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1111中国品牌的定位机遇

2011-9-16 17:19| 发布者: 化妆品观察| 查看: 80573| 评论: 1|原作者: 张云

222摘要: 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品牌创建的新战略及中国化妆品的机会。 到了今天,品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对品牌也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比如我们认为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比如我们认为品牌具有忠诚度及粘性,比如 ...

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品牌创建的新战略及中国化妆品的机会。

到了今天,品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对品牌也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比如我们认为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比如我们认为品牌具有忠诚度及粘性,比如我们认为要做好品牌就要做好形象,等等。

我们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量的人力去进行品牌的推广,就是希望能够建立品牌的忠诚度。实际怎么样呢?

联想是个大品牌,有好的知名度和形象。那么消费者有没有对这个品牌有忠诚度呢?我们知道,联想的手机卖得很差。联想把手机业务卖掉,如今又买回来,我相信,未来,联想还会把它卖掉。

皮尔卡丹也是个著名品牌,但皮尔卡丹葡萄酒卖得一塌糊涂。按理来说,消费者如果喜欢一个品牌,应该喜欢品牌下面的每一个产品。可是为什么皮尔卡丹的葡萄酒卖得不好?

茅台很俏,中国的奢侈品。但为什么茅台的啤酒一直在亏损,茅台的红酒一直买一赠一呢?

我们再看看诺基亚。诺基亚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品牌形象也很好,为什么媒体预测,2011年,诺基亚有可能消亡呢?诺基亚这个品牌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引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品类。

品类是隐藏在品牌背后,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很重要的营销力量。什么是品类?抽象一点儿讲,品类就是消费者接受和存储信息的分类方式;具象一点儿讲,品类就是消费者大脑中的一个小盒子。

当然,我这里讲的品类和传统零售业的品类是两码事。我们在和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很多企业所认识的品类是销售管理里面所理解的品类,所以有人说品类这个理论不适合时尚产业,其实是一种误解。

2009年,我们曾受国家烟草局委托,为中国最大烟草企业做一个战略,那个时候中国的烟草行业都在研究品类,都在搞品类创新,最后创新出来的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香型,本草香、淡雅香等,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究香型的品类创新。但是我们回到一个普通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心智之后,得到的一个简单结论是,消费者心智里面的香烟品类是按价格来划分的,消费者买一盒香烟首先要看多少钱。这种情况存在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包括化妆品行业,比比皆是。由此不难看出,我们认为的品类与消费者认知中的品类完全不同。

为什么我们一致认为品牌最重要,因为我们呢在终端看到消费者买某一个品牌,我们就认为品牌很重要,应该打造品牌,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建立品牌的形象。但实际上,我们忽视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我们将其称为“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消费者想的时候是品类,表达出来的是代表这个品类的品牌。

举个例子,我想买防晒霜,消费者说出来的是“我要小护士”。所以,很多企业家看到终端这个现象后,认为小护士这个品牌做得好,这是错误的。根本的关键在于,消费者以品类来想,以品牌来表达。再比方说,要买睫毛膏,就会想到美宝莲。所以说,是隐藏在品牌的背后的品类在推动消费者购买。

我再举两个比较经典的日常对话。甲说:我想买润肤霜;乙会回答:你可以买玉兰油试试。首先启动消费者购买这个意愿的是什么?是品类,是润肤霜。我们在调查啤酒行业调查时,听到一个消费者对餐厅老板说:老板,来支纯生。老板说:对不起,没有这个(品类)。消费者说:那来青岛也行。消费者要的是纯生,他选择是什么?代表这个品类的品牌。我觉得这个行为方式很值得大家思考。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品牌是什么?是消费者心智中某一个品类的代表。你这个品牌代表了某一个品类,你才有价值,才有竞争力。就像一座冰山,如果说品牌是露在水面的冰山的一角,那么,支撑这个品牌的是品类这个巨大的基座。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预测诺基亚会消亡的原因,因为在它下面的冰山,传统的手机正在被智能手机慢慢赶超,它这个冰山要融化了。

也因此,有价值和竞争力的品牌有两个考量因素:一是你代表的品类有多大?二是你在不代表的品类里的地位怎么样?这也正是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和吉列剃须刀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品牌将继续在它所在领域里面处于主导地位,有人愿意为它买单。

过去30年,营销思维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初是“营销战”,之后里斯先生发展了“聚焦策略”。到了2000年,里斯先生又新发展出我们讲到的“品类战略”。

