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中国电影,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2009-2-16 08:00| 查看: 91858| 评论: 0|原作者: 李玉国

摘要:
10年来,中国电影业的高速发展无疑使其成为了中国企业艳羡的标杆。那么,中国电影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

名导已经成为一个品牌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尽管所销售的产品迥异,但是名导品牌的核心定位却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张艺谋的传统价值观反思,陈凯歌的历史历程的重现,冯式平民喜剧,吴宇森的浪漫英雄主义色彩,在一定时期内都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真正成功,获得好评如潮的影片也恰恰是名导们所擅长的核心价值的产品。因此,不管是冯小刚的《夜宴》,张艺谋的《 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致命温柔》都无法获得观众和媒体的认可,即使有不错的票房也会让影片“瑜不掩瑕”。

中国电影品牌的营销力
1.制造出目标人群聚焦的笑料。名导的惊世之作源于无价可估的好剧本,更要有好的产品卖点,但对于电影这种众口难调的广众消费市场,妈妈喜欢的,爸爸未必喜欢,女孩喜欢的,男孩未必感兴趣,因此要满足一家三代人的不同口味,确实需要动足脑筋。比如眼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定位策略,让《非诚勿扰》赚得盆满钵满。
《非诚勿扰》其实是一部典型的现实恋爱故事,本身这是目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但是如何通过这个素材来吸引不同层次及年龄的观众来为投资商买单,冯小刚可谓动足了脑筋——葛优、范伟、冯远征、舒淇、徐若、方中信等明星闪耀登场,而他们的拥趸几乎涵盖了所有观众区隔;从情节上来分析,更是有传销(卖墓地);炒股(杭州股民女);景点宣传(日本北海道),楼民(杭州售楼小姐),风投(专利投资),温泉享受(白领向往的地方),佛教、基督教(教民),等等,这简直就是一道满汉全席、中西合璧、荤素完美搭配的大餐。
因此从人群定位、观众覆盖、剧情设计等方面,冯导进行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产品定位,最大程度适合了人群的喜好和兴趣元素,为更多人更大范围的观众创造了一个进入电影院的理由。
2.让电影成为社会热点的一部分。今年贺岁档影片比拼中,对于公关事件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梅兰芳》兼具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特点,这是陈凯歌选材的高明之处,由于是宣传国粹,便大打京剧牌。2008年12月9日的《新闻联播》,在国内新闻的最后时段内,甚至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报道了一条名为“多部国产片齐贺岁,《梅兰芳》叫座又叫好”的新闻。新闻中播出了《梅兰芳》上映时影院里的火爆场面和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非诚勿扰》的冯导在电影新闻发布会上曾说:“⋯⋯大家觉得2008年有点不太顺利,但我还是相信未来是不错的。所以要拍一个喜剧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很多时候,电影似乎是编剧或者导演在讲述一个跟观众很远的故事,但是当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当全球金融风暴来袭的时候,我们还能独善其身吗?我们还能说无所谓吗?把一部电影变成了大家一种心态调整的药方,这或许是冯小刚最高明的地方吧。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多了更多的媒体见面会和首映式,并且利用高端媒体(如央视),有别于以往狂轰滥炸的炒作,不能不承认这是电影营销的进步。而恰当及时地利用公关活动塑造品牌,不正是国内的海尔、联想、石化们所要做而未做的吗?

中国企业要向中国电影学什么
华人世界的名导们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带着很强的时代烙印。中国的企业家们,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美的的何享健、TCL的李东生等应该与这些名导们有着近似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是一部电影的投资和营销相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要简单得多,票房就是对投资人的回报,企业的利润也是对企业投资人的回报。但是,如果一部电影不成功,那么调整策略和导演以及演员阵容比企业换一个CEO要容易得多,因此,中国电影所走过的路对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的战略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名导们经历了滑铁卢之后迅速进行了品牌定位的调整之后,中国的企业却是想说换脸不容易。当下,中国媒体的焦点一致对准了号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联想,以及与联想同处水深火热之中的TCL,与贺岁片的喜剧气氛对比,他们却正经受着不一般的煎熬。继联想第三季度个人电脑交货下降,全球排名从第三降至第四之后,这无疑是联想的失望之冬!
尽管近两年实施奥运营销以及NBA、F1两条体育营销路线的细化提升了联想的品牌想象,但是我们看不到联想优秀的品牌创新活动,毕竟品牌不是烧钱,高端品牌也不是钱能够烧出来的。
现在联想以及杨元庆所处的尴尬局面与2005年刚刚并购IBMPC时的意气风发相比,似乎真的有天壤之别。其实,并购IBMPC部门本没有对错之分,问题的关键是并购之后,杨元庆似乎加快了要把联想变成一家美国的电脑公司的步伐,而且把公司的总部搬到了美国,这跟当初冯导和陈导快速催肥学习好莱坞大片如出一辙,但学习到最后的最大收获,恐怕都是理性的回归——冯导落脚到平民式的喜剧,陈导则重演当年的霸王别姬。联想可以把总部搬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杨元庆难以改变,或者根本无法改变的是联想的DNA——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观。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这两年一直喊得最多,但是90%的结局都是不情愿地咽下苦果,电影是用来娱乐的,但是一部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很多启迪。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国际的就是民族的。坚持民族的根本,吸收国际的营养,也许这才是中国电影,以至中国企业实现最终品牌国际化的正途。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李玉国)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8 16:20 , Processed in 0.0332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