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采购联盟成立伊始,全国各区域的代理商就纷纷响应。截至目前,已经有60多家在各自区域市场有着相当话语权的代理商加入了这一超级联盟。采购联盟成员之间有一个特征,他们彼此之间都认识,而且“还是行业中比较守道、负责的人”。陈文青分析了个中原因,“大家可能都觉得这种模式可行,志同道合。” 在成员方面,采购联盟有自己的甄选标准:不选小代理商。因为在陈文青他们看来,小代理商麻烦多,投机取巧的花样也多。 采购联盟成立初期的计划是,在每个省选择2至3家、最多不超过4家代理商发展成为目标成员。 采购联盟有一个算盘,在发展联盟成员上不求多求全,根据“二八原则”,只要20%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代理商加入了联盟,就可以占据80%的市场份额,其余80%的代理商占据的20%的市场份额暂不作考虑。 采购联盟定制包销的产品定位是包场模式销售的产品。陈文青等采购联盟各成员都不是很赞成,也不是很指望拿这些产品去进KA连锁系统,主要是考虑到进KA连锁系统费用非常高,以致看不到产品销售的明朗前景。 包场则不一样。对采购联盟内成员来说,包场由自己控制,想进就进,前提是品牌要有市场影响力。 对加入采购联盟的成员来说,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牛掰的品牌、更新颖、档次更高的产品。不单如此,对于优化品牌结构,接到更多的名牌,以及在未来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的严峻形势下提升自身的营运空间也大有裨益。 ⑤ 借采购联盟之力去优化和完善各联盟成员的品牌结构,提升运营的竞争力,这只是采购联盟的职能之一。陈文青希望,在1至3年内,利用采购联盟的平台去接更多的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3年以后,则是接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 事实上,像陈文青、黄浩这样实力雄厚的包场代理商,在竞争近乎白热化的日化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包场运营经验,只不过由于近年来生存环境恶劣所迫,才出此自保求存之法罢了。因此,业界普遍看好采购联联盟的发展前途,主要是因为采购联盟不以透支利益为代价,在与厂家争取谈判条件是因为手中握有利器,在此过程中也为各方谋利。 而且,由于采购联盟的成员遍布全国,可以集中全国的优势资源,不做则已,一做就容易做大。这给陈文青以充足的信心,他乐观预计,3年之后,采购联盟的年销售额就能达到5亿。 而在采购联盟结出硕果之时,利用采购联盟这一实体平台,还可以干很多大事,其中不排除收购其他企业和资本运作的可能。 这对行业来说,是否是好事?如果真是好事,好事却多磨。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2 00:07 , Processed in 0.0484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