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国际市场的机遇在哪里

2010-3-12 08:00| 查看: 131344| 评论: 0|原作者: 刘春雄,喻祥

摘要:
国际市场本来是跨国公司的“领地”,然而,中国企业同样发现了巨大的机会。
真是天佑中国。正当发达国家欢呼进入中产阶级社会时,突然出现了M型社会。M型社会就是中产阶级的萎缩与消失,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如果社会形态是中产阶级主导,那么跨国公司的品牌就发挥了价值。如果社会进入M型社会,中国的“无印良品”就横行天下。很多人不明白,中国的“非著名品牌”怎么一下子就占领了全世界的市场,“金字塔底的财富”难道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全世界突然给中国打开的一扇机会之窗吗?
真是天佑中国。正当中国的GDP、外汇储备、进出口总额跃居第二或第一,奥运会和“世博会”召开时,世界突然发生了金融危机,这给积累了足够的筹码急需转型的中国企业再次提供了机会,中国企业能否抓住这样的机会还有待观察。


高于市场认同是对文化的认同,一旦文化认同,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言,更是事半功倍。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介入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国际市场更多地对中国认知,这是一个最为可喜的开端!即使未来道路漫长,却有长远意义。
中国市场经历了多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为国际化企业大开进入中国市场之门!先是崇尚欧美,再是日流、韩流。究其根源都伴随着文化侵入,最终让这些跨国企业的产品畅行无阻30年。
为什么意大利、法国、美国、甚至韩国产品能够得到中国消费者长达数十年青睐,无不与他们的产品覆盖本国文化特征紧密相关。
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已经无需与中国企业多谈,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接受这个理念。但是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认识还尚浅。中国企业已经在产品功能、产品设计、产品服务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但是在植入中国文化上尚需深刻认知。让文化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这是中国企业为国际市场提供更高价值的另一条路径!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刘春雄,喻祥)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8 04:16 , Processed in 0.0339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