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海外并购的质疑与挑战

2012-5-3 16:26| 查看: 146681| 评论: 3|原作者: 谢祖墀

摘要: 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将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资源。
欧债危机的爆发给很多中国企业提供了收购欧洲优质制造业企业的机会。仅2012年伊始,除了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还相继传出了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集团洽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制造商法拉帝,柳工成功收购波兰HSW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徐工机械谋划收购欧洲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德国施维英。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需求和实力,但对海外并购的艰辛、复杂与风险还是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海外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所以“走出去”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理性和谨慎,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准备,即明确并购的战略意图,建立潜在并购对象列表,留住国际化人才,适当公关、建立良好形象,深入了解“游戏规则”,创新提高竞价能力,加强软实力。
鉴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总结了七条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面临的质疑和挑战。
第一,缺乏认真思考。在战略导向方面,并购者往往对于为什么要并购这家公司,并购以后未来怎样能够做好等问题缺乏认真深入的思考,难以提出清晰的战略和落地计划,导致盲目竞标而成为投行抬价工具。
第二,疏于沟通。中国企业在同外国政府官员以及民众的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事实上,应当对其交易背后的经济逻辑作出解释,并证明驱动这些交易的是市场因素而非地缘政治因素。
第三,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企业以及所在国家的文化、制度、人才等了解不够,以致在谈判中被动(如在收购中过度高调,宣称能够顺利收购,易被保守的欧洲文化视作过于傲慢)。这是因为出售方倾向于挑选文化相同或近似的竞标者,以法国公司为例,对竞标者的青睐程度依次为法国、欧洲、美国、南美洲等。
第四,缺乏整合能力。同行业其他中国企业对并购后的公司无法进行有效整合,这些失败案例会导致今后并购的困难重重。
第五,技术保护风险。在这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对中国企业在美并购较为敏感,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会以“国家安全审查”为名义审查,设置众多障碍。
第六,国家控股背景敏感。中国企业的国家控股背景会使并购公司所在国担心本国资源被中国控制,担心中国企业是代表中国政府进行并购。同时,当前国际市场的标准基本上是欧美标准,中国只能被动适应,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这就制约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央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足,常常错失投资机会。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权限也比较小,而对外投资的审批程序也比较复杂且耗时长,经常在审批下来以后,已经失去投资机遇。
第七,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遇到不发达国家政局动荡,常因事先准备不足,而损失惨重。中国目前的对外投资,多是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不少国家有政局动荡的风险。在分析不足、应对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本次北非中东政局动荡,中国企业的项目就受到巨大的损失。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中国企业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继续推进“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就需要中国企业组建富有能力的团队,并对并购做充分的准备以及有利的执行,同时,提升自身软实力,这些都将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过程中披荆斩棘,迈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编辑:绳  娜  snn0001@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谢祖墀)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2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方信诚093 2012-10-3 22:47
赞!!!那些都是国企啊,它们都很有钱的呢
引用 咿呀 2012-5-7 01:47

查看全部评论(3)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8 08:33 , Processed in 0.0327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