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CEO与董事长玩起“躲猫猫”

2012-1-11 10:12| 查看: 396279| 评论: 4|原作者: 郭 威

摘要: 面对董事长希望推动新产品试生产的要求,CEO选择了躲避。他不希望与董事长正面冲突,但他也不愿意按董事长的意愿来扩大研发。在销售拉动还是技术驱动的战略路径之争中,董事长与CEO谁也没有说服谁。
是先扩张销售占据市场,然后再提高研发能力?还是一开始强化研发,通过产品服务性能的提升来支持销售?两种战略发展路径如何选择,面对高层不同的选择如何协调,这是多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应对的事情。

华欧董事会

北京华欧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70%销售额来自国内市场,30%依靠出口欧洲、日本和美国。该企业长期注重技术研发,借助欧洲技术支持,实现国内生产,替代进口设备。
公司董事长是公司创立者,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注重技术和研发工作。他早期将欧洲的技术引入国内,进行产品仿制,并代理销售一些国外品牌,后期认识到国外技术的巨大领先优势,以及知识产权问题,于2005年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单独注册,北京华欧占20%股份,董事长占70%以上股份。董事长长期在欧洲领导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部分资金由北京公司提供。欧洲研发中心与国内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负责所有产品的研发工作,国内公司的研发部相当于生产设计部门,负责局部产品技术问题,以服务生产为主。该公司CEO在公司已有15年的工作经历,由于表现突出,职务逐渐上升,最终于2007年被提拔为总经理,并获得一定股份,也是董事会的重要成员。

方向之争

2007年CEO正式上任,当时欧洲、日、美市场遭遇困难,董事长回来主持会议,决定加大销售与营销投入,在国内增设销售办事处,用国内销售增加和东南亚市场拓展来弥补出口的不足,为此暂时减少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同时投资扩大几款畅销的中档产品产能。此次会议董事长做出很大妥协,之后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欧洲研发中心的运行。而CEO则带领国内公司拓展市场,成绩显著,利用公司的现有产品系列扩大销售、扩大生产,除了部分产品改进设计之外,国内新产品研发几乎停止。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出口市场进一步委缩,国内销售收入却不断提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取得了不错的突破。从2008年开始,国内公司高层以CEO为核心,包括几位重要股东,都支持用现有产品扩大国内和亚洲市场,投资新的生产能力,扩大销售区域和深化销售能力。与此同时,董事长依然坚持增加研发投入,甚至主动淘汰附加值低的产品,希望把销售增长控制在合理水平。
由此,以董事长带领的欧洲研发团队为一方,坚持走技术路线,希望依靠研发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以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和欧美部分市场;以国内公司CEO和部分董事为一方,受鼓舞于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和利润,希望走中档产品路线,扩大产能,销售放量,快速把钱挣足,计划在获得巨额利润之后再投入研发。针对两种发展路线,董事长与CEO各执己见,于是,明争暗斗开始了。

董事长诉苦衷

实际上,两种力量的争执焦点,变成了是否继续向欧洲研发中心增加投入的问题,是否加大国内公司的技术设计投入问题,以及是否不断推出实验新产品的问题。在资源约束下,研发投入与销售投入成为一对矛盾体。
董事长一直认为,持续的大规模投入研发都有可能无法赶上欧美的普通技术,研发投入需要持续增长。董事长在给CEO的一封信件中表明了观点:“我一直专注于开发两种系列的新产品。现在的业务虽然是我们目前的核心,但项目的收益极限我们都很清楚,要上台阶就必须有高端新产品。我在巴黎建设团队,为的是可以用欧洲专家。只有控制专家和技术内容,我们才有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而根据眼前需要请零散技术人员是没法控制时间和成本的。”  
从华欧公司的发展历史看,董事长确实很有眼光。早期利用国外技术在国内生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的高端市场,之后继续投入研发,把一些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低端市场,并希望逐渐向国外中档市场渗透。董事长坚守的理念是依靠技术力量挣外国人的钱。
但从2007年开始,在CEO和董事会几位成员的坚持下,研发投入、新产品项目受到大幅缩减。董事长向董事会、CEO描述了欧洲研发中心由于公司不支持受到的挫折:
“超星项目由于多种原因失败,为此,我在稳定欧洲研发团队方面遭遇很大困难。我以前常和David(即CEO)说,我们的平台比国外低,要注意和能人一起成长,有的专家短期没成果,要给他机会,总是直接索取技术成果不行,没点长远眼光能做成什么事?我理解David面对的压力,他管营销,管国内那么多人吃饭,所以后来我几乎不往国内推荐专家了。国内要求专家必须半年出产品,这不是研究规律。超星项目虽然失败,但我们至少积累了技术,至今我仍然认为超星项目在国内外都有市场。
“后来我把新业务的目光放到了3C。2008年包括我在内的几十个人开始研究,推进顺利,特别是结合当前形势,我们准备了一条经济路线,投入可控,这个在公司会议上我们都有沟通。我那时没有和David谈太多,因为David一直拼力维持收入,我要等设计成熟再说。我明白2009年形势也不会好,东欧增长暂缓一年规避风险,没什么大不了,一年之后还可以扩大,毕竟我们这方面做熟了,关系牢靠了,有品牌和口碑了。正好借机倾尽全力研发3C,以它为突破口,然后深化几个技术,高端市场就可以切入了。这一年销售不用增长,积累为主。要抓大机遇,我们如果一直固守于老业务,只能短期挣点钱,失去了战略机会未来就不会有大发展。这个思路我和David沟通多次,David有些固守老思维,舍不得放弃眼前利润。David始终认为欧洲投入研发费用太高。最近关于借新形势推出3C的想法被David几乎彻底否定,3C只能小规模研发,这是我个人投资。那次董事会我真想坚持否定掉David的想法,坚持上3C。
“还有V项目,我也认为潜力巨大,当然不可能明摆着赚钱,得先做,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产品、新项目。眼见着就挣钱的机会,这个世界没有,不创造不投入,就没机会。这个项目也许董事会有些人认为我只是脑瓜一热就提了,我不是那样做事的。我希望国内公司调查亚洲市场情况,公司做得不细致,刚开始就否定了。别的项目,我不想多罗列。
“我们固守老项目,也许还有5年挣钱时间,但大陆已经有公司到欧洲来了,看到了这些东西,他们要是上马,两年内我们没优势了。他们根本不研发,而是抄袭,虽然低价,质量差,可是量大,敢做关系,你们在国内摸爬滚打多少年了,难道会不知道这些?”
以上这些内部通信和会议发言,充分表明了董事长的发展路线,在三个主要新研发项目都被国内公司彻底否定之后,董事长彻底发现问题的根本和严重性,而此前他一直以为主要是沟通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妥协。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郭 威)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3下一页

酷毙
2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建极绥猷 2012-1-31 17:16
有道理
引用 进行时 2012-1-30 14:16
原来两个不是一个概念啊
引用 进行时 2012-1-30 14:16
原来两个不是一个概念啊
引用 咖啡原料 2012-1-29 15:19
核心技术竞争会是 产品型企业的竞争力所在,文章细致的描述清楚双方的问题所在,就差沟通了。

查看全部评论(4)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8 07:09 , Processed in 0.0337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