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1111专营店:痛并快乐着

2011-9-16 14:43| 发布者: 化妆品观察| 查看: 72938| 评论: 0|原作者: 李平根

222摘要: 2006年6月某日,山东潍坊某个体化妆品店,30平米,来了14个顾客,一天卖出4套护肤品,6个单品,销售收入共2580元,毛利却高达1450元。2006年8月,屈臣氏落户潍坊,此日化店在2个月后关门。 截止2006年12月,潍坊市区世纪泰华商圈共有4家化妆品店倒闭,剩余的2家店艰难维 ...

20066月某日,山东潍坊某个体化妆品店,30平米,来了14个顾客,一天卖出4套护肤品,6个单品,销售收入共2580元,毛利却高达1450元。20068月,屈臣氏落户潍坊,此日化店在2个月后关门。

截止200612月,潍坊市区世纪泰华商圈共有4家化妆品店倒闭,剩余的2家店艰难维持。

20075月,西安西大街百盛1楼屈臣氏店内人流攒动,而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十几家个体化妆品店门前冷清,难以为继。

20077月,湖南长沙、湘潭、株洲易初莲花调整策略,撤掉大部分化妆品形象专柜,增加开放式货架营业面积;同年9月,三地易初莲花周边共有36家个体化妆品店倒闭。

……

这样的场景,在专营店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成为专营店业态中典型的缩影,这一缩影透视着专营店群体身上一道又一道深深的伤痕。

2004年以来,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方兴未艾,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数以十万计的单店、区域连锁店和跨区域连锁店分布于市场的大街小巷,蔚然成风。

有数据显示,国内有近15万家化妆品专营店,其中化妆品零售总额的年度增长一直维持在15%左右,而专营店门店数量的增长却高达30%。同时,国内的二三级市场化妆品专营店的护肤零售份额突破了60%,成为购买化妆品非常重要的渠道。

化妆品专营店掌控渠道话语权的优势日益明朗。事实上,从产业发展进程看来,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本土品牌,外资品牌,如资生堂也在这一渠道收获颇丰。

所以,越来越多的品牌商觊觎在专营店渠道有所斩获,本土品牌是这样,外资品牌也是这样。因为它们心知肚明,与百货、超市、KA大卖场等渠道相比,这一渠道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要想与百货商场、超市等传统主流渠道三足鼎立而有其一,专营店仍然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更为严峻的是,在这近15万家专营店中,绝大多数专营店(95%)在5家门店以下,虽然已成燎原之势,但裹挟在渠道的繁荣假象下,它们活得并不如意,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随时都可能面临着扫地出局的悲惨命运。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丛林生存法则在日化店渠道也同样适用。它们有着无法言痛之殇。

这部分专营店是沉默的大多数,冷暖自知。寒潮来袭,它们只能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受伤了,也只能孤独地自舔伤口。

谁在乎我?

 

专营店之殇

5%的少数派已经浮在水面上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至今只有极少数地方性连锁能够冲破区域拘囿,它们大部分还是一个个“地方诸侯”,形成割据之势。

除去以上的5%,剩下的95%,是日化店中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却最弱小。

它们遍布在化妆品行业各级市场的每个角落,但是,在主流的一线发达城市却鲜见它们的身影。

在主流的街道上,服装店、鞋帽店、饰品店等等俯拾即是,但是,化妆品店却不知道隐匿何处。

与主流街道上的服装店、珠宝店、饰品店、鞋店等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年销售额相比,化妆品店简直是天壤之别。化妆品店,为什么不行?

