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宫崎骏:禅宗的动画使者

2008-11-6 08:00| 查看: 157139| 评论: 0|原作者: 宋环英

摘要: 定位于儿童,却在成人市场屡屡折桂,这就是宫崎骏的魔力。这位日本传统动画风格的集大成者,以清新质朴的个人风格,讲述爱与希望,将日本动画提升到一个至今无人企及的高度。
2008年9月1日,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行至半程。作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中备受关注的长篇动画电影——宫崎骏的新作《悬崖上的金鱼姬》,在炎炎夏日中为人们带来一阵清凉。这部能够让所有人都从中得到快乐的伟大作品,7月份在日本上映即毫无悬念一举拿下影院冠军,在其他国家的票房同样拥有不俗成绩。   
宫崎骏,这位日本传统动画风格的集大成者、日本动漫界的“黑泽明”,以清新质朴的个人风格,将日本动画提升到一个至今无人企及的高度。

情感营销:东方价值观的胜利

大师名望=票房号召力    
“宫崎骏”三个字代表日本传统动画制作工艺最高水准。1997年,《幽灵公主》在日本上映184天就获得了179亿日元的票房收入,称得上“日进斗金”,仅日本观众便达到3000万人次;2003年,《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总票房304亿日元;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总票房196亿日元。这三部电影全部进入了日本历史票房最高纪录的前五名。
在本届电影节推出的会刊《CIAK》上,《悬崖上的金鱼姬》以近乎满分的骄人战绩领跑影评人和大众评审团。由10位影迷组成的大众评审团中,有6位毫不犹豫地打出5颗星的满分成绩,而此前尚没有一位影迷团成员给过任何一部影片5颗星的满分,由此可见影迷对于这位日本动画大师的喜爱。就连一向挑剔的影评人评审团,也有1位给出五颗星满分,4位给出四颗星。当谈到影片的创作动机时,宫崎骏称:“每个人都有深藏于意识之下的内在海洋,它与波涛汹涌的外在海洋相通。因此,我要做一部不是把海作为背景而是把它作为主要登场角色的动画。动画描绘少年与少女、爱与责任、海与生命等这些本源性的东西,鼓励人们在这个神经衰弱和不安的时代中向前迈进。”

奇幻想象VS冷酷现实
与其他阴暗压抑的日本动画片相比,宫崎骏最大的特点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不屈服好莱坞的动画风潮,以独特的多角度视角表现他的世界观,对战后日本的自我认识和未来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看他的影片不光需要眼睛,还需要大脑。他反对现今社会的物欲横流,强调自强、冷静与果断的人性。他表示,东京到处都是拜金主义者,人们根本不肯放弃金钱万能的意识,“希望能借着具有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宫崎骏认为,奇幻的想像力对他的影片固然重要,但现实主义更重要。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单纯从绘画的笔法来看,也许很难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经受岁月检验长久不衰。真正使他如此与众不同的,正是每部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浓厚诗意和禅意——一种东方式的价值观,比如爱、善良以及希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勇敢的童心
宫崎骏所有的作品都在不停地讨论心灵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比如《风之谷》,娜乌西卡无疑是谷中人民心灵的寄托,是他们可以依靠的领导者;在《天空之城》中,希塔的心灵力量最终战胜了慕斯卡的枪炮;《龙猫》中,只有孩子纯真的心灵才能看到龙猫;《魔女宅急便》里,琪琪走过了锻炼心灵的历程⋯⋯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里,他把纯真留给孩子,而将沉重的思考附加在已经不再简单的成年人身上。于是,宫崎骏、孩子、带着恐惧的成年人,一起运用自己的想像力。
与流行的日本动画片不同的是,宫崎骏笔下的小主人公们往往并不很勇敢,长相也非常普通,甚至笨拙。他解释说,动画归根结底是孩子们的东西,如果动画人物太过漂亮,并拥有特殊本领的话,普通的孩子就不觉得这部动画片是拍给他们看的。
   
