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吴昀烨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693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川茶现状还是“蜀土茶称圣”吗?

已有 46364 次阅读2009-9-17 21:32

川茶现状还是“蜀土茶称圣”吗?

            

    四川发现、利用、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自古就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到20世纪80年代末,仍保持着同行们羡慕的质量和信誉,产量稳居全国同行前列。

    但是,我们不能不痛心地看到,自90年代开始,同一些先进省区比较,川茶有些落伍了。进入新世纪,川茶已落到全国第七。虽然这几年有了一点回升,2005年,产量达到8.6万吨,也仅居全国第五,同福建(18.5万吨)、浙江(14.4万吨)和云南(11.6万吨)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再有,其出口仅204吨,不到产量的0.3%,与曾占20—30%的历史相比,令人不堪。更严重的是,有着悠久历史、优秀品质的川茶竟有许多只能作为原料卖出,高品质的川茶竟沦落成了外省“名茶”的填充料。

 

科研、生产、市场脱钩

造成川茶特有品种、特有品质丧失

据统计,该省有低产茶园48.42万亩,占了整个茶园面积的45.2%。全省平均单产46.4公斤/亩,大大低于江苏(57.14公斤/亩)、浙江(66.32公斤/亩)、福建(72.86公斤/亩)等产茶大省。

在茶树良种的繁育推广方面,四川与全国和先进产茶国差距较大。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所占比重仅为16.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远低于浙江(60%)、福建(90%)及肯尼亚(100%)、日本(78.3%)。

近年来,四川开始引种外地优良品种。但是,在简单的良种化过程中,其更多注重的是高产的一面,而忽视了川茶传统而独特的品质优势、造成了川茶的浙江化、福建化、云南化……对比福建大力保护大红袍,江苏对碧螺春老茶树基因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云南对大叶茶资料的着力整理,在茶叶科研方向和茶叶品质个性化、优质化的定位方面,值得该省科技人员和企业老总们深思。

在茶叶加工领域,加工设备陈旧简陋,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的作坊式企业占据了四川茶企的主导。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茶叶初制厂或加工作坊1万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足400家。虽然四川目前已有产值过亿元的茶叶生产企业2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但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依旧是设备简陋、工艺粗糙、管理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重生产轻经营

品牌意识淡薄造成川茶市场萎缩

转变传统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新要求,这是川茶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围绕产品多样性和安全性而产生的国际市场新需求已经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在提高,正在实施的QS认证等都在逼迫茶叶生产企业,要转变以往的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消费要求。

1986年,四川茶叶自营出口1.13万吨,创汇1275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到了2005年,却下降到了204吨。而据2004年的统计,当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却达到了6000吨,从此可以窥见到四川同先进省的差距。

 “立顿”是英国人汤姆斯·立顿创立的著名茶饮料品牌。如今,立顿茶叶类产品行销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均是全球第一大茶叶品牌。英国是个不产茶的国家,却有着世界第一的茶品牌,这一事实值得我们探究。

 

目前在国内叱咤风云的台资企业天福茗茶已经在全球建起了700多家连锁店,去年收入5.2亿元,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令同行们羡慕不已,这一事实同样值得四川的茶企深思。

由于缺乏现代经营意识,在四川,商标的重要性和作用被长期忽视。尽管也有像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知名商标,但与国内知名品牌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相比,仍显得有些寒碜,与英国“立顿”、日本“三得利”相比,更是差距明显。同时,许多茶厂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盗用知名品牌,致使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既严重影响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制约了名牌的形成。

 

茶文化的发掘弘扬不力

致使引以为荣的川茶形象褪色

宣扬悠久茶文化,塑造四川茶形象,这也是川茶必须重视的问题。最近,云南的“茶马古道”马帮又去了广州,与“哥德堡”船队会聚,把云南的茶文化再一次地向世界展现,云南普洱也又一次地深入了人心。

从去年以来,云南的“茶马古道”马帮已经走西藏、上北京、到广东,煽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茶文化风潮。

其实,“茶马古道”是云南和四川共有的历史财富,云南抢先抓住了机遇,已经让世界产生了云南具有古老浪漫动人的茶文化,“茶马古道”属于云南的感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泸沽湖的开发。这一跨越两省的女儿国土,大半在四川境内,而云南却率先动手,获得了云南泸沽湖的世界印象。

四川是茶的故土,这里有最早的人工种植茶,其贡茶的历史也比浙江等东部茶区早了好多好多年。用什么更有效的手段使之得到张扬,让四川的茶文化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这一点上,云南确实是一个榜样。据说,最近云南又把其宣传作到了铁观音的大本营———福建泉州去了,而且计划要在那里打开市场,动动铁观音的奶酪。这种气魄,值得四川茶企学习。

最近,四川茶叶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与会嘉宾提出,要打造“川茶五朵金花”,“要学习川酒重点打造几个知名品牌出来,形成峨眉山、蒙顶山、宜宾翠屏山、万源巴山、川北曲山等重点茶山的品牌优势。”

寻来它山之石重树川茶形象,川茶是得有点行动了。 (川诚)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0:21 , Processed in 0.0273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