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适者生存:二、三线市场上的成败逻辑

2012-5-16 15:17| 查看: 432357| 评论: 1|原作者: 常 青

摘要: 在二、三线市场运作中,有三个让企业老总头疼的问题:1.销售区域越来越多,越来越散,总部很难影响销区,这是个“谁是火车头”的问题。2.人越来越多,部门越来越复杂,销区还感到不满意,这是个“营销运作方式”的问题。3.要做一线城市,又要二、三线市场,大多情况下 ...
小结:它究竟是不是战略问题
以上两案例是围绕“流”的角度思考,在二、三线市场的环境下,总部如何发挥火车头价值有所作为。
构成“总部影响力”要素有三个:源头、管道、受众。源头有活力与持续更新,管道流通不堵,受众要集聚,这才会生成影响力。它是主动经营的结果。甚至,总部的影响力与企业实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华日家具的老董事长讲过一句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一种套路持续打下去。毛泽东为什么了不起?当时别人把游击战争当成战术问题,而他把游击战争当着战略问题!这就是高度与差异。
【第二难题】营销中心,作坊再多也是作坊!
现象:人再多,还不够用;钱再多,仍不够花。
随着二、三线市场工作的深入,客户的开拓量增加,客户服务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只有增加队伍编制,才能满足以上需求。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
于是,本着工作就近化的逻辑,不少企业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一切似乎完美无缺。
然而,你又能看到:尽管销售增加了、份额提升了,但因为人太多,销售费用蚕食了大量利润。与一线市场相比,二、三线市场的提价空间很小,因此,必须提高运作效率的方法,否则仅“工资”与“车旅费”两项就让利润告急。
控制成本,增量不增人,这是大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以“二、三线市场”为战略的企业,经过长期探索,都能找出了一套提高销售效率的方法。
案例:招商就是谈判,一个人就够了。
这几年,L品牌的营销老总变动频繁。前三任老总均是业内赫赫有名的营销专家,能歌善舞、能写能讲。现任老总M,貌不惊人、不善言辞,他还没有销售经验。两年前,L的营销中心再次爆发业务骨干集体出走,因为M系老板姻亲,所以被临危受命而管理该部门。
外界普遍都没看好他。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一没有增加关键人员,二没有启动惊人项目,只是对部门稍做调整,当年就取得销售、加盟大幅增值的好成绩。
这类产品应该这样卖,不应该那样卖。M总没有这样的概念,他更多地用车间主任的眼光看待销售,却常有惊人之举。
我将他的系列做法总结为三招。这三招,招招见血,招招直指当今销售管理的弊病。
第一招:打破区域封锁,准客户一律上交;第二招:招商围绕谈判,全厂只有一张嘴去谈判;第三招:销售就是车间,通透流畅。
与所有企业一样,L品牌以前也用“区域管理”的方法,区域经理负责区域里的所有事,从开发客户到售后服务,甚至经销商家的婚丧嫁娶都要介入张罗。
从个人综合素质上来看,越忙的区域经理,客情越好,个人能力越强。但从企业角度看,越忙的经理,区域越没有产出,因而就越容易流失。L品牌的提成与其产出(新加盟数,经销商打款额)挂钩。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公式:区域管理=吃不饱+忙杂事=没钱拿。
分管区域越大,个人能力越强,就越没钱拿。
以下是笔者与M总沟通的部分摘录,即可清楚地看出其真实做法。
其实,我(M总)就把加盟部看成是招商车间。既然大家都是车间,招商车间与生产车间就应该一样,步调一致,都是车间主任的一局棋,所有人都是操作工。
招商车间的原料就是准客户,原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处理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当地开店。
由于骨干都跳槽了,剩下的队伍中能谈判只有小张一个人。我先稳住他,让他只负责谈判,他就是招商车间的“谈判工”,全车间只有他这一张嘴谈客户 。
生产车间有两不:不串岗,不代岗。这里也一样!
我不许谈判工做别的事,避免他分心,也避免推脱责任。但是,我在“谈判工”前端设了一岗,类似秘书,我称为调度。陈调度的工作很重要,帮小张做预约、做时间规划、出差订酒店机票、报销、合同、精简各商家情况、谈判要点、还写工作日志……她看上去是个保姆,其实也是小张的领导。因为没有陈调度,小张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是车间,其余的人,只有工序不同,大家都是操作工。你可以认为所有人都为谈判工小张服务,但也可理解成小张为所有人服务。
这个部门的总费用并没有增多,当然,小张天天在外漂,他的费用最高,这是正常的。小张是不是很忙?也还好呀!我看他也不是太忙,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所有事都是人家陈调给他安排好了。今年,我们要开80家店,谈判成功率在30%。准客户从哪里来?这些是陈调的上游工序带来的……
小结:销售队伍需要流程化
在很多营销专家看来,销售的实现从本质归咎于两方面原因:产品(或服务)好;销售员好。在这种逻辑下,企业要么加强新功能开发,要么增加合格的销售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但这些做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也有很多人喜欢讨论“销售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我不知道这些讨论对销售实践有什么实质意义。在二、三线市场的拓展上,营销总监们最缺少的是流程概念。
很少人能意识到,营销部与生产部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一系列工序组成的。因此,从理论上讲,生产管理的各种理论(如精益管理)与工具,同样也适用于销售管理。
一个销售员就好比一个作坊。作坊之间的效率固然有差异,作坊群体的改进固然有空间,但是,这些改进与销售费用的激增相比微不足道。因为,作坊再多还是作坊,营销中心要的是一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
这就需要打破每个作坊的围墙,导入工序流程,在“流水线”这样的高度来理解销售与效率——生产方面的改造早在工业革命时就完成了!
【第三难题】让优势飞:搭建下乡跳板
现象:壮士断腕方显企业家气魄?
很多人都曾经感慨:擅长做出口的,大多做不好内销;擅长做北、上、广的,大多做不好中小城市;擅长做城市的,大多做不了乡镇。当然例外的也有,只不过是凤毛麟角而已。
不重视?没有钱?没有人?当然不是!
真正的问题,出在了从这一类市场向那一类市场的过渡环节,企业没能搭建好跳板。
市场上每天都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某企业在某一类市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在没有合适的过渡方式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另起炉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充分显示了“企业家特有的气魄”。不过,稍做尝试后,发现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雪上加霜的是,原来的市场里份额急剧萎缩。最后,企业面临空前危机,企业家壮士断臂,再次显示了“企业家应有的气魄”。
当年,毛主席把这些人形容成“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撤退中的逃跑主义”。
事实上,无论市场如何划分,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并没有变化。
现在,人们强调个性,但更容易忽视共性的存在。
共性在什么地方呢?
翻下科特勒的书,很容易找到下面的问题:这一市场上有哪些需求未被满足?你想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你们的传统优势在什么地方?这种优势能延续到新市场吗?你们将如何保持这类优势?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市场下沉的问题,本质不过是企业的自有优势的延展问题。
案例1:可口可乐下乡前靠什么“过渡”
《销售与市场》的大多读者都了解可口可乐的101项目。该项目大概在15年前启动,可口可乐总部协助各地装瓶厂(bottler)把边远、乡镇的经销商改造成合作伙伴,希望能实施可口可乐在中心城市一样的市场标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常 青)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杨立明 2012-5-30 11:29
怎么不能分享呢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 03:45 , Processed in 0.0338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