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谁在奥运夜宴狂欢?

2008-10-21 08:00| 查看: 67436| 评论: 0|原作者: 邵国云

摘要: 奥运,是场饕餮盛宴,也是一场奥运营销大戏,生旦净末丑,各赛各精彩。让我们看看,到底是谁在夜宴狂欢?
阿迪,命苦不能怪政府

说句心里话,阿迪的8000万美金还真有点亏得慌。
8月8日开幕式,当李宁举着火炬半空漫步,“没有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一切皆有可能”在自己头顶天马行空,估计阿迪把老谋子拉出去剐了的心都有了。
都说人背了,喝凉水都塞牙。
如果说李宁“篡位”那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估计阿迪老板死的心都有了!
还记得阿迪“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奥运主题广告么?胡佳、郑智、隋菲菲、中国女排……这堪称阿迪历史上在单一市场推出的最大规模的营销活动,该系列广告还获得了戛纳广告节金狮奖。阿迪不惜血本为什么?就为了能在奥运会上狠狠地赌上一把,赶超一下中国市场上一直领先自己的耐克,顺便剿一剿李宁、安踏、匹克这些打黑枪搞偷袭的捣乱分子。
和胡佳一起2008?
当火亮、林跃们穿着李宁跳水服斩将夺旗的时候,胡佳人呢?估计阿迪老板会这么咆哮着骂他的市场总监:和胡佳一起2008?和胡佳一起看电视直播啊!
和郑智一起2008?
郑智得牌了,不过得的不是奖牌而是得红牌!真不知道阿迪为什么会想到要去赞助中国男足?难道和中国足球一起得红牌,和中国足球一起踢人家裆部?和中国足球一起被国人痛骂、唾弃?两年前,一记扫堂腿,西塞的腿让中国队踢断了;两年后,一记撩阴腿……听说比利时队的那个小球员被踢成“双睾粉碎性撕脱”,我的亲娘哦,人家估计都还没谈女朋友呢。
阿迪太值得同情了,签的代言人不是不见人影,就是出来丢人。捞一个赞助商的头衔,还被四处偷袭:珠峰登顶,多么伟大的时刻啊,可胸口是奥索卡的标志;电视直播,主持人胸口别的是李宁的胸针(到快开幕了才被阿迪镇压下去);乒乓、射击、跳水、体操,25个金牌得主穿得可都是李宁的比赛服;冤家对头耐克更是狂签22支中国运动队,看看阿迪自己,排球、柔道还有丢脸的足球队,两个字:寒碜!
这就好比F1比赛,领先了一路,最后一圈爆缸!啥心情?
受此重挫,不知道伦敦奥运会,阿迪还有没有心情和耐克掰手腕了。

恒源祥,娱乐到底

恒源祥的董事长刘瑞旗是个“妖人”。20年时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老厂,硬是做到现在年产值数十亿的优秀企业,很妖,但你得服气。
我一直觉得刘老先生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和妖气并存。2004年,在上海的央视广告招标说明会上,刘老先生一句话——“不做广告等死,做广告找死”,博得满堂哄笑。还有他的广告“恒源祥,羊羊羊”,一条广告播了十年,算是开创5秒广告重复三遍,外加重复十来年之先河了。
当这种幽默感被嫁接到奥运赞助商身上时,娱乐效应就出来了:
恒源祥,鼠鼠鼠,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恒源祥,牛牛牛,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
恒源祥,猪猪猪,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十二生肖广告尘嚣未落之时(关于此,本刊曾专题予以分析),恒源祥设计的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正式服装——“番茄炒蛋”横空出世。这个据说是全球海选出来的方案,带着浓重的刘氏风格——语不雷人死不休。
有好事者统计,番茄炒蛋的帖子数量,毫不逊色于十二生肖广告,我想,刘老先生的目的达到了。
对恒源祥的做法,撇开对品牌建设的争议不讲,个人比较能体谅其用心良苦。在奥运传播费用有限的前提下,奥运事件营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事件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创造事件。
尤其当传播进入了web2.0时代,网络的病毒式传播、互动式传播,能效比无疑大大强于“恒源祥,羊羊羊”的填鸭式传播。但显然,刘老先生是野鸡扎雪堆——顾头不顾腚,光念着传播效果,忘了传播结果。这可能和他对品牌的理解有关系,网上有篇刘老先生的专访,里面这么写的:什么是品牌?谁也说不清楚,在我看来,品牌就是记忆。不知道原话是不是这么说的。
当然还有更搞笑的,据说一家业内还算知名的地板品牌,“按揭”了几千万元的赞助费用后,企业已经无力进行后续的营销投入。甚至到奥运会开始的前几个月,连剩余的赞助费用都挤不出了,不得已,北京奥组委只能将其降级为残奥会赞助商了事。

