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名白酒企业发展的“八个慎重”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惑。对于已经成功或者失败的事情,我们比较容易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而对于正在进行乃至于未来的问题,则容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是,未来毕竟是与过去相连接的,还是能理出一些头绪来。针对目前行业面临的一些问题,我提出“八个慎重”,与大家商榷。
1.慎重对待食品安全。
名白酒企业是行业的旗舰团队,在这个问题上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我认为,白酒企业的食品安全,至少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是完善自身产品的防伪体系; 二是加强企业管理,管好自己的员工,防止“内鬼”出现; 三是检查是否使用了食品添加剂,质量是否过关; 四是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打假; 五是对企业周边的造酒企业严加防范。必要时由企业出钱,请政府部门定期进行地毯式检查。这方面汾酒集团是有教训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坚持规规矩矩开车是不够的,还得防止别人开车撞你,希望兄弟企业能够引以为戒。 2.慎重对待多元化经营。
名白酒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大概不外乎几种情况: 一是同心多元化。也就是向啤酒、葡萄酒、果酒等领域进行品牌延伸。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二是相关产业多元化。比如做包装、印刷、物流等产业链延伸。但是在这些方面,原有企业早就已经非常成熟,占据创新优势及成本优势,后来者很难居上。 三是进入不相关的制造业。由于同上原因导致失败。 四是进入高科技的IT领域或者资本运营领域。这两个领域聚集了中国最杰出的知识精英,要想有所作为,太难了。如果一定要进入,我建议选择优质项目参股,一旦上市会获利不少,但控股要慎重。 3.慎重对待产能扩张。
产能扩张分三种情况: 一是为了增加原酒库存,提升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只要企业有这个实力,我是赞成的。 二是企业预期未来市场会快速增长,只有扩大产能才能跟上市场的发展速度。这个也不要紧。如果卖不了,可以存起来。 三是企业品牌向中、低端产品延伸。这个就要慎重了。以稀释品牌价值为代价的增长,是短视行为。 基于这三种情况,我以为,产能的大规模扩张,一要理性面对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无论什么名酒都挡不住地产酒的长期存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二要在真正走向国际市场上有实质性突破。离开这两方面的理性判断,产能的急剧扩张就值得研究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26 08:54 , Processed in 0.0434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