企业通过品类的创新,实现对一个品类的主导之后,推出第二个品牌,不断地分化,最终成为一棵大树,实现真正的的基业常青。比如,可口可乐这棵大树,最初是在可乐品类上发展,形成了它的树干,之后发展出新的品类,叫做柠檬类的,然后是橙类的,然后是零卡路里的可乐,由此长成大树。苹果也是这样,先是iPod,之后有了iPhone,然后又是iPad

那我们具体来看怎么来实现这一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关键是怎么把这个大树的树干形成。过去,切入一个大市场,要通过营销手段,通过广告,通过价格,通过渠道,通过促销,通过低利润的竞争方式,简单地把品牌一级一级往上推,希望我们的品牌变成第一百、第十、第八、第六,这样做的话,每上升一步都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就是开创一个新事物,开创一个新品类,那么,你起步就是第一,就是领先的品牌,就是领导者。然后,你要做什么,借助这个领导者的地位,把这个品类做大。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保持一个高的利润,而且比第一种方式伟大得多。

 

品类战略的五个要点

    我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品类战略的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把握趋势。德鲁克先生讲过一句话,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确定的现在以及不确定的未来之间做决策,你要去探索,你要预测未来会怎么样。未来是很难预测的,谁也预测不了,但我们要掌握规律。

1946年,当第一台计算机发明的时候,专家预测计算机数量不会超过2000台,但在2007年,全世界仅笔记本电脑就卖出将近9000万台。为什么?因为分化。PC由以前的台式机、笔记本,然后平板电脑,不断分化,又有了不同的软件品牌,同时也带动了互联网,计算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创造财富最多的领域。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分化。

牛奶的市场出了这么多新产品,做得最好的是什么?特仑苏。它是什么?高端牛奶,其实这个品类就来自于分化。很多人认为太简单了。分化从来不被人重视,很多企业家也将其忽视,但是品类必然走向分化。翻开每一个行业的历史,你会看到它的历史一定是分化,分化是自然规律,也是每一个行业真正的发展趋势,是商业内在的推动力。

第二个要点,开创新品类。很多企业界会说,我发明不了什么东西。其实你不同发明什么东西,中国的发明已经太多了。可是中国没有几个像样的品牌,中国跟需要基于商业的创新,而不是过分依靠技术的发明,这从来不是品类创新的主流。关于开创新品类,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努力:

一、技术革新。纯果乐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果汁生产商,这家企业以前做什么?卖了很多年水果,卖不完就把它做成浓缩果汁来卖,但是浓缩果汁的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品牌,所以它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创始人发明了巴氏杀菌法,将果汁的保质期提高到三个月,由此开创了非浓缩鲜果汁品类,一举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鲜果汁品牌,直到被百事可乐收购。

不需要发明,通过商业创新同样可以。科罗娜啤酒最初在墨西哥是低档啤酒。其创始人便把它拿到外国去卖,并宣扬饮用科罗娜啤酒时一定要配柠檬,喝法变了,价格贵三倍,一举变身为高档啤酒。

二、新趋势。THE BODY SHOP的成功,就是因为顺应了欧洲绿色环保的潮流。和新趋势结合起来,品牌更容易成功。太早,品类太小,发展不起来;太晚,已经算不上新趋势。因此,找到新趋势很重要。

三、聚焦。我举个行业外的例子烟草,最近几年发展高端烟的例子是谁?苏烟。在江苏,它没有什么原料优势,什么都没干,就是专门做40块钱的烟,让消费者一说就知道苏烟就40块钱的,仅次于中华,创造了一个奇迹。

四、有些市场上有,但心智中无代表品牌,这个也是机会。喜之郎进入果冻市场,并不是第一个品牌。机会是,当时大家提到果冻很普遍,但并没有一个代表品牌。喜之郎切入后,就抢先树立了品牌。这种做法适合有资金的大企业。

五、对立面。可爱的芭比娃娃到处有卖,但BRATZ在做什么,做丑陋的娃娃,很快风靡全球。另外,漱口水大家都知道,李斯德林味道很差,但其他品牌也跟在它后面做味道很糟糕的漱口水。只有SCOPE品牌逆势而行,做出了味道很好的漱口水,成为这个市场的第二品牌。

回到主问题。第三个要点,为新品类定位。既然开创了新品类,要推动这个新品类的发展,就要为新品类定位。比如说花生油的竞争对手是谁,有可能是调和油,有可能是豆油,有可能是葵花油,但是豆油档次太低,葵花油品类太小,最大的是调和油,两百亿的市场。所以针对调和油,就是花生油的竞争。调和油采用化学浸出工艺,那花生油就宣扬物理压榨。同时,作为一个品类的开创者,必须推动这个蛋糕做大,最后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以洗化行业为例,很多洗衣液品牌都在宣传更干净、更方便,更保护。为什么有了洗衣粉之后,还有洗衣液的诞生呢?是因为更干净、更方便、更保护吗?显然不是。所以在找到合适的定位之前,洗衣液这个品类是不会长大的。

