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三年,佛山圣芳旗下去屑品牌采乐重新站在聚光灯下。 9月17日,采乐在郑州举办草本集系列新品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余名终端渠道合作商参与其中。现场签下超过4000万元订单。 如今再提起采乐,很多业内人士不免会想到那场“蚂蚁与大象”的官司之争。为了证明拥有“采乐”商标的合法权,佛山圣芳自1998年起与美国强生展开了长达11年之久的归属权之争。最终,佛山圣芳虽然赢了官司,但却因为期间不得不停止对市场的大力度投入而导致元气大伤。到2009年胜诉时,佛山圣芳旗下采乐的市场地位几乎丧失殆尽。 此番卷土重来,采乐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流通渠道,一举向终端发力。一时间,这个曾与好迪、拉芳、蒂花之秀齐名的洗护品牌,再度成为众人瞩目焦点。在这次发布会上,一向与行业媒体接触甚少的佛山圣芳董事长谭兆槐,就采乐相关问题接受了《化妆品观察》的采访。 从流通到终端 采乐此次复出相当低调。没有通知媒体,没有广告推广,甚至整个新品发布会也只是针对部分代理商。业内人士猜测,在洗护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今天,采乐犹如落魄贵族,此番悄无声息地入市,可能是有意避免太多竞争对手的关注。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发现采乐主推的专业去屑新品一改往日缤纷多彩的包装风格,基准色调变为清新沉稳的墨绿色。男士系列则略有不同,大胆采用了纯黑色。值得一提的是,二者都打出草本概念,所有新品均标注了“草本集”字样。 而在价格定位上,采乐新品也有所提升,最低价格定位在20元左右,与过去12元左右的定价高出一截。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是,采乐新品无论从品质、包装还是价位上而言,都较之以往有40%以上的提高。为保证采乐在终端有良好的形象呈现,采乐将会给超市卖场终端配备嵌入式货柜及背柜等辅助物料。 是什么导致了兴于流通渠道的采乐最终狠下决心决定放弃流通?年过六旬的谭兆槐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采乐在流通市场销售成绩呈现逐年萎缩态势,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另寻突破口”。继而,他又表示,“走终端渠道,也是大势所趋”。 诚如大家所知,一方面大型超市卖场正在快速下沉,带动很多品牌进入三四线市场。这些新兴零售业态的扩张必然导致流通渠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甚至是对其造成致命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采乐若依然固守流通渠道,几乎等死。 另外,就目前的消费者而言,其消费理念愈趋成熟。比起“眼花缭乱”的批发市场或私营“小百货”,他们更愿意选择在环境舒适的超市卖场购买所需产品。 这些变化都导致从流通渠道起家的一批品牌开始寻求出路。向终端渠道转型,采乐痛定思痛最终迈出这一步。 变与不变 了解采乐的人都会承认,其品牌聚焦做得相当成功。自品牌创立以来,采乐一直坚守“去屑”这一诉求。而今,采乐虽进行了渠道转型,主打去屑的功能依然没有改变,连“去屑就是采乐”的广告语也被沿用。 “采乐品牌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我们要利用好这个独具的优势。”负责采乐品牌的副总经理朱谊如是说。他们对采乐的未来期许是,做“中国去屑类洗发用品第一品牌”。 不过,一些新的东西正在进入采乐的品牌规划蓝图里,比如对男士市场的看重。在这次新品发布会上,采乐不只是推出男士洗发水那么简单,其更是史无前例地推出了洁面膏、爽肤水、啫喱霜、水晶凝露等全套男士产品。 “虽然,欧莱雅等外资品牌的男士产品在市场上很强势,但它们的营销方式或者推广策略,基本集中在一级市场的KA卖场。”在朱谊看来,目前中国消费人口在城市与农村的比例呈现三七开,中国更庞大的消费群仍占据七成份额,而这些人的消费力及品牌意识正在提升,因此,他相信采乐男士有机会。 据谭兆槐透露,采乐此次重出江湖,启动市场投入达5000万元。“我们不怕从头再来,我有信心将一手带大的品牌重新做好。”按照他对市场的预测,采乐新品上市第一年,销售额将达6亿元;2012年底前,采乐将进驻10000家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卖场。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3 00:40 , Processed in 0.0528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