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钱董,这是美国大利根基公司刚刚发来的传真,他们要求我们在今天必须给予答复。”秘书阮红将传真呈报给刚刚放下电话的钱勇。 思绪还停留在刚才电话讨论的市场问题上的钱勇,随意浏览一下传真的内容,面部立刻严肃起来,急促地告诉阮红:“立刻通知文总和高总5分钟后到小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 股权危机爆发 钱勇5分钟后与两位创业伙伴,绿牛公司的战略副总裁文刚与首席财务官高银,在隔壁的小会议室落座。 “这是大利根基公司发来的文件,两分钟前,约翰先生还打来越洋电话,就此事探听我的意见。”钱勇将文件递给文刚。 “根据双方签订的融资协议,鉴于目前贵公司股票价格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将行使协议约定的权力,请贵公司能够在5个工作日内赎回所抵押股票。如果超过此约定期限,我们将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有权决定其未来。”文刚清晰地读道。 “他们这不是落井下石吗!”高银激动说。 钱勇有些焦虑地说:“对于这些资本大鳄的本性,我们以前缺乏了解,对于潜在风险估计不足。但是,既然双方签订了协议,我们就必须按协议处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上个月刚发生了问题奶诱发的行业危机,我们所有的资源都已投入市场上。如何在5个工作日内筹集3亿元资金赎回股票?” “我今天上班后检查了一下公司现金流,由于这个月工作重点都在处理问题奶,销售回款几乎停顿,我们可调动的资金仅有3000多万。”高银介绍说。 “钱董,我提议立即启动公司第二套危机处置预案,预防更大的危机发生。”文刚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好的,这项工作按规定由你全权负责,同时你与各家银行或金融机构联系一下,看看能否获得一些临时性资金。” 钱勇将目光又转向高银:“你与我们的经销商股东们沟通一下,看能否获得他们资金方面的帮助。虽然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同样的困难,但总是一线希望。下午4点我们再碰一个面,就以上工作进展情况沟通一下。” 金融海啸诱发股权风险 绿牛乳品公司,是中国区乳品行业排名第二的企业。与其他三大乳品公司不同,绿牛公司是一个纯民营的境外上市公司。由于当初创业团队资本有限,他们采取与渠道经销商战略合作方式,吸引一些渠道商的原始投资资金,这就造成公司股权较为分散。4年前上市后,钱勇他们创业团队成员仅持有27%的公司股权,最大个人股东钱勇所持股份不到9%。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国际惯例,如果公司主要投资人组成的一致行动方持股比例低于25%警戒线,就有可能遭遇市场上恶意收购。而去年,为了投资奶牛牧场建设,绿牛公司将大约5%的公司股票有条件抵押给上市推荐商——大利根基公司,获得3亿元资金。恰恰是这部分抵押股票,今天将钱勇和绿牛公司推到风口浪尖。 以往由于绿牛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公司股票在市场上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掩盖了融资风险。但是,在上个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乳品安全危机——问题奶事件,将整个行业卷进产品质量风暴中。受此影响,各乳品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其中仅绿牛公司的股票,就蒸发近80%,从而抬高了被抵押股票的风险。 在问题奶事件发生后第四天,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雷芒兄弟(化名)公司倒闭,进而诱发了世界金融海啸。同为美国投资银行的大利根基公司,受这场海啸的冲击,立即开始处置一些资产(包括一些抵押资产),以便快速回笼资金构建抵御海啸的堤坝。正是在此情况下,绿牛收到了大利根基公司的通知。 下午4点,钱勇在小会议室听取了两位副手的汇报,虽然他知道难以有一些实质性收获。果然,可以调用的资金远远不够。望着辛苦一天,身心疲惫的两位副手,钱勇知道他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危机没有解除 钱勇坐在会议室沙发上,他望着落地窗外阳光下的绿草地,脑海中思考着如何度过眼前这一关。 “阮秘书,你马上给大利根基公司发一份传真,告诉他们,我们决定根据他们的要求赎回公司股票。”钱勇安排秘书阮红处理这项事务后,开始思考着如何筹集两亿元的资金。 作为中国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钱勇以良好的品格、谦和的处事风格,赢得许多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家朋友们的尊敬。想到这里,他打开电脑,将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写了一封求援信,发到朋友们的邮箱里。 晚上10点,一位钱勇平日非常尊敬的企业领袖,有着企业教父称号的老人,打来电话非常详细地询问绿牛公司抵押股票情况。老人告诉钱勇,这件事情他负责解决。最后,老人说他非常看好绿牛公司,希望这个民营乳品企业,能够在未来成长为乳奶行业的世界品牌。眼眶一阵湿润,激动的钱勇向老人道谢后,立刻将这个好消息通知给文刚与高银。 次日下午,高银向钱勇汇报说两亿资金已经进账。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就这样被无形的力量悄然化解了。但是,如何避免再次被外资恶意收购,成为钱勇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钱勇与一致行动方所拥有的27%股权,离警戒线过近,绿牛公司时时刻刻面临着恶意收购风险。必须主动出击,选择一家能够长期进行战略合作的伙伴,彻底规避“控制权旁落”的风险,这个设想开始被钱勇纳入他的工作计划。 遭遇发展瓶颈 6个月后,绿牛召开了新年度战略会议。首先是高银汇报去年公司经营预期情况:“去年公司实现销售额预计为240亿,增长约12%,第一、二季度实现利润近6亿。但受问题奶事件影响,下半年亏损已超过15亿,造成年度利润为9亿多元亏损。”她继续介绍道:“今年公司的债务权益比率为37%,与去年的4%相比上升了33%。另外,今年需要偿还的未偿还银行贷款已达到18亿,比去年增长16亿,还有赎回公司股票的2.7亿尚未尝付。” “公司目前的现金流情况如何?”钱勇问道。 “目前公司拥有不到10亿的现金。”高银答道。 “既然这样,先将赎股票借的2.7亿付了吧,同时你组织一个答谢宴会,我要再次向老人家和那些朋友们表示谢意。”