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王章春:茶生意的攻守之道

2010-5-13 08:00| 查看: 313994| 评论: 2|原作者: 马俊冰

摘要: 无论是成功“救赎”仰天洼茶场,还是兵行险着,站稳固始市场的脚跟,并在强手如林的信阳市区挤得一席之地,贯穿其间的,都是他对茶道的多年坚守,尤其是对茶生意的攻守有道。
一个原本对茶知之甚少的年轻人,在与茶邂逅并结下10年情缘后,竟然对茶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深情,从此开始做起“与茶打交道”的生意。
他步步为营,让曾经濒临破产的仰天洼茶场起死回生,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他兵行险着,借茶楼、茶文化休闲馆,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谋略出奇制胜;他谋定后动,在郑州坚持“批发先行、专卖跟进”的战术,誓要迈过阻挡仰天雪绿做大做强的这道坎。
 他就是河南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章春。对于他来说,近12年来的努力,既是一场名茶的“王氏救赎”,也是一场个人的“君子豹变”。贯穿其间的,是他对茶道的多年坚守,以及对茶生意的攻守有道。
 
初涉茶道
王章春与茶的结缘,实属偶然,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18岁那年,王章春辍学进入家乡的九华山茶场,一待就是10年,学会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等技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不仅深深喜欢上茶,后来干脆做起了茶生意,一发不可收。
离开茶场后,王章春转而成为一名茶商。笃信“做生意,就是做人;卖茶叶,就是交朋友”的他,在短短两年之内,击败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兼并附近三四家茶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章春很快意识到,若只销售别人的茶叶,没有自己的茶园、品牌,货源、质量都难以保证。他要控制整个茶产业链。
1998年,王章春以高于标底近两倍价格,一举拍下濒临破产的仰天洼茶场。在许多人看来,这是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他却情有独钟。
“那儿的仰天雪绿茶是高山茶,茶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壤、气候等条件都优越,茶的品质也非常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它就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地方名茶、河南省省级名茶。”王章春解释说。
这种做法颇像是赌徒式的“押宝”,甚至可以说是破釜沉舟。如果失败,王章春不仅要赔上家中全部资金,还将身陷众亲友的“讨债门”。接手茶场的前3年,他仿佛堕入“投资——赔钱——投资”的恶性循环,“赔了30多万元,欠了一屁股的债。”但王章春从未想过放弃,事实上,他已将自己推上绝境,“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不然,前期投入的那么多钱不全打水漂了?欠别人的一堆债拿什么去还?”
“茶园管理不到位,包装宣传跟不上”,在分析出亏损的最主要原因后,王章春决定背水一战。为此,他贷款数百万,对原有茶园、厂房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聘请专业人士精心设计茶叶包装;在山上新建千亩茶园,以提升规模效益;每年在当地媒体上动辄投入数十万元营销费用。
庆幸的是,王章春最后赌赢了,虽然赢得并不轻松。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靠借资、贷款连续3年“输血”后,仰天洼茶场终于经脉畅通,重现生机,并于第四年扭亏为盈。此后,仰天雪绿一路顺风顺水,销售业绩以30%的速度逐年攀升。
 
