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激流勇退 再谋发展

2009-5-13 08:00| 查看: 77385| 评论: 0|原作者: 李 刚

摘要: 面对不匹配的较量,需要新的战略视野,跨越新境界。
这是跨国公司有预谋的行业斩首行动。近5年来,在中国市场,类似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中国本土知名企业难以避免的命运。
与谋划着收购好果公司的开乐公司相比,好果公司在全球规模、现金储备、国际化经营能力、品牌影响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上市后的第二年上半年,好果公司上升50%的销售成本、毛利润下降22%,未实现的预期销售计划目标,预示着该企业正面临着几大成长瓶颈。
作为好果集团的缔造者,张利新董事长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战略决策,而不仅仅是被创业激情所左右。
首先,好果公司已经从单纯的小规模进口原料加工果汁产品经营时期,上升到从果苗品种培育、果树种植、水果收购、保鲜储藏、鲜果加工、果汁生产、产品分装、包装材料与物流服务、品牌营销的产业化规模竞争阶段。如果没有地方政府支持,好果公司仅凭借自身能力,将难以满足产业化经营的大量资金需求。
美国百事公司曾经为了确保薯片产品的质量,在中国西北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马铃薯种植基地。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跨国公司,百事在品牌影响、企业规模、种植技术、投资力度等方面,具有与政府合作谈判的筹码,这是几十年积累的公司实力。相比之下,作为草根阶层的张利新先生和年营业额仅有20多亿的好果公司,在综合势力方面尚缺乏历史积累。
由于好果公司近年实现后向一体化战略,对水果种植等基地性资产的大量投资,在短期内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企业经营利润受到严重影响,这势必将反馈到资本市场,挫伤公司股票价格,使好果公司失去再次融资的渠道。
其次,好果公司前些时间之所以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主要是因为其良好的成长性和预期投资回报。基于中国区广阔的市场空间,零起步创业的好果公司,市场销售业务在青春期能够获得快速甚至超速度发展。但是,在一个仅有100多亿规模的行业市场上,当好果公司的综合市场份额接近25%以后,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竞争者强有力的抵抗,从而导致营销成本上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
由于好果公司近年实现后向一体化战略,对水果种植等基地性资产的大量投资,在短期内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企业经营利润受到严重影响,这势必将反馈到资本市场,挫伤公司股票价格,使好果公司失去再次融资的渠道。
再次,以好果公司40多亿元的资产量,仅创造出每年20多亿营业额,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效益与运营效率尚有较大改善空间,这反映出好果公司现有经营团队与企业规模之间的不匹配,经理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改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
另外,好果公司未来的市场开发重点,应是加大海外市场的扩张,构建国际渠道网络,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优势,实现国际市场的规模化经营,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利润水平。但是,张利新先生利用擅长中国区业务的经理人员开发国际市场,这与另一家著名企业TCL公司的总裁李东生先生犯了同一个错误:试图用在中国区市场上获得成功的经理人员开发国际市场,而不是选择熟悉国际市场业务的经理人员,从而使企业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与机会成本。
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了,制约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是不是企业缺乏跨国经营战略,而是缺乏国际化人才。在饮料食品行业,熟悉国际市场的经理人才基本上集中在数家著名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在品牌影响、运营方式、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对这些优秀的经理人才缺乏吸引,即使通过第三方帮助获得后,在新旧人才融合、授权与绩效等方面,很难实现有效管理。好果公司在经理人才方面的缺乏,要远远胜于对资金的需求,缺乏内外部人才开发机制与渠道,是好果公司难以跨越的战略瓶颈。
基于以上三方面因素,本人认为,张利新先生应理性地考虑借机退出,在获得丰厚的创业收益后,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换一种战略视野,用一种新型的价值观与事业发展模式,继续自己人生梦想的实现。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李 刚)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2 11:38 , Processed in 0.044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