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有“术”无势:一线高手大败局

2010-7-22 15:13| 查看: 546207| 评论: 3|原作者: 张润生

摘要: 观点导读:成功的改革者,至少要做到:要做事先做人,注意人际关系;争取最大认同,发动群众力量。把握了这些“势”与“时”之后,刘新华先生之“术”(“三大主义,八项注意”)也才有价值。

基本点二:紧紧围绕“人”开展工作

一线企业是团队,靠程序和制度;二线企业往往是团伙,靠情分,即使有流程,也流于形式,管理靠人治。
不要以为团伙就没有战斗力,梁山好汉虽然是团伙,照样让宋廷寝食难安。但团伙发展到一定程度肯定会遇到瓶颈,始终做不大,所以宋江被招安。
高手的最终目标要把人治变成法治。但这些人要么是老板的亲朋故旧,要么是功臣良将,要么是和上述人物之间盘根错节。而且,之所以高薪请你,不少是因为情况坏到了连老板也无法平衡。
而且,你被老板视为救星,不代表全体员工视你为救星。你导入新的文化和规则,往往会面临反改革势力的卷土重来,以及排外思想的集体发力。
在这种对立之下,失误往往不是经验,而是把柄。比如,即便你超额完成任务,即便将功劳归于下属,最终都会引起对抗,因为任何一个销售计划的实施都不可能完美,总会有一些搞七搞八的人来挑针捡刺。
老板长时间在周边传声筒的浸泡之下,往往信息失灵,失去判断标准。杀掉空降高手的最终理由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你坏话也就罢了,如今这么多人都反映问题,说明问题很多,说明你确实有问题!
与其说是空降高手与老板及老板的铁杆部队的冲突,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冲突;改革者面临的最终对决,依然是与老板的管理思想对决。
有人说:一切以公司的利益为准绳,肯定没错,老板又不是傻瓜。那我要问:历史上的昏君都是傻瓜吗?
中国历史上,改革者大多以悲剧结束。自以为是“改革之星”的,往往不如在韬光养晦中推行的。
因此,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以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为前提;每一步计划的顺利实施都要以“人”的思想统一为基础;每一个程序的制定都要全面考虑“人”的广泛支持为准绳——只有众多“人”的推动,一线高手才能在二线企业继续成为高手。
任何高手,都只是老板放进水中的盐,盐少了,没味道;盐多了,太咸而有害。最好能成为生理盐水,这是老板的逻辑。而如何成为生理盐水,关键只是一个“度”。
成功的改革者,最少要做到:要做事先做人,注意人际关系;争取最大认同,发动群众力量。把握了这些“势”与“时”之后,刘新华先生之“术”(“三大主义,八项注意”)也才有价值。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张润生)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3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曾吵 2010-7-31 23:55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为人要圆滑。
引用 杜根成 2010-7-23 14:08
实际,实在
引用 曾金沧海 2010-7-22 16:13
真知灼见,赞一个!一线高手来到二线企业,如果不明白和做不到“要做事先做人,注意人际关系;争取最大认同,发动群众力量。”一味地强调专业的力量,则会死得很难看!

Mystyle 2010-07-01

查看全部评论(3)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23:37 , Processed in 0.0354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