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新奥运营销的新旅途

2012-6-4 15:05| 查看: 183045| 评论: 0|原作者: 唐文龙

摘要: 营销4.0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全方位发展打破了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在奥运会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在新环境之下,奥运营销盛宴更加精彩纷呈。

新奥运营销的新旅途

移动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遍地开花,将使得“网上奥运”、“掌上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会有更多的网民将借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获取奥运赛事信息,通过微博、移动APP等新兴平台来关注运动员和赛事结果,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度交流互动。营销4.0时代,奥运营销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更不是中小企业的“禁区”,精准的创意方案设计与有效的营销活动推广才是决定奥运营销成功的关键。
物理层面,功能对接
作为全球顶级体育盛会,奥运会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广泛关注与喜爱,主要是因为其体现了人类体能和意志极限的突破,进而最终实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因此,凭借产品功能的紧密相关性,能够帮助运动员、运动队取得最佳竞技成绩的运动器材、装备供应商自然成为与奥运营销相关的品牌群体。
围绕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宁签约中国奥运代表团中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羽毛球等五支队的赞助权;安踏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的10项国际奥林匹克赛事提供领奖装备,匹克将为新西兰代表团提供多方位的专业装备;鸿星尔克与伊朗奥委会达成协议;乔丹则将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国三个代表队设计伦敦奥运会领奖服等。可以说,运动器材、装备供应商在产品功能对接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此外,那些看似与奥运赛事不怎么紧密相关的企业如果要想借助奥运春风来实现销售与品牌提升,就需要用新的思维来看待奥运营销。围绕“健康、成就、美丽、卓越”等诉求点,企业可以将产品功能与奥运赛事进行宽维度的“泛化”对接。例如伽蓝集团旗下自然堂化妆品赞助了中国跳水队,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及参赛选手唯一指定化妆品;江苏苏酒集团旗下蓝色经典·梦之蓝品牌,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壮行庆功专用白酒;全友家居携手国家水上运动中心,希望借此向“成为世界级家居用品开发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的企业愿景迈进;蒙牛成为了2012年蒙古国运动员指定牛奶等。以上企业之所以能够将自身产品功能与奥运营销在物理层面对接,主要是采用了更为开放的思维看待产品功能与奥运事件特质之间的宽泛联系。
心理层面,精神对接
全球资深企业品牌战略专家菲欧娜·吉尔摩女士曾说,全球品牌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除了具有强大的知名度,更在于它们有深层次的文化认知度。奥运赛事所富含的“运动员精神”——比赛中运动员所凸显的“向上、拼搏、勇敢、梦想、成就、超越”的普世价值观念能够为开展奥运营销的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近年来,以微电影为载体的网络营销传播实践活动大有蔚然成风之势。凡客诚品《Not At All》、诺基亚N9《不跟随》、支付宝《知托付》、金山毒霸《回家》、百事《把乐带回家》、金山网络《回家》、苏宁易购《山上有棵圣诞树》、伊利《不说话的女孩》等微电影就是通过微博平台被分享、被传播的典型案例。此外联合利华、奔驰、凯迪拉克、尊尼获加等国际公司(品牌)也都通过“微电影+社会化媒体”模式来进行营销传播活动。为了预热民众对伦敦奥运的关注,2012年1月,新浪推出根据国内退役奥运冠军真实故事改编的《冠军之心》系列微电影,利用新浪“门户+微博”双平台进行广泛覆盖和裂变式传播。以系列微电影为载体,新浪希望激发受众“自立自强、追逐梦想、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共鸣。
2012年4月,可口可乐启动“加入中国节拍,助威2012伦敦奥运”,跑步声、尖叫声、呼吸声、击球声、弓箭中靶声等一切与运动有关的元素都可以作为“中国节拍”参加活动,除“iCoke会员账号”之外,参与者还可以凭借“开心网账号”、“腾讯微博账号”、“人人网账号”和“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官网参加活动。可口可乐通过与其他应用广泛的社会化媒体实现横向跨界联合,实现了传播效应的扩散。4月18日〜5月1日,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活动官网就搜集了超过5200万个“中国节拍”,大有超越2008年火炬在线虚拟传递创造6200万人参与记录的苗头。之所以呈现几何级数的参与人数,不仅是可口可乐一贯“年轻、运动、时尚”的品牌形象与目标受众精神的成功对接,更是企业在营销4.0时代整合现有社会化媒体的效应使然。
2012年4月28日,搜狐宣布自制综艺节目《西游伦敦记》正式开拍,节目将以“生存体验”的形式来展现王学兵、宋佳、黄征等众多明星在英国的生活。作为搜狐“奥运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综艺节目在整合搜狐视频、微博、搜狗、无线等矩阵资源的基础上,横跨体育、娱乐、文化等领域,并采用“台网联动”模式向传统电视台输出。
企业通过充分挖掘运动精神,并将其贯穿到品牌属性塑造或者再造的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拉近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心灵距离,另一方面还能够极大地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将更有创意的活动借助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和扩散,让受众深刻体验到品牌的独特精神诉求,是企业需要积极思考的方向。
法理层面,概念对接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诸如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冠名、体育明星代言等传统的奥运参与方式由于赞助费用高昂而把它们挡在门外,但是通过有效的创意设计,也有很多工作可做。需要注意的是,在营销4.0时代,广泛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关系黏度也有强弱之分,需要企业将其与网络视频、无线终端和网络门户等多种平台综合利用,才能够保证营销传播信息在整合性与创意性之间的平衡。
之前,传统电视媒体保持着绝对影响力。随着搜狐、新浪、腾讯等网络门户搭建起了网络视频平台,它们加入到了分享市场的行列中来,并已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小试牛刀”。现今,更多的像优酷、土豆、爱奇艺、PPTV等网络视频企业也开始发力进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事传播中。而诸如SNS、Twitter、微博、微信、播客、拍客等更多社会化媒体形式的增加为受众获得及时、全面的信息提供了渠道上的补充与保证。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参与奥运营销有了更为丰富的备选方案。
如果说北京奥运为中国带来丰厚的国际游客资源是顺理成章的话,那么伦敦奥运也有可能为中国带来大量境外游客就显得出人意料了。基于伦敦奥运期间大量英国人离境“避运”的调查预测,2012年3月,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杭州”全球营销活动,除在伦敦举行大规模旅游推介活动之外,并以社交网站Facebook为平台,针对国际游客和伦敦市民推出“Go to Hangzhou”线上游戏,希望以此吸引“避运”的伦敦人到杭州旅游。其间,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在英国念大学的网友“50分万岁的河马小姐”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了“Unseen Beauty-Hangzhou China”(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杭州)的巴士车体广告图片,然后将它上传到了新浪微博。之后引发了大量转发,就连国内部分平面媒体的新闻报道采用的也是这张图片。杭州旅游与伦敦奥运看上去似乎是不关联的两件事,在经过超越地理空间的概念对接之后,其联系则变得自然起来。巴士车体照片所带来的微博效应更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化媒体就在你我身边的切实应用。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唐文龙)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4 01:51 , Processed in 0.0453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