钱勇安排到。“问题奶事件后,国家出台了行业准入管理政策,要求乳制品企业必须配置30%的自供奶源。我们公司的短板,也是我们中国本土乳制品行业的短板,就是奶源,其次是产品——这方面我们研发的高端产品德格伦已经有所收获。我们必须抢在竞争对手前面,尽快建设起自己的奶源基地。文刚负责这项工作,你介绍一下新型牧场业务情况?” “好的。”文刚开始向与会人员介绍牧场业务,“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我们需要拥有年产量120万吨的自供奶牧场。根据公司战略要求,我们规划在2年内建设10座、5年内建设30座标准牧场,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自营新型牧场。公司自2005年开始这项业务,目前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牧场2座,在建牧场3座,明年计划建设5座,以后每年将建设6~7座标准牧场。” 文刚略微停顿一下,继续介绍:“现在的问题是每座牧场需要投资6亿~7亿元,今年的资金缺口是9亿,从明年起每年需要资金为30亿,完成30座牧场建设计划,需要投资120亿~130亿。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公司需要考虑近三年60亿~70亿元的建设投资。” 钱勇将目光投向高银:“你那里对建设资金是如何规划的?” 高银整理一下思绪,缓缓地介绍公司资金规划:“根据我们对公司未来5年的经营收益预测,公司总计利润大约为56亿多元。即使考虑到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未来5年,仅靠公司自有能力,将难以支付超百亿的建设投资。如果我们不能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人的话,未来3年近70亿的投资将无法落实。”高银讲完后,会场一片宁静。 “大家都知道,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给我们很大的压力。问题奶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的竞争平衡格局被打破,未来3年内行业必将发生规模化并购,竞争不可避免。公司发展又必须投资上游牧场资源,我们需要新的战略投资伙伴加盟。另外,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恶意收购风险,就需要引进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型投资人。”钱勇向大家介绍公司面临的战略发展瓶颈。“这将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失去公司控制权,希望大家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座各位基本上都是董事会成员,我们3天后召开公司董事会议决定此事。” 发展还是控股 会议结束后,钱勇留下文刚,就目前绿牛遇到的战略瓶颈征求他的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组织战略部门进行专项研究,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文刚介绍道,“首先,我们不能选择跨国乳业巨头,无论是欧洲还是大洋洲的企业,他们在中国近年的表现,证明他们无法适应中国区市场。第二,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产业相容性的中国公司,需要规避以往财务型投资人带来的市场风险。第三,需要跨行业选择一家具有深厚资源基础和相近战略需求的合作者,以获得他们战略上的协同与支持,以及海内外资源方面的帮助。” “你们有目标对象吗?”钱勇问道。 “有,你的一位老朋友刘浩先生领导的国粮集团。” 刘浩,有着“中国摩根”称号,与钱勇有着多年的私人友谊,特别擅长资本运营。他目前领导的中国最大的粮食食品集团,根据“从田野到餐桌”的全食品链战略,近年在国内外市场上实施了一系列的业务兼并,已进入粮油食品与饮料产业。他们一直期望涉足乳制品行业,但由于目前中国区的乳制品市场,已经被四大乳品企业控制着,他们在等待着进入的机会。 “与他们合作的话,潜在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钱勇问道。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他们是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向我们这个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投资,需要国资委审批,这将面临不确定性。其次,根据刘浩先生以往的收购案例,他必须控股,这是否会影响到我们民营企业经营效率,我们公司股东大会是否能批准国粮收购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再次,假设国粮完成收购,我们必定成为国粮集团战略的一个业务战略执行单位,绿牛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将存在不确定性。”文刚简要介绍道。 “好吧,你先组织战略部门研究一个合作方案,提交公司董事会讨论。”钱勇安排道。 3天后的董事会议,以微弱多数否决了与国粮集团的合作方案。董事们担心国粮的国企管理方式,会影响到绿牛的经营效率。对于国粮集团收购绿牛30%股权的提议,大家难以接受,认为如果国粮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势必会改组董事会与管理团队,绿牛将失去经营管理权,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被放大,企业未来发展偏离既定战略路线的概率将增加。 钱勇可以理解大家的这些担心,但是如果不能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伙伴,绿牛的资本结构就无法得到改善,随时会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恶意收购,而且,没有战略投资者的帮助与支持,绿牛将难以完成牧场投资计划,未来势必被竞争对手吃掉。 如何既能引进战略投资人,巩固公司控股权,又确保公司民营性质,使目前的经营团队继续独立领导绿牛的发展,成为考验钱勇智慧的战略命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2 10:54 , Processed in 0.0413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