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双方达成的协议细节对外确认。根据交易条款,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其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腾中重工还将承续与悍马经销网络相关的现行的经销商合约。一时间,公众视线云集。腾中重工此举是逢低收购,还是赔本买卖?中国民企能否拯救悍马品牌?中国企业当前是否应该走出去收购跨国企业?一旦收购成功,对双方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种种揣测不绝于耳。 是腾中重工好大喜功,自不量力?还是腾中重工慧眼独具,勇于开拓?结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美国对待“名片型企业”的国家战略对中国则有着极强的启迪意义:要保护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的公正和国家未来的大利益,而非单纯地注入资金使其收拢在政府的羽翼之下——因为那样的保护其实只是给了企业苟延残喘的时间而不是彻底优化的资源配置,从而剥夺了企业转型的机会,剥夺了企业乃至国家的未来! 与此同时,无法回避的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一桩桩收购往事,屡屡让我们品尝了更多的苦涩和无奈,以至于我们无法找到一个例证来证明国际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正面意义。中国崛起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口号自然随之水涨船高,但是,过于乐观的国民心理预期不能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谨慎是企业家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素质。那么,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这一事件,究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 责任编辑: 刘尧 责任校对: 徐昊晨 二审:张呈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1 12:51 , Processed in 0.0448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