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企业的双重压力 无疑,作为所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对象,这些品牌背负着自身生存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压力。贵州、河北、甘肃、广西、江西、陕西都是品牌输入企业,每年都要拿出计划指标来生产别人的品牌,其被动心态可想而知。 贵州靠近云南,曾经是“一云二贵三中华”,与云南、上海其名的卷烟产地。江西是革命老区,“金圣”是最早拥有广告意识的品牌之一,是最早开展拟人形象策划工作的品牌。钻石开创并坚持了“长支烟”的品类。广西于2008年进行与广东中烟的联合重组,“两广”的品牌和市场意识逐渐融合。好猫、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卷烟品牌,也代表了西北烟草工业的最大成就。 然而,“十一五”期间经历了两轮发展,这些企业及其核心品牌都已被边缘化。如果不能争取出现“黑马效应”,那么其所属工业企业的计划指标、所在区域的市场销售,都将因合作生产而被逐渐侵蚀,甚至一口鲸吞。在自有品牌和加工品牌之间,“苦苦挣扎”或“坦然合作”,“谨小慎微”或“放手一搏”,都于一念之间。 “三线品牌”及其所属企业类型
政治经济学的行为属性 而这些“三线品牌”存在的问题,用市场品牌的眼光看待,并不客观全面。因为在政企合一、专卖专营、计划管理的体制下,烟草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所谓的“三大假设”完全不沾边(西方经济学的三大假设为“稀缺性假设”、“理性假设”和“利己假设”),自然,品牌行为也难以用竞争市场的通行法则来研判;而恰恰相反,潜规则在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首先,决定企业联合重组的方向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强弱,但与谁重组、怎么重组,都不是市场行为。其次,品牌作为企业市场竞争的载体,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但品牌的市场竞争却受到专卖制度的制约,不可能在区域市场掌握主动权。第三,企业之间联合的关键因素,是管理层权利如何协调的问题,按照“经济是创造财富、政治是分配财富”的说法,是属于政治问题,却直接决定了一个品牌的生存与否。第四,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对烟草企业的影响比其它行业更加直接而深刻,而烟草企业及其核心品牌的“黑马式”发展,也只有得到了省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直接”过问,才能从计划管理和专卖专营中取得更多额外的利益。 部分“黑马”品牌的“政治经济学式”发展
潜力 挤干“柠檬的最后一滴” 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三线品牌”规模扩张的方向,大概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积极提升产品市场表现,依靠主力产品推动规模扩张;其二是加大对附属品牌的整合力度,最迅速地做大销售量,推动统计数据表现。其中,主要依靠整合附属品牌提升统计数据表现的“三线品牌”包括“贵烟”、“好猫”。2011年,“贵烟”整合“黄果树”、“遵义”约新增了22.8万箱的销售量,占“贵烟”年度销售增长量的76%;“好猫”整合“延安”、“猴王”约新增了11.3万箱的销售量,占“好猫”增量的97.6%。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26 01:54 , Processed in 0.0444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