第四个要点,品类化。品类化有很多的要求,我结合企业的实践里常犯的误区来谈几点:首先启动新品牌。如果你是一个新品类,且很看好这个新品类,你一定要启用新品牌。因为消费者一看是原来的品牌推一个产品,在消费者的印象中,这是一个新产品,不是一个新东西。其次,品类名命名。品类名要求简单、容易令消费者理解,品牌名则要求独特,但是很多企业恰恰弄反,品牌名取得很通用,品类名则很独特。

第五,怎么推出新品类。推出新品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火箭式,高速成长,像火箭一样冲到天上,然后掉下来,然后再上去;另外一种是滑翔式,慢慢地滑翔,然后起飞,飞的很高很远。红牛是滑翔式的典型,从1993年开始,用了九年的时间,销售额才有1个亿,但是今天的红牛,销售额是45亿美金。

很多企业家担心开创一个新品类后,会不会由先驱变为先烈,如果是滑翔式的启动就不会。为什么?首先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扎根消费者的心智,先入为主;更为重要的是,你慢慢起步的时候,强大的竞争对手根本不会注意你,红牛如此,佳得乐也是如此。所以,面对很多企业一上来就用大量的广告来推一个新品类,这样做是在扼杀新品类,风险很大。

是什么建立了品牌,是广告,还是公关?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都通过公关去做。星巴克,最初的十年里面,每年的广告投入不超过100万美元。黑莓,大量的媒体报道。谷歌,新闻周刊长达5页的报道。伟哥,最初通过大量的媒体来报道。以THE BODY SHOP为例,它从来没有做过广告,它靠什么,靠的是创始人每天到全世界旅游,去寻找天然原料,然后写一篇博客,大量的粉丝跟踪他找到了每一种新原料,这个产品推出之后就受到推崇,THE BODY SHOP是典型的公关建立起来的品牌。苹果也是如此,有多少人见过苹果的广告?

而火箭式的起步通常会掉下来,会非常难发展。成功推出品牌的方式应该先是公关,然后才是广告。通俗一点讲,广告就是保护费,避免消费者流到竞争对手那里去,起到捍卫品牌的作用。没有广告的支撑,品牌必然会慢慢地衰退,而消费者的心智认知需要不断地强化,但是你的广告预算要宣传这个品牌的核心概念,要锁定品牌和品类的关系,不断地强化你的品牌在品类里的代表地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机会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妆品又有哪些机会呢?我认为有三个:

第一,挖掘国家心智资源的品类。什么叫心智资源?通俗一点讲,我们说到云南,就知道它的烟好,说到贵州就知道它的酒好,说到山西就知道它的醋好,说到瑞士就知道它的钟表好,这就是国家心智资源。

那么,中国有哪些心智资源?中医是很重要的基础,和中医相关的,中国长期以来建立起的自然、天然概念,这种心智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此外,还包括很多传统的东西。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企业,谢馥春是在扬州做脂粉的,本来是很有心智资源的一个品牌,后来去做羊胎素,这个属于国外高科技的产品。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扔掉了,然后去做那些自己没有任何的心智资源,没有基础,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意义的例子。

第二,男性市场。男性的化妆品市场,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看看现在的男性化妆品市场,都是这些所谓的大品牌在做,它们都是其中的一个产品,但是这个市场需要的是什么?是需要一个男性的化妆品品牌,而不是化妆品的一个产品。在万宝路之前的烟都是男女通用,只有万宝路是第一个只针对男性的烟。男性这个市场很重要。

第三,聚焦分化现有大品牌旗下的产品。把大品牌的产品线拿过来看,找到其中一个产品来做,就是行业里面的独家的、唯一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这个市场一定要细,要掌握规律,为什么别人没有这样做?如果你跟上这些大品牌的规则,那你永远都在规则的阴影之下,你永远无法成长,要打破。

从人口和面积这两个指标来看,欧洲最大的国家是谁?德国。最有前途的国家是谁?德国。北美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谁?美国。最有钱的国家是谁?美国。南美最大国家是谁?巴西。最有钱的国家是谁?巴西。亚洲最大的国家是谁,中国。中国也会成为最有钱的国家。

所以,中国不但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将来也会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面临巨大的市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也相信,中国会出现很多的世界级的化妆品品牌,当然我更希望创建这些品牌的企业是在座的各位。

酷毙
2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杜锋锋 2011-9-16 22:37
这篇很好~明天打印下来再研究一下。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2 13:51 , Processed in 0.0452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