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这个市场不具备革命性

2008-6-26 08:00| 查看: 54615| 评论: 0|原作者: 磐石之心

摘要: 这只是一场短暂的战争,低价便携笔记本不具备革命性,只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相互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产品。
在电脑厂商纷纷进军低价便携笔记本市场的时候,有两个不得不提的问题是:低价便携笔记本到底为谁而生?而命运又掌握在谁的手中?
UMPC的移植和重生
回到2007年,华硕在11月发布2999元定价的易PC 700,尽管这款小巧的本本原本定位为“易学、易玩、易携带的电脑”,但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它与UMPC概念不谋而合:7英寸屏幕,赛扬M处理器,915芯片组,512MB内存以及Wi-Fi,唯一不同的仅仅是4GB的储存空间与Linux系统。你只需要装上XP系统与大容量内存卡,易PC完全可以充当你的UMPC。
说到低价便携笔记本,就不得不提UMPC,这四个简单英文字母的组合,代表着革命性的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我们不管微软称它为Origami,或者英特尔称它为UMPC,其实都是指那些能实现电脑完整功能而体积又小于平板PC、仅用一只手掌就能把持的超便携电脑。与传统掌上电脑不同,UMPC都装备了完整的Windows系统,这意味着它几乎能实现普通PC的一切功能。
然而由于性价比的原因,尽管UMPC的概念非常完美,但自从2005年起大力推广以来,这款高科技产品更像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玩意儿,市场从来没有对它买过账。正当人们认为UMPC将步掌上电脑的后尘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华硕、惠普、戴尔、宏乃至英特尔却出人意料地大举杀入超便携电脑市场。由此看来,低价便携笔记本的诞生正是为了弥补UMPC的不足,希望将移动便携的概念移植到性能更强、价格更低的笔记本电脑上,从而让UMPC获得“重生”。
低价与便携孰轻孰重
但是笔者认为,低价便携笔记本和普通笔记本的消费人群有太多的交叉,因此市场空间似乎并不理想。购买一款8.9英寸屏幕笔记本当做自己常用电脑的消费者,应该是经常出差、有便携商务需求的人群。但是,8.9英寸和12英寸、14英寸笔记本的重量和便携性相差并不大,同时在价格方面,已经有太多的笔记本早已跌破3900元的价位,而华硕易PC二代的价格也高达3999元(Linux系统版),采用Intel Atom处理器的新版易PC 901价格为4500元,而新上市的惠普Mini-note的价格更是在5000元以上,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在失去了低价之后,超便携笔记本是否还有竞争力?
我们看到,第一代易PC 700定位于学生、老人或者出游的人群,主要是因为这款电脑的便携性和低价格,而linux操作系统也更简单,可以作为入门级电脑使用。然而在加载了XP或者Vista操作系统之后,低价便携笔记本将不再那么易用,起初的定位也变得模糊起来。
此外,低价和便携是一对现实存在的矛盾。为了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常常需要把便携式笔记本用上昂贵的镁铝合金外壳,以更高的配置满足商务、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机器的重量足够轻、足够便携。这一切无疑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仅留下“超便携”的概念,而失去了低价的特点。同时,在主流笔记本市场,双核处理器已经成为标配,而超便携笔记本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功耗,所以无论使用英特尔的Atom凌动,还是威盛的Nano凌珑,都将让产品的性能大打折扣。同时,低价便携笔记本不仅面临着来自市场的挑战,还有来自代工企业方面的涨价压力,台湾各大笔记本代工企业近一段时间纷纷要求将价格上浮10%左右,以消化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
芯片商、下游企业,谁更有话语权
在笔记本厂商蜂拥而至的同时,作为上游芯片厂商的英特尔、威盛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低功耗处理器,这又将低价便携笔记本的竞争推向高潮。6月3日,与在台湾举行的“Computex 2008”电脑展相呼应,英特尔在北京正式向全球发布“Atom凌动”处理器,该处理器号称“世界上最小的英特尔处理器”,专门为“上网本”、“上网机”和MID(移动互联网设备)所设计,凌动采用45nm工艺,热设计功耗也仅仅为0.65W,最重要的是售价只要29美元,价格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除此之外,一向在低功耗芯片市场颇有作为的威盛也向全球发布了“Nano凌珑”处理器,采用低功耗65nm工艺,性能是C7系列(威盛以低功耗著称的处理器)的2~4倍,单核CPU主频可达2GHz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和C7相当的低功耗水平。此外,凌珑处理器兼容威盛C7/Eden系列针脚,使OEM和主板制造商能够顺利转换升级现有产品。
如今,低功耗芯片成本的缩减已经大大降低了低价便携笔记本的制造成本,为实现整个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而上游芯片厂商的倾力配合,无疑让这个市场的门槛更低,竞争更加激烈。实际上,低价便携笔记本市场的最终决定权就掌握在上游芯片制造商手中,而下游制造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话语权:
首先,目前各个制造商的低价便携产品基本没有本质的差异化,仅仅是品牌、工艺、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差别,而笔记本的具体性能还是要由芯片本身决定的。到目前为止,英特尔Atom,威盛Nano处理器以及nVidia的Tegra平台,都是针对超便携上网设备的处理器,它们也决定着低价便携笔记本的功耗、性能和价格。
其次,话语权的缺少也决定了下游厂商们无法控制产品和市场风险,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方向。英特尔副总裁马宏升日前在台湾Computex电脑展的演讲中表示,Atom将供不应求,从目前接到的订单量上看,未来两个月内供货将吃紧,这必将直接推迟各下游制造商低价便携笔记本的上市时间。
阶段性而非革命性产品
随着3G的普及以及Wi-Fi等无线网络的建设,移动互联网市场即将爆发,此时,便携性低价上网设备必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空间。由此可以预测,低价便携笔记本的争夺战,只是一场短暂的战争,低价便携笔记本不具备革命性,而只能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相互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产品。
数据显示,预计到2011年,笔记本电脑销量将占全球电脑销量的66%,在美国市场可达71%。电脑不断便携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加强;而与此同时,手机却越来越电脑化,手机由简单的通话工具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媒体工具,而JAVA功能和智能手机的加入,则让手机功能逐渐显现出一种“电脑化”的趋势。Symbian、Wm、Palm、Mac等手机操作系统的加入,让手机不仅可以通信,还可以处理office文档、处理图片,可以上网浏览网页。近日,日本夏普发布了一款使用Atom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在这款手机上能够运行Vista操作系统,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手机与电脑融合的必然趋势。
在上游芯片制造商方面,英特尔、威盛以及nVidia的处理器平台均在考虑增加性能、降低功耗,或许下一个版本的凌动处理器将能够以更低的功耗适合手机的使用,而AMD最新发布的Puma平台,据了解将集合手机的3G功能。主导产业发展的上游芯片制造商,也正在将处理器性能向手机和电脑的融合趋势靠拢。
相信不久以后,会有更具革命性的便携式移动上网设备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设备应该能够接替低价便携笔记本电脑的商务、办公、娱乐的重任,又能够兼顾手机作为通信工具的作用,彻底地掀起移动便携式设备市场的革命。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磐石之心)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2 23:25 , Processed in 0.0410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