奥康,迷失在玩具店的孩子

和其他的赞助商、供应商比起来,很难形容奥康。
“获得奥运资格能极大鼓舞终端销售人员的士气,每个营业员每个月多卖一双鞋,赞助费就回来了。”王振滔在获得奥运供应商资格时,这样和记者说(大意)。许多默默无闻的奥运赞助商、供应商们,估计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没错,很务实,至少不会像上文中的那个地板品牌那样,自不量力、自掘坟墓。要知道在奥运的传播环境下,你已不仅仅是和同行业的其他品牌在竞争,而是在和其他59个奥运伙伴在竞争,比谁的嗓门大,比谁气长。
到后来,奥康像打了鸡血一样,那架势都快赶上阿迪了:从奥运冠军圆梦行动,到签约刘翔;从“梦想是走出来的”,到“2008看中国脚步”;从地面路演,到电视广告;从签名售鞋,到王老板和刘翔一起拍广告……估计把今后三年的广告费都花了。奥康,就像一个周末进了玩具店的孩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大把扔钱,毫不心疼,就是不知道他下星期怎么办。
在网上看到奥康的一篇新闻稿,里面是这么说的:奥康自成为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后,皮具销售增长了100%,皮鞋销售增长40%,品牌美誉度上升了8.63%。如果奥康是上市企业,不知道它还会不会这么写了。
还是一个朋友说得好:只要开价3块钱一个字,记者什么话都敢写。
(特别说明一下:笔者一直穿奥康的皮鞋,价格适中服务又好,丝毫没有贬低它的意思。)

联想,不做三星做自己

圣火在北京传递时,第111棒火炬手杨元庆捧着自家设计的祥云,指着胸口的号码牌连说三个第一: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第一家在充分市场竞争领域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高科技企业。
但就在半年前,联想正式宣布北京奥运会后,退出“TOP”奥运顶级赞助商计划。四年奥运闪婚结束。
2004年,联想以6500万美元的“入场费”成功顶替IBM,成为都灵冬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TOP”顶级赞助计划的赞助商之一,我们梦想着中国三星的诞生。
韩国的三星,曾经被戏称是“廉价家电制造商”,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品牌,但借助1988年汉城奥运会,三星使得全世界从奥运五环标识旁边认识了韩国品牌“SAMSUNG”,并借以奥运赞助商的高端形象,逐步摆脱了以往产品和企业的低端形象。
后来,三星一直致力于奥运营销,并进一步成了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此后,三星实现了其品牌的质的飞跃,从一个低端的小品牌成长为国际一线大品牌。到了2005年,三星首次在品牌价值的排名中超越了索尼。2006年,三星的品牌价值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62亿美元。
三星由此成为奥运营销史上的“传奇”和“经典”。但加入“TOP”俱乐部,真的就能缔造商业奇迹么?我想99%以上的中国老板都是点头如捣蒜,这自然也包括奥康的王老板和恒源祥的刘老板。据新闻,这两个老板都已经开始在接洽伦敦奥组委了。就是不知道英国有没有恒源祥的毛线、奥康的皮鞋卖?
但事实上,三星的成功,并不能孤立地看作是赞助奥运的成功,真正让三星脱胎换骨的,是它的质量、它的产品、它的工业设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三星手机能迎头赶上,位居全球第二,它的研发首居一功。曾几何时,翻盖手机就是三星手机的代名词。而MOTO的贵族没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继刀锋之后,再无让人眼睛一亮的拳头产品了。如果没有产品支持,赞助奥运又有何用?否则以杨元庆的智慧,断然没有把TOP的名额,让给竞争对手宏碁的可能。
所以,无论是出于财务目的,还是营销目的,抑或是对奥运价值的理性判断,联想的大胆取舍,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其他45个奥运本土赞助商、供应商深思,尤其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奥运真的给你们带来馅饼了么?

蒙牛、百事,奥擦委主席团

赞助奥运真的太诱人了!
诱人到什么程度?看国外同行的一组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则可以提高3%。当然,中国的老板很少有看这样的数据,他们相信神话与故事。韩国的三星电子借奥运赞助机会起死回生的经典案例,让太多的老板们“血脉贲张”。
可赞助商名额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啤酒除外,中国特色),财不大气不粗,玩不了阳谋咱就玩阴谋。于是,就有了“奥林匹克运动擦边球委员会”:肯德基叫卖“胜利之翼”,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说他“相信中华(牙膏)的力量”,苏宁电器“为中国喝彩”,王老吉“祝福北京”……
当然玩得最绚烂的,最蒙蔽人眼球的,当属百事和蒙牛!
2007年,“敢为中国红!”,哪个国际品牌有这样的魄力、胆识和智慧,敢把承袭了上百年的包装颜色大胆调整,而且还是调整成竞争对手的颜色?这哪叫擦边球啊?这简直就是横拍正手快攻扣杀,还外带弧线旋转。到了奥运前夕,百事干脆直接把NO.1的手势放到了包装上,此处无声胜有声!
而蒙牛则更加生猛,先是“奔向北京”,后来干脆就“中国,牛!”,奥运直播期间,伊利的15秒之后,必定是蒙牛的“中国,牛!”,上去就抡开胳膊掐架,不带打招呼的,丝毫不把奥运赞助商放在眼里。我想,一方面是擦边球策略,另一方面,争夺赞助商资格战中吃了闷亏,估计心里憋着一股恶气呢。(在9月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乳业地震之后,奥运会中伊利、蒙牛抢下的消费者眼球不知道会不会变成白眼,姑且再议。)
CTR的一项调查显示:运动服饰行业中,高达3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李宁是北京奥运会的奥运赞助商,而真正的奥运赞助商阿迪达斯的认知率只有22.8%,耐克和安踏的认知率分别是18.2%和6.3%,李宁成为所有品牌中奥运赞助商误认率最高的品牌。保险行业也不乐观,在无提示情况下,有18.1%的受访者认为是平安保险,14.2%认为是中国人寿,而作为奥运赞助商的中国人保财险提及率仅有6.3%……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邵国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4 19:41 , Processed in 0.041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