攻守有术
如果将王章春的茶生意比作下象棋,他就像一位谋定而后动的高手。此前在仰天洼茶场数年的辛苦经营,更像是棋局开盘时的构架守势。在确定后防可以无忧后,他才从容不迫地调炮出车、跳马进卒,越过楚河汉界,决战千里之外。
即使是进攻,王章春也习惯步步为营、稳中求进,这从他的“三步走战略”,即从茶场到移师县城,再从固始到挺进信阳,又从信阳到进军郑州,清晰可见。但在念好“稳字真经”的同时,他也会铤而走险,当然,这并非不假思索的鲁莽行事。
固始县城,被王章春称为“根据地”。而构筑“根据地”的标志性事件,应是2003年建造“仰天雪绿”茶楼。当时他的茶生意刚有些起色,他就再次不顾亲友劝阻,斥资800万元建起一座以茶楼为主的四层楼房。许多人认为他疯了,但他很早就意识到,靠单纯地销售茶叶来获取利润,是最原始也是最虚弱的方式。茶楼,不过是他突破传统思维的尝试。
茶楼的设计源自典雅凝重的“徽派”建筑风格,同时浓缩了中国古代江南水乡和现代室内设计理念,不管是镂空的隔扇,还是雕花的台面,抑或古朴的盆架,都流露着深厚的古典雅致的文化底蕴。在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包间内,人们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娱乐、聚会等,“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还直接拉动了仰天雪绿茶叶的销售。”王章春说。
这也是固始县第一家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茶楼。它的存在,为当地茶商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卖茶样板,也为仰天雪绿站稳固始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继此之后,王章春又挥出大手笔之作。2006年,他投资近400万元,在信阳市浉河区开设仰天雪绿文化休闲馆,该馆在茶楼的基础上创新,既增设酒吧、KTV等娱乐休闲元素,又融入“良子足浴”的现代化健康养生场馆。正是凭借这些经营创新,仰天雪绿得以在茶楼林立的信阳市区挤得一席之地,且在次年即创收200多万元,此后每年都以50%的速度递增。
固始、信阳的两次尝试,王章春都兵行险着,庆幸的是,他每次都奏响凯歌。但在2008年,当他决定进军省会城市郑州时,并没有复制上述的成功模式,而是选择在茶商最为集中的国香茶城开设旗舰店,“以优惠政策招揽经销商,借其影响消费者。”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却折射出他的谨慎和理性,“在郑州,营销和运营成本比固始和信阳高出好几倍,况且仰天雪绿在消费者的心中,名声还不够响亮,如果一味照搬两地模式,肯定会失败。”
突围之路
可以说,挺进郑州是“三步走战略”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艰难的一步。但仰天雪绿的情况不容乐观,旗舰店投用以来,年销售收入不足300万元,甚至占不到年销售总收入的8%,“原定的2~3年内,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目标,现在看来很难实现。”王章春坦言。
素来稳健的王章春,迫切渴望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将仰天雪绿打造成中国名茶,让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品味它的清香。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更像是天方夜谭,但他认为这是为期不远的梦。
“仰天雪绿属于高山茶,内含有机物丰富,持嫩性也非常好。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信阳市茶叶大会金奖、世界绿茶大会金奖等,是继信阳毛尖之后的名茶新秀。”王章春最大的信心,即来源于此。
他曾这样描述他的圆梦路径:“用两三年的时间,通过经销商和专卖店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在郑州及下辖县市精耕细作,时机成熟后,再重点布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茶叶专卖的形式攻打全国市场。”显然,他深谙“得郑州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道理,也清楚郑州将是他绕不过去的坎。
但在一年多的摸索后,王章春已经找到突围之道。除上述策略外,“今年还要依托郑州旗舰店,组建自己的茶叶销售公司,不惜重金招揽优秀的营销人才,以重点培育并开拓郑州市场。”为此,他表示,未来三年,将在郑州投放500万元的宣传费用。如果这一切进展顺利,解开郑州的“困局”,将指日可待。
其实,造成郑州之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资金链不够强大,而茶产业对资本的依赖性很强。“无论是扩建茶园,还是营销宣传,或者在大城市建店,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王章春曾考虑引进战略投资,但又担心“引狼入室”,因此,他过去都以滚雪球的方式自我“造血”,但这种方式速度太慢,且成效不太显著。多方取经后,他决定走资本市场的“输血”道路:“力争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仰天雪绿以捆绑方式实现上市。”在他的手中,还有业绩不错的房地产等投资项目。
无论上市之路如何,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几年内,受益于信阳市“十二五规划”中鼓励茶产业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以及仰天雪绿度假村的生态旅游带动,加上2009年底获批为河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仰天雪绿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利好的消息不止这些。等到仰天洼茶场新建的万亩茶园投产后,仰天雪绿的年产茶量将从现在的60万吨跃升到150万吨,从而彻底改变其每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坚持走的是中高档茶路线,届时它的年销售收入也将暴涨,甚至有望跻身河南茶产业界的“亿元俱乐部”,蹿升为名副其实的行业佼佼者。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马俊冰)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天瑶星 2012-2-17 21:25
是300亿斤。没人每年要喝30斤茶叶啦!!!!!
引用 天瑶星 2012-2-17 21:24
60万吨就是12亿斤,每斤卖10元也是120亿啊!!!!!为什么只卖了几千万???150万吨就是150亿斤。全国15亿人口。没人每年要喝10斤茶叶了。乖乖以后有得茶叶喝喽!!!牛皮吹上天了。中国的茶叶一起加起来。有150万吨吗??????比赵本山还会忽悠!!呵呵呵呵,,,

查看全部评论(2)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8:49 , Processed in 0.0379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