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吴昀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693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茶该向星巴克学些什么?

已有 56439 次阅读2009-9-17 21:56

中国茶该向星巴克学些什么?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老茶文化中找到适合自身提升和拓展的具有较强内涵和外延空间,并且能够据此建立清晰的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是当务之急。 
    风靡全球的星巴克咖啡店发展势头迅猛,现在星巴克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有连锁店6200多家,职员达到了6.5万人,去年第四季度营销总额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盈利高达8000万美元。2003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以其突出的表现名列第九。从1992年上市开始,十几年间星巴克蒸蒸日上,其咖啡味已飘香全世界。
    对于星巴克的成功秘诀,可谓是众说纷纭,除了其一贯坚持的取人之长,创出自己的牌子外,星巴克在管理模式方面虽然也学习麦当劳等连锁店的经验,但仍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不搞特许经营,绝大多数是自己所有,而且更以过硬的产品吸引人,方便大众,持之以恒。虽然从味道上来讲,星巴克绝不是最好的咖啡,但从价格、方便性来看,在星巴克最受欢迎的这些成功的实操方法外,其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其“星巴克文化”的塑造和传播的成功。
    尽管从表面上看来,通常出现在消费者眼中的星巴克不过是一家以重烘焙咖啡豆为基业,再转进咖啡馆、灌装咖啡饮料、咖啡冰淇淋、咖啡馆情景CD唱片和零售家用咖啡机具的垂直综合企业,但其实星巴克的成功并不在于其咖啡品质的优异,轻松、温馨气氛的感染才是星巴克制胜不二的法宝。这也就是其引以为豪的并且实实在在推动其走向成功的“星巴克文化”了。什么是“星巴克文化”?它的核心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公司,多年来一直以“麦斯威尔”咖啡为主要假想对手,但是在近年,他们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惊人地发现他们的主要对手已经是在全球积极推行连锁店的星巴克咖啡馆。怎么回事儿呢?细细考证才发现,原因很简单,星巴克咖啡馆所渲染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且带有一点“小资”情调的文化。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强调的不再是咖啡,而是文化和知识。
    譬如,光临过星巴克咖啡店的顾客,可以一边惬意地喝着咖啡,一边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浏览国际互联网———而且不需要电话线,笔记本成为星巴克的“咖啡伴侣”。星巴克诸如此类的为品牌文化加注的策略创新,在星巴克十余年的发展中不断地为其独有的“星巴克文化”注入活力且历久常新。因此星巴克咖啡馆能迅速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星巴克文化”实际上是围绕人和知识这两个主题下功夫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利用尽量舒适的环境帮助人拓扩知识和能力层面,挖掘人在知识上的最大价值。
    既然前面谈到了来自西方的咖啡文化,就不能不提提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了。在人们心目中,中国的茶文化无论是从历史起源还是从其中蕴含的深邃的茶文化,一定比类似于星巴克们的咖啡要来得厚重和有内涵的多得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理应显得更加具有优势。可是尽管如此,让国人引以为豪的茶文化在今时今日竟然显得有些难抵以星巴克等为代表的“洋茶”的迅猛发展势头,原因何在呢?问题的核心点就在于中国的茶饮企业(茶楼、茶艺馆等)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老茶文化中找到适合自身提升和拓展的、具有较强内涵和外延空间,并且能够据此建立清晰的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事实上这完全是能够办得到的,譬如,虽然咖啡在西方已经数百年之久,但是新入行的星巴克却依然能够从中安然突围,并成为全球咖啡业中令人瞩目的黑马。
    中国茶历史要比星巴克久远得多,中国茶能防病健身,中国的茶文化别的饮品根本没法比。更为重要的是,茶还有广大的消费者———数以十亿计的中国人、亚洲人组成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可谓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而且星巴克在门店经营上的优秀经验也是非常值得中国的茶文化经营者们一学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马剑冰 2009-9-19 17:25
学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07:57 , Processed in 0.0278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