中国的二千年茶史留下了一份珍贵文献记载,更为四川成都最早生产茶叶,为武阳黄龙溪是中国最早茶叶市场留下一份宝贵历史文献。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吴昀烨 2009-10-17 17:41
我是古武阳人,所以特推此文与诸君共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9 06:12 , Processed in 0.0289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