因此,必须直面的现实是,日化店,你是弱者。

相对商场、超市而言,专营店有数量没质量、地位低,逐渐边缘化。

即使是在专营店群体内部,大部分门店依然是日复一日地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每一天销售额达到三、五千就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起来。

殊不知,相较于行业的标准以及已经做出成绩的优质门店,这样的成绩差距太大了。雅丽洁集团董事长吕南明保守估计,“差距有几倍,严重的有上10倍。”

现在能够小富即安,不代表永远。现在不进则退,不居安思危,未来就有可能面临败退的危险。

更为严重的危机在于,大部分店主的经营心态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经商要有良好的心态”,吕南明分析说,“很多人在解析优秀商业模式的时候喜欢从细节入手,岂不知背后的商业精神才是主导,心态摆正了,才是开好日化专营店的第一步。”

因为,什么样的经营心态,决定了你要走哪条路,能够走多远。

目前,专营店以较为极端的方式经营,追求短期利益,舍本逐末的并不在少数。

在一家装修非常高档的专营店里,店内的三位营业员打扮得非常漂亮,在看到一位顾客进店之后,三人立马走向前,一起按着顾客,让消费者坐在凳子上,随后三人一起发起“进攻”,开始宰客行为,而那位顾客身上可能连100块钱都没有。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专营店诸如此类的“自绝后路”的行为依然是“春风吹又生”,而且是几头不讨好,顾客累,专营店也累,导购也累。

而且,随着近些年来专营店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各专营店为了图存,纷纷祭出“高招”,不断宣称五花八门的产品概念,大搞促销战、价格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专营店的经营思路怎样,决定了它能走多远。以激进而短视的方式谋取利益,无疑极大地透支了专营店的未来,使专营店走上一条不归路。

江苏广客隆化妆品连锁总经理李树强给专营店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广客隆走出了一条名店强店之路。

如在李看来,不该赚的钱绝对不赚。

现在祛斑产品在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广告不断,但是,李绝对不会去做。因为从医学的角度上看,祛斑不可能实现,李认为那些广告不仅存在夸大和虚假宣传的嫌疑,更严重的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如吕南明所言,“经商求利,不能失去一定的行为准则,不可见利忘义,更不能利令智昏。”

除了在经营心态上存在偏差,专营店突出的问题还体现在门店的产品结构不合理。

许多店主有着根深蒂固的暴利心态,以此为经营导向,店内充斥的大部分是高毛利空间的杂牌和终端品牌。只要是高毛利空间的产品都在卖,而这些品牌,是否是消费者所需要,是否为消费者所接受,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为了销售出更多的杂牌和终端产品,大部分门店似乎都有这么一条潜规定:营业人员卖名品没有提成,甚至还扣钱,而卖终端产品则有不小的提成,卖得越多,提成越多。

因此,当一位顾客走进门店的时候,营业员并不是如消费者所愿,让他/她自主选择,或者推荐一些适合/她的产品,而是向/她推荐一些终端产品,甚至强加给消费者并不喜欢的产品。

更有甚者,当消费者表示出自己所好的产品,而当销售该产品并不能实现门店的利益诉求时,营业员通常的做法是,极力转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让消费者买暴利产品。

但是,越是这样做,消费者就越是反感,专营店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问题还是出在,如今的店主逐利思想非常严重,眼睛始终盯着顾客的钱包不放,没有真正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卖了消费者不需要,或者不想要的产品,以致门店人气低,进店人数少,最终导致门店销售惨淡,举步维艰。

消费者是专营店的衣食父母。对于专营店而言,货品的丰满度是最为重要的聚客因素,如何最大化满足主流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决定了门店是否能够持续经营。

除此之外,这些门店势单力薄,散兵游勇,难成气候,难以拓展,往往都是单一门店,与各品牌厂家按规章合作,难以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

再者,这些门店门店陈旧,定位不明确。没有好的门店定位,导致门店装修缺乏特色,产品陈列毫无章法,产品结构、品项也莫不关心,类似于大日化杂货店。

它们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的困境,以致门店销售一滑再滑,老式的管理方式更是让门店经营雪上加霜。

更为致命的是,门店人气不足,销量低迷。这样的门店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消费,只是靠一些长年累积下来的忠实客户,整店营运能力差,竞争力弱。

况且在如今各项门店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专营店还能这样过下去吗?

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乡镇,抑或街角、社区角落,留意一下,你总能发现,有这么一些店盘踞在街道一侧,似乎,它总有存在的理由。

对于品牌厂家来说,它们只是在卖“形象”;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也就是一道老式风景;对于很多门店老板来说,这些出不了效益的门店,就像是手头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些5家以下连锁门店,还只是停留在维持“生存”的阶段?

