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落到实处

2012-5-24 10:10| 查看: 161537| 评论: 0|原作者: 陈瑜

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仍然面临‘技术从哪里来’和‘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并 ...

“农业技术推广仍然面临‘技术从哪里来’和‘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将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并明确:“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认为,钱有了,但要修补“网破线断人散”的农技推广现状,仅仅有钱是不够的。

 

  “农技推广最大问题是技术源头缺失”

 

  浙江省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已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近30年,如今她最忧心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老龄化问题。

  她以自己所在的温岭市为例说,该市共有50名从事粮棉油菜的农科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3名、初级职称或无职称26名(占总数的52%),而年轻、有能力的都已千方百计“跳农门”了。

  “由于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等,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在当地转化,先进农业技术很难在当地推广。”林燚说,这造成推广能力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的需要。

  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带来的数据也不乐观。

  “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原因,有些县市的推广机构已有多年未进1名大学生,造成年龄、知识结构的脱节与老化。”吴鸿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由于培训制度不落实,缺乏培训经费,基层林技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交流考察或学习深造的机会,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不强,已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前些年,在政协农业界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为了发言,不得不“撇开情面”抢话筒。他们讨论的焦点是:农业科研体制太旧了!农业科技投入太少了!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太破了!

  “网破、线断、人散”,这是部分农业界委员对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评价。有委员担忧:“条件差、没有钱,基层的农业科研人员大都靠卖种子、卖农药为生。你还能指望他给你推荐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吗?”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06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这也被认为是历年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与建设工作。但林燚说,从各省市调查情况看,基层反映最强烈,也是改革过程中没有解决好的主要问题是人员被抽调、工作要兼职等,以及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职”等问题。

  孙其信认为,如今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源头的缺失。

 

  技术从哪里来?

 

  农民碰到技术问题,不找推广站,反倒依赖直接将技术送到家门口的供销社等单位。人大会上,孙其信的这段阐述让不少代表委员产生了共鸣。这也是农业技术源头缺失的真实写照。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瑜)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04:02 , Processed in 0.0359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