安静的奇迹
与好莱坞大片中的惊天动地相比,宫崎骏的动画总是安静又祥和。倘若把所有作品聚到一起,便可以画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分界线:从《风之谷》到《天空之城》,再到《幽灵公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主题关乎人与自然;另外一类,则是像《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这样,讲述的是童年与成长。 
宫崎骏的故事总是童话式的,在虚拟世界里思考人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学会博爱与宽恕。他认为,孩子需要有从严酷的现实世界挣脱出来短暂躲避的地方。当成年人因为历经苦难而学着放弃和妥协,学着互相倾轧和争斗时,孩子们总是默默的站出来挽救这个世界,他们面对着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平静和宽容,对世界依然充满着希望并且不坐以待毙,都拥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环保无国界  
宫崎骏的动画,充满了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及精神世界的洞察与诊断,不仅令全球人产生共呜,更使日本动画得到全世界的重视,连迪斯尼都要购买他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宫崎骏将观众定位于孩子,却把无数成年人拉进了电影院。
1984年《风之谷》上映便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拥向影院欣赏这部动画巨著。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观众中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宫崎骏也赢得了与他的才华相称的声望。这令先前曾经对票房表示担忧的影评人大跌眼镜。
这部影片色彩优雅而朴素,给人略带着诗意的神秘感。那些从空中飘下的孢子,充满幽静深邃景象的“腐海”,身躯庞大的王虫等,都让人们由衷地钦佩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漫画版里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剧场版中得到了强化和升华。有人甚至称其为“环保主义动画”。
电影能够占据大的市场,必定因为电影反应出的精神内涵引起大范围内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其根源在于情感营销的成功。正是动画中表现出来的关于爱、关于自然的情愫,赢得观众的心,也赢得了市场。

经营策略:“吉卜力”的成熟产业链
《风之谷》成功以后,在德间书店的支持下,“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此后吉卜力成为一个专为宫崎骏和高制作动画的工作室。他们的理想,是将全副精力都灌注在他们的每一部作品之中,绝不牺牲品质向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妥协。每一部作品都由宫崎骏和高制作导演,导演的决定拥有最高优先权。   
最初在制作一部影片的时候,他们会召募70个左右的人员组成小组,当电影完工之后,小组自动解散。后来,针对日本动画工作者薪水微薄、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改为雇佣全职人员。
日本动画业模式表现为销售集团垄断、创作和制作企业小、散、多,原创为主、外包为辅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和市场化并举的市场结构。日本销售集团主要被5家大的广告公司垄断,他们采取多种形式获取作品,包装后卖给媒体,并开发衍生品;另外还有约50家中型的动漫综合性公司,他们独立策划、制作和发行;其他为小型制作公司,主要是将制作的产品卖给大的销售集团。由此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存,以大为支柱,中为补充,小为基础的格局。
日本是世界上动漫产品制作、衍生品设计生产最大的国家,也承接高水平的动漫制作外包。日本动画片的制作模式是多方投资,共同分摊风险和分享版权。赞助商一般都会与广告代理商订立年度广告计划,广告代理商拿出赞助资金总额的80%给电视台,电视台将所得的40%拨给企划公司,企划公司再将所得的76%交给制作公司,用于制作动画。然而光靠这些钱是不够的,企划公司会采取各种方法增加收入,以便追加投资。
这样做的最大问题在于,制作动画和投资动画制作的不是同一家公司。吉卜力工作室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行投资进行制作,并且不放弃这些自创作品的任何权益。  
吉卜力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漫画作品本身需要有足够的衍生能力;杂志是一个足够强大的传播平台,能够积聚人气;出版社足够专业,其推出的单行本,可以像塑造明星一样塑造漫画形象;电视台有良好的运营能力,保证动画播放时段能够赢利;临时制作委员会能统筹安排,使制作公司创作出符合受众期望的动画作品;衍生产品制造商有营销能力,找到消费对象并卖出产品。这样就整合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但消费市场不仅没有饱和,反而在不断扩大,而且产业链里任何一环受欢迎,都可能变成产业链上其他的产品形式。
吉卜力还通过迪斯尼公司来做海外发行。当看的人多,形成亲切感、好感,电影的商业价值就能体现无遗。虽然影片需要获利,但目标要高于赚钱,才能更好的双赢。发行公司本身必须有推广的力量,运用所有商业手段推动影片取得好的票房。另外,票房好的电影,往往能形成长时间的影响力,不断被影迷、评论家等“意见领袖”提及。因此,后续产品开发将更有市场,与之合作的企业也能获益更多。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紧密结合,在致力于双赢的推广活动中,迫使电影公司不断更新思路,寻找到与企业结合更为紧密的推广方式。 
在东京附近,甚至有一个叫作“吉卜力博物馆”的主题公园,在这个公园里,游客能够看到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小孩子们还可以和电影主人公的塑像合影。按照宫崎骏电影的发行商——迪斯尼电影公司主席理查德·库克的话来说:“宫崎骏的魔力在于,他的电影将我们带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并且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我们的想像力。”  
但是同整个日本动漫业相比,宫崎骏只是这个庞大产业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由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夸张的表情和科幻主题构成的动漫,在日本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在近年,已经发展成一种老少咸宜的娱乐。 

