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集体装睡,把市场逼良为娼

2011-1-21 11:30| 查看: 412614| 评论: 2|原作者: 习熠

摘要: 几年前,国际快餐企业肯德基在遭受了苏丹红事件影响后,仅用了几个星期就通过促销活动恢复了销售,康复速度十分惊人!而且,类似这般的惊人事件还数不胜数。毫无疑问,相对于一些国家的成熟市场而言,一个企业在中国 ...

其中一部分消费者可能是被迫购买,很多都是因为消费能力不足但却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在很多涉及生活必需品的恶性案例中,我们都发现受到最大伤害的是那些社会底层的消费者。他们为了省一点点钱,被迫购买价格畸形低廉的产品。
另一些消费者则可能是自愿购买这些有潜在危险的商品,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并不富裕的中国,很多消费者本来应该把主要的资金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提高。但是,在商家的鼓吹、媒体的渲染和同伴的攀比下,很多本来可以在基本生活开支上强调质量的人,将用于基本生活的资金“挪作他用”。最终,他们在基本生活消费上对质量也采取了纵容的态度。
当整个社会形成了对劣质产品的宽容心态后,就直接导致在中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劣质产品需求。这个市场容量大、门槛低、逃跑也容易,任何商家只要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快速获得利益。最终,本来应该是追求质量的品牌厂商也禁不住诱惑,放弃了最后的道德底线,这就形成了全社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监管者装睡

消费者装睡了,监管者呢?
法制是阻止企业作恶的阻断力。法治国家对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伤害到消费者究竟有多大的惩罚力度?我们肯定都听说过那些动辄数百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罚款吧。实际上,在美国,很多行业的费用中都有一大块是保险费,就是担心稍有疏忽伤害到消费者就把企业赔死了。企业一旦作恶,就可能被罚到这种程度,谁还相信这种企业会有作恶的动机?法律保证了良币的价值,阻止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习熠)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3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学习业务员 2011-2-20 12:57
既得利益者  就是 从广大P民那里大势敛财的    他们是不可能 找出来的!
引用 鼠标喜欢飘 2011-2-19 11:13
恩,分析的不错,可惜

查看全部评论(2)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7 01:41 , Processed in 0.0351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