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袁鸿飞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584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驻马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已有 63584 次阅读2010-4-21 13:17 |

摘  要:一、现状和特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专业协会79个,专业联合社6,专业联合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略】
 
 
2009年02月22日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四个方面的新情况,值得关注。这四种新情况是:

  股权集中化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有向经营层集中持有的趋势。起初成立合作社时,合作社成员股权持有相对均衡,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增资扩股,社员持股平衡格局被打破,经营管理层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人为设置入社“门槛”。时下合作社的主导者(领办者、大户)人为抬高入社门槛,将小户、散户拒之于门外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营者提出的理由通常是农户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才方便订单生产。虽然这种抬高入社门槛的做法有一定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却不符合实际。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一直是农村经营方式的主体。

  销售环节的“经纪人”倾向。现在,领办人或龙头企业都不愿意选择合作意义上最合理的结算方式,即根据农户提交产品数量及其销售额,扣除应分摊的销售成本和合作社规定的提留款项后的货款返还农户,都愿意选择售前买断的方式,或可称之为“售前结算”方式。由于采取“售前结算”方式,合作社期望购销差价越大越好;而普通社员期望购销差价越小越好。导致合作社经营者或领办人与普通社员间形成利益冲突,背离了合作初衷。

  领办人的“趋利”行为。龙头企业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领办者之一,一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看到政府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财政扶持,及对未来优惠政策的憧憬,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此相反,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对正式组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心存疑虑,这也是一些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登记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四种现象,如何既调动和保护农村能人积极性,又维护普通社员的合法权益,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课题。要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应尽快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动态,使农民合作事业真正惠及面广量大的小农户,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曹立峰1978 2010-4-23 09:54
支持!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7 07:24 , Processed in 0.0286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