宫崎骏模式

手工之美
从《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到《哈尔的移动城堡》,细腻而绚烂的画风一直是宫崎骏作品的特色,那些精美的画面都是一笔一画用普通铅笔手绘而成的。
在好莱坞劲吹计算机取代画笔之风的今天,宫崎骏固执地拒“3D”于千里之外,在他眼里,手工之美是硬生生的机器永远无法匹敌的,电脑技术看起来使人自由,却容易让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生产,之后,便是不由自主地投降于迪斯尼风格了。而与立体感极强的三维动画相比,二维动画片更直观、富有想像力,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最适合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来感受成人世界的问题,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欢乐、忧虑、梦想和热情。
所以如果你是技术主义至上者,也许会对画面失望,觉得宫崎骏动画的风格和当代日本动画的华丽炫技完全背道而行,片中的很多线条颇似原作的杂志四格漫画风格,歪歪扭扭仿佛是随意勾画而成。然而事实上,它们是极其精细的手工绘画完成后,将一张张手工绘画用电脑制作成片,使它们同时拥有了纯素描动画的质朴和电脑动画的流畅。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姬》共使用17万幅手绘画演绎人和物,也打破了宫崎骏自己创造的纪录。

细节至上
宫崎骏的细节之美体现在故事情节设置上。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个性。在《风之谷》一开始,受了惊吓的小狐狸凶狠地咬住娜乌西卡的手指,而娜乌西卡则任由它咬,并温柔地说着:“不怕,不怕。”全然不顾手指出血。这不足半分钟的片段,娜乌西卡宽广博爱的胸怀,善良纯洁的心灵以及完美的亲和力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为影片的展开做了铺垫。
还有绝不能略去久石让的配乐。久石让的音乐风格丰富多样,天衣无缝地搭配着宫崎骏不同风格的影片。如果说宫崎骏是驾驭画面的大师,给你视觉的享受,那么久石让则是操纵音乐的大师,给你听觉的盛宴。 
《风之谷》是久石让的早年配乐作品,也由此开启了他与宫崎骏长达几十年的无间合作。在结尾处,久石让用钢琴和管风琴的共鸣效果加重音节的力度,同时把音节适度加长,使音乐节奏舒缓但不失张力,于情节之外为影片增加了一个完美的结束符。
在《天空之城》里,久石让采用多首爱尔兰民谣,营造了一种纯朴自然的曲风,清新悦耳,也为画面注入一种欧陆风情。之后的《龙猫》,久石让以敲击乐营造出一种幽默感,具象化了龙猫的古怪表情与可爱庞大的身躯。
《千与千寻》的成功,配乐更是功不可没。久石让给每个角色都配以相应的音乐,比如无面怪,每次出场都会有两声沉闷的鼓声作为前行。另外,《千与千寻》把宫崎骏一直强调的“影像诗”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片中歌曲轻松悦耳,部分还带有强烈的日本民族色彩,音乐以至唱腔都是久石让所说的“冲绳味”。

未来之路
日本动画片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才得以西方主流的认同,其很大原因是在于普通大众,当他们想到动画的时候,他们几乎都会想到那是非常幼稚和孩子气的东西。但不管任何人,年轻的或年老的,在宫崎骏的动画面前也会被折服。简单地说,宫崎骏就是漫画家中的漫画家,他有一种魅力让人们去看动画,做动画,或者不管怎样喜欢上动画。把这些原因和他本人投入每部影片的热情加在一起——宫崎骏会亲自对照很多图画,并检查几乎影片的每一帧画面——你最后还能得出关于他的影片的一个结论:虽然这些都是他和别人共同完成的动画片,但每一幅画面中表现的都是他个人的视角和感情。
宫崎骏说:“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像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但他又常常警告影迷,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电影电视上,这会让他们忽略现实世界。他更不愿意让动画成为日本的主宰。
(文章编号:2081120,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编辑:刘紫琪lucia0529@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宋环英)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8 06:33 , Processed in 0.0350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