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突击要销量不如踏实做市场

2012-5-2 16:53| 查看: 233584| 评论: 0|原作者: 厉金芹

摘要: 近年来,农资市场的竞争可以说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论企业、业务员、经销商为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可谓是绞尽脑汁:从铺天盖地的广告,到农民会、专家讲座的轮轴召开,再到业务员的频频拜访,最后到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铺货铺货,整个市场看似热热闹闹,大家忙得不亦乐 ...

近年来,农资市场的竞争可以说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论企业、业务员、经销商为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可谓是绞尽脑汁:从铺天盖地的广告,到农民会、专家讲座的轮轴召开,再到业务员的频频拜访,最后到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铺货铺货,整个市场看似热热闹闹,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谈起业绩,大家总是摇头叹息,大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味道。实践证明,这种突击要量急功近利的行为,难以培育成一个稳定的市场,难以带来持久的销量和利润。这种做法,一是具有不确定性,像召开一次农民会、一次专家讲座,在甲村可能效果不错,带来不菲的销量,而在乙村可能就一点作用不起,出现冷场,农民根本不买账,就难以带来销量。二是没有连续性缺乏后劲,像在春季很多农民可能一时相信了你的宣传,使用了你的产品,但秋季他可能又会相信他人的宣传,使用了他人的产品了。因为在产品同质化、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农民使用谁的产品,取得的效果大体上一致,至于谁优谁劣,在眼观上是难以判断出来的。三是很多业务员为完成任务,在拉网式的铺货过程中,宁肯主动提出赊销,以达到铺货的目的,这不仅会带来日后催款、退货的麻烦,而且还可能出现呆账、死账,造成利润亏空或严重损失。那么,怎样才能既保证销量的完成,还会能带来一定的利润?笔者不妨结合自己的一点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赠试验品靠示范带动销量

 

我们在推广某个产品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在介绍你的产品如何如何的时候,有的农民就会毫不客气的提出来,“你的产品这么好,先送给我们试试怎样?”,因为大多数农民对初次接触到的产品都会有一定的疑虑,不仅怕化了冤枉钱,还怕给庄稼带来危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很多业务员往往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要么会说要请示经理,要么就默不作声,不予正面回答,将问题搪塞过去完事。其实,业务员完全可以借机促销,用赠品换农民的信息。比如一个村可以有代表性的选择几户农民让他们试验,可以直接无偿赠送,也可以表示赊销,条件就是让农民把他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留下,以便有利于日后你的指导、拍照等工作的开展。如果产品的效果好,试验成功后,不仅他要帮助宣传,还要将他的相关信息用来做宣传推广使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业务员拿着其他地方的宣传资料,农民就会觉得你是在忽悠,而如果你用农民身边他相识的人的事例、图片做宣传,他就会非常相信,还会把这种信任传给他的邻居朋友,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2007年,笔者在推销一种玉米苗后除草剂“玉草净”时,当时我们这儿的农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和业务员就特意在某村路边选择了一块长满了杂草的玉米地,并且杂草几乎掩盖了玉米苗。我们便打听到这户农民,说明要免费帮助他灭草,以验证一下这种除草剂的效果。我们并保证,如果给这家农户带来损失我们赔偿,如果效果好我们就使用他的信息做宣传。结果喷药5天后,地里的所有杂草自上而下枯黄一片,而玉米苗却没有丝毫损害。事后很多农民都打探这种除草剂,很多用过的农民甚至还把用后的瓶子保存起来,以便来年再买,或告诉亲朋好友。直到今天,这种“玉草净”以其适中价格,良好的表现,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成为我们这儿和“耕杰”相匹敌一大品牌,一直销售不错。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厉金芹)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3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10:45 , Processed in 0.0343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