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失血”背后

2011-8-19 10:44| 查看: 102967| 评论: 0|原作者: 赵力文

摘要: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血浆不是工业制品,不能产生GDP,而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又要承担重大的责任,所以该产业也就失去了内生推动力。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等因素使血浆业务充 ...

按照《转制方案》的要求,血浆站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供浆关系,血浆站成为血液制品企业的下属单位。
但血浆站并不是随意就能设立的,血液制品行业属国家特许经营的行业。根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统一规划、设置的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和采集血浆的区域规划。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仍处于供需失衡的状况,企业增长主要靠原料血浆供应的推动产量扩大。可以说血浆站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产量。
华兰在贵州5个血浆站占公司上半年采浆量的55%,关停后每年减少250吨血浆。这对华兰来说,遭遇的原料缺口短期内无法消除。

行业的整体危机

贵州原有20个血浆站,此次计划关停16个。其中贵阳黔峰由7个减少为2个,华兰生物由6个减少为1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由5个减少为1个,河南中泰和汕头卫伦各1个血浆站也遭遇被关停。
据悉,2010年全国血液制品企业34家,血浆站127个,目前全国采浆量仅3600吨~4000吨,5000吨~6000吨是行业供需平衡点。行业总体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有投研报告预计,关停16个血浆站。按每家血浆站年采浆量40吨计算,贵州省将总计减少640吨血浆,也就是减少全行业血浆供给近20%。这对整个血液制品行业也是个不小的利空消息。
贵州省卫生厅并未对相关企业告知关停浆站的具体原因。
“此次关停血浆站应与贵州血浆市场的背景及维护贵州形象有关。”当地一家血液制品负责人猜测。
近几年,贵州一直是全国血浆供应的第一大省,年供血浆量占全国市场的近四成。
客观上,这和当地山区贫困人口较多有关。2009年8月,新华社一篇有关贵州威宁县农民“卖血越卖越穷,挖黑煤越挖越穷,生孩子越生越穷”三大问题的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近几年媒体上也不时传出违规血采浆的消息。
而贵州血浆站的整顿之风一直未曾停顿。
事实表明,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血浆不是工业制品,不能产生GDP,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又要承担重大的责任,所以该产业也就失去了内生推动力。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等因素使血浆业务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更加忧虑:贵州此次关停血浆站,会不会带动其他省份关停血浆站?
和其他行业一样,强化产业链源头控制成为血液制品企业管控风险的主要手段。
对于血液制品企业,其产业链源头新血浆站的争夺尤为重要,也成为扩大和稳固产量的保证,同时新原料基地的开辟也可减轻可能突发的风险。
但这需要未雨绸缪,提早布局,其中的时间差需要把握恰当。
种种迹象表明,华兰生物靠目前的河南1家血站,广西5家血站来弥补缺口显然很不现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赵力文)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6 21:22 , Processed in 0.0335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