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东鹏何新明:扶摇上青云

2012-1-10 15:50| 查看: 193496| 评论: 0|原作者: 孙曙光

摘要: 30年,一直从事一个行业,没换过单位,甚至是在同一个企业,做同一个品牌,正是这种“精”与“专注”,成就了何新明的成功,也成就了东鹏陶瓷今天行业领先者的行业地位。
何新明无疑是人们眼中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同行尊称他为“何老大”,员工说他是“平民老板”,从一个贫苦的农村孩子到中国陶瓷领军企业东鹏陶瓷的董事长,他领导的东鹏陶瓷已经成为建陶行业的风向标。为什么他的一举一动总会牵动着行业的神经,他带领下的东鹏陶瓷又是凭借什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坚守事业,专注建陶行业30年
“我的事业观是‘精于此道、以此为生’。我30年没有换过单位,没有转过行,没有杂念,就是一头埋进去做事情,所以才有今天。”
1981年,26岁的何新明从陶瓷机械专业毕业后,和40名同学一起走进了佛山市石湾镇东平陶瓷厂,担任一名技术员。可上班没几天,40多名同学就走掉了一半。因为那个年代的陶瓷厂还是原始的手工拉坯,看上去破败而落后。又过了三五年,40个同学已经走得差不多了。看着身边的同事一拨拨离开,何新明没有动摇,因为他坚信,只要好好做,陶瓷一定有前景。
凭着自己的坚持和执著,何新明从一名技术员做到车间主任。1994年,何新明被任命为东平陶瓷总厂厂长。正当他想大干一番时,却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将厂里关键的窑炉设备全部毁坏。何新明四处求助,却难解困顿。就在此时,石湾镇政府安排他接管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属企业——华泰陶瓷有限公司,但同时还要接下1.6亿元的负债。何新明二话没说,将对方的债务和所有员工一并接下来。因为何新明发现,华泰有着良好的设备,如果两家企业合并,就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并且,人就是财富,合并后300多人都是有价值的;再加上对陶瓷行业一直抱有的信心,何新明相信:“只要抓住机会,我们就能站起来。”
接管合并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绝境中突围了。那还是个中低档陶瓷销售火爆的年代,但何新明清醒地意识到,走别人的路就意味着,路将越走越窄。于是,他决定走高端路线,将原来的低端定位调整为做高端产品,做未来市场最好的产品。
经过艰难的调整期后,公司逐步恢复了元气,但何新明又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他希望他们的陶瓷产品能像大鹏一样飞得更高更远,于是他给企业重新起了一个名字——“东鹏”。1996年,东鹏陶瓷总厂正式诞生,带领企业成功突围的高端品牌定位,也被作为企业战略贯穿于东鹏后来10多年的发展之中。

摸索加实践,守住单一品牌战略
“多品牌不一定不对,关键是否适合自己。企业有多少资源,有多少人力物力,有没有能力控制这个市场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对事业的坚守同样反映在了何新明对品牌战略的调整思路上。何新明坦言,东鹏在品牌发展历程中也是走过弯路的。2004年,东鹏销售已经达到10个亿,但同时也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当时很多品牌采取的都是多品牌的战略,东鹏也觉得这是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好方法,于是采取了“主品牌+子品牌”的“航空母舰”战略。但是何新明很快意识到这种多品牌战略并不适合东鹏。因为子品牌会对主品牌形成冲击,相互内耗,短期内提高销售额是有效的,但是长期来看对主品牌有冲击。于是,2006年,他果断停止了多品牌战略,重新专一做好东鹏品牌。
这次实践,何新明对品牌战略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多品牌不一定不对,关键是否适合自己。”他认为,在建陶行业,单一品牌的空间也非常大,一个品牌一样能做到50亿甚至100亿,关键是着眼于短期还是长期。东鹏可以通过更丰富的产品,更宽的价格战略达到对不同市场的覆盖。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孙曙光)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6 04:25 , Processed in 0.0356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