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中国企业为何常在成功巅峰猝死?

2012-4-26 13:58| 查看: 230504| 评论: 0|原作者: 刘春雄

摘要: 中国有太多的机遇,太多的机遇惯坏了很多企业,他们以为中国的机遇是无限的。不知道机遇呈递减效应,不知道机遇的门槛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浪费机遇,又在不断寻找机遇,形成对机遇的过度依赖,从而把追逐机遇变成了投机。

 

机遇与投机 

当十多亿人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饥渴被释放出来时,当长期封闭的消费思维遭遇西方消费浪潮时,当中国的消费文化成为抵挡跨国公司的天然屏障时,中国巨大的消费空间所产生的机遇,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最大的机遇。

不需要能力,只需要胆识就能成功;不需要努力,只要去做就能成功;不需要完美,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能成功。市场是无主的地,只需要跑马圈地,市场就是你的;撒把种子,自己就能发芽。

这样的成功都是机会的成功,机会的成功不是能力的成功。

当一家问题重重的企业取得巨大成功时,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这样的企业也能成功。我们的回答是“因为对手比他们更笨”。

“惊人的混乱,惊人的发展,惊人的利润,惊人的成功。”这曾经是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

机遇是中国企业发展最大的助力。很多老板的使命不是企业经营,而是不断寻找新的机遇。在一个领域失败,在另一个领域再次崛起,这样的案例很多。市场、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为人们,尤其是那些先入为主的人们,创造了太多机遇。

中国有太多的机遇,太多的机遇惯坏了很多企业,他们以为中国的机遇是无限的。不知道机遇呈递减效应,不知道机遇的门槛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浪费机遇,又在不断寻找机遇,形成对机遇的过度依赖,从而把追逐机遇变成了投机。

企业突然成功了,老板都还“茫茫然”,专家和媒体就开始凑热闹解读了。最后,一套新的营销模式“出笼”了。老板一听,“原来我这么英明啊!”

 

痴迷的百年梦想

 

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长生不老”的梦想。尽管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想。

尽管缺乏严格的逻辑论证,《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这些畅销书还是成功地撞击了中国企业家的心灵。这些书恰好满足了中国企业家的需求,人们不再挑剔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事实已经证明,上述畅销书所列举的企业,很多在书刚出笼时就已经遭遇困境,5年之内遭遇危机的企业不在少数。

事实已经反复证明,百年企业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审时度势做好当下的自然结果。

让我们看一看170多年历史的宝洁公司。它初创时不过是一家污染严重的肥皂企业。创业42年后才创立第一个品牌“象牙”肥皂。第一次刊登第杂志广告,距创立品牌又过了3年。宝洁300多个品牌,10亿美元品牌3个,绝大多数品牌不是自创而是收购的。到了20世纪,宝洁才创立品牌经理制度。真正使宝洁成为无法撼动的巨无霸的,则是在其定位于“洗手间里闹革命”而形成“森林”式的企业之后。

追求百年梦想没错,但对百年梦想的痴迷及对百年梦想的错误理解已经进入了错误的轨道。

“百年老店”是中国人对企业命运不懈的追求,品牌只是舶来品。合起来,中国企业家的梦想可以用“百年老店+品牌”来概括。

如果理性地看,这些追求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用专业的眼光看,产品平平、管理平平、人才平平,一切都是那么平常,本身应该用平常之心扎实运作,仅仅因为一时成功,就上升到力不胜任的高度去进行唐吉诃德式的努力。

另外一句在中国被作为励志名言的警句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们从来不认真想一下,如果一个士兵上来就做将军梦,到底是有理想还是不踏实?你起码先弄个上校、大校干干,再说当将军,才不至于遭人笑话。

同样道理,你的企业还没有渡过生存关,面前同类如云,强敌如云,谈论如何成为“百年老店”,岂非舍近求远?

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一直受到来自左和右的困扰,中国企业也是如此。

 

                                                                 编辑:陈思廷 chenst2004@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春雄)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5 09:48 , Processed in 0.0338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