又是什么样的环境,导致它们面临竞争,无法成长为主流商圈优势门店?

它们究竟是该“去”还是“留”?

日化界究竟有多少力量,正关注它们的存在和成长?

面对未来发展空间日益被挤压,越来越多的弱势门店齐声呼喊:谁又在乎我?

 

步入主流,路在何方?

虽然弱小,但正因为弱小,所以有成长壮大的潜力;虽然有痛,但正因为有痛,才有变革的需要和可能。

以前,专营店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现在,行业环境是“换了人间”,消费者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伺候了。

而且,由于专营店在销售业绩、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货品结构等一系列的问题使然,专营店目前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危机感,亟需提升,求变图存。

但是,专营店陷入目前窘境的症结在哪里?如要变革,突破口又在哪里?

雅丽洁董事长吕南明常年会在市场一线考察,他发现,专营店目前抱怨最多的是,供应链不公平。

诚然,专营店如今的境地并不是专营店自己所愿意看到的,它也想做主流品牌,也想步入主流,但严峻的现实是,产业供应链,特别是主流品牌供应链对专营店群体极为不利。

主流品牌给你釜底抽薪了,专营店你这把火就烧不起来。

主流品牌釜底抽薪的做法成了最严重制约专营店发展的因素,也最让专营店耿耿于怀甚至麻木,那就是,主流品牌的价格体系不支持专营店。

有空间才有可能。事实上,主流品牌在专营店渠道的不积极,不给予足够的价格空间,导致了专营店“繁荣而不主流”的现状,也因此成就了一批以专营店渠道为主的本土化妆品品牌。

这也是绝大多数专营店并不接受主流品牌的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专营店渐渐远离主流,是为主流品牌所逼。

雅丽洁现在正在做一种整合群体资源的尝试,“雅丽洁整合中国最庞大、弱势的日化店群体,号召大家一起联合,形成强大的联盟体,以便能争取更大的上游支持及更多的利益。”

目前的具体做法是,让雅丽洁自己的大客户联合起来,与主流品牌议价,以更低的价格采购主流品牌之后,再去关照那些小客户,让小客户也享受优惠的待遇,借此培养专营店的兴趣。如果这些小客户直接从代理商手中拿货的话,很有可能大客户的零售价还低于小客户的供应价。所以,小客户感觉赔钱,逼他去做那些高利润的产品,从此渐行渐远,逐渐沦为边缘。

有时,专营店想卖主流品牌而不可得;有时,专营店卖了主流品牌而没有所获,空喜一场。加上目前店租、人员等成本节节上扬,主流品牌没得卖了,就必须卖一些高利润空间产品,这样才能维持门店运转。

岂不知,这只是专营店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很多门店正是由于此而转让或者关门。

问题来了,专营店如要进入主流市场,就必须拥有主流产品,没有主流产品,进入主流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改变专营店在零供关系上所处的不利地位,这一环节,谁又真正地关注过?

很多专营店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意识到了,又能如何?专营店真正从边缘走向主流,谈何容易?

说一句难听的话,如今专营店并没有任何优势去吸引主流品牌的关注,因为关键问题是,专营店目前很难给主流品牌产生多大的销量。

看来,出路还在主流品牌一方了。

对此,吕南明掷地有声,“唯有主流品牌在看好这片市场之后,转变观念,实质性地去培育这片市场。”

“主流品牌想不想进入这片市场?你有此意愿之后,你就不会在乎它能给你带去多大的销量。还有你自己的产品对这片市场有没有信心?你的产品适不适应这个市场?很多主流品牌,日化店现在是不接受,那你怎么样让它去接受?这就是主流品牌供应链目前存在的问题。”

吕南明继而坦言,“雅丽洁10年以内只专注专营店渠道,愿意本着专营店、雅丽洁、主流品牌三方受益的原则,以雅丽洁为纽带,架起日化店和主流品牌之间的桥梁,逐渐改变目前供应链不和谐的局面,帮助广大日化店增强实力,真正从边缘走向主流,与百货商超、超市等渠道并驾齐驱。”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8:33 , Processed in 0.0464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