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地震公益为什么搞成了国难财公关?

2008-6-16 08:00| 查看: 98567| 评论: 0|原作者: 邵国云

摘要:
企业为什么要做公益?
抛开所谓的“企业公民”概念不谈,企业做公益大体可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纯粹的慈善家。譬如裸捐的老牛、乐善好施的李嘉诚,还有笔者的本家邵逸夫,他们似乎天生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第二类:心灵赎罪者。许多企业在原始积累阶段,或多或少存在着“原罪”,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要为“第一桶金”还债。
第三类:无厘头主义。他们随波逐流,没有特别功利的想法,也不属于纯粹的慈善家,不争先进也不做落后,别人捐了那我也捐点,不多捐也不少捐,骑在墙头悠然自得。
第四类:公关至上者。这些企业把公益看成是一次最佳的公关机会,他们注重成本,更在乎传播,只要捐了1块钱,就会花2块钱的费用去敲锣打鼓。这些企业最喜欢捐产品,因为以零售价计算的捐赠物品,在抵扣捐赠发票后,企业承担的成本微乎其微。
接下来,我们不谈刘翔,虽然在我们看来他应该捐100万元,甚至是500万元,但如果按照捐款与收入的百分比来看,网上抡板砖的许多人,根本就没他慷慨(本文结束的时候,据传他又追捐了300万元)。
我们不谈万科,至少它捐了,至少它没拿200万元来邀功,至少王石比潘石屹表现得更坦诚,如果你实在气不过,大不了以后不买它的房子(本文结束的时候,据传这家企业也追加了1亿元的公益项目,但那个项目我怎么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也不谈中国首善陈光标,他带着120人和60台工程机械,在灾后不到36小时的时间,从江苏开进到四川灾区,因为他说:慈善需要发自于内心地去做、去帮助别人,使自己快乐,就行了。
我们谈谈伊利,谈谈盛大,谈谈卓越,谈谈解百银泰……借着公益做公关没有错,但既当婊子又立牌坊,那就别怪网民们板砖伺候了!

公关不是丑表功

地震之后,铺天盖地的是企业捐赠新闻,还有豪言壮语的企业广告,真的很佩服这些企业的反应能力,以及什么都敢说的想象能力。发新闻稿是公关么?投一些公益广告是公关么?让老板们在摄影镜头前慷慨激昂一番是公关么?
在开展这个话题之前,我们的确非常需要正本清源,来搞清楚什么才是公关!
公关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引导公众的一切行为。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它必须遵循六大原则: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的、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
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公关部门,但在许多时候,公关部门被人为地演变成了“攻关”部门。功能的错位直接导致了目标的偏失,他们的工作对象变成了媒体而非消费者,他们的工作绩效是发稿数量而非消费者反应。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企业发生公关危机,公关部门先是发个声明百般抵赖——这违背了互惠原则;然后找些枪手粉饰太平——这无法实现美誉目的;实在逃不过去,勉强认错——更谈不上以真诚为信条;最关键的是,在所有的过程中,一直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单向传播信息,而没有真正地和消费者建立心灵沟通。请问,这样的“关”,攻得下来么?
说完“下三路”的危机矫正型公关,我们再来说说“上三路”的社会公益型公关。
前两天浏览网站,看到一段采访文字,很真诚、很感动:
“王永庆的台塑都拿了1个亿,我们作为大陆的民营企业,也不能拿少了。”在捐了1亿元善款后,日照钢铁集团的廖海亭这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当记者试图通过廖海亭联系上杜双华董事长时,廖海亭直接拒绝了,“捐出这点钱,是应该做的,更不想给人们造成企业捐款有所图的印象。因为捐款本身就是无所图,他只想表现自己的爱心,而爱心并不需要被关注或者回报。”
但我们毕竟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觉悟,我甚至认为,对于那些捐献了爱心的企业,社会媒体就应该适当地给予传播回报,让更多的读者来喜欢、感谢这些爱心企业。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本末倒置,借着捐款的事儿大肆炒作,俨然一副愚国愚民的功利嘴脸,违背了公益公关最基本的真诚信条,那么,企业得到的将是白眼而不是掌声。
其实在地震的一开始,我还是很欣赏伊利的反应和它的社会责任。按照伊利自己的话讲,它是第一家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物资的企业,也是首家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的企业。在许多媒体报道地震伊始,我们都听到了伊利的名字,也看到了整车整车金典牛奶进灾区的新闻。有捐赠、有志愿队、有速度、有大量的新闻曝光,应该讲,伊利做了一次极其漂亮的公益公关,而此时一向嗅觉灵敏的蒙牛还没有任何声音。
但月满则亏。
抢得先机的伊利,似乎太急于扩大战果,被同城兄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伊利,似乎太渴望利用这次公关扬眉吐气一回。于是央视A特段、新浪搜狐首页横幅广告,到处都是伊利貌似公益的“公益广告”,到处都是“伊利第一时间为灾区送去牛奶”、“伊利第一时间启动社会责任应急预案”、“伊利率先向灾区捐赠100万元物资”的信息。看一遍感动,多看两遍就冲动——上去抽丫大嘴巴的冲动。
网上有两个声音很能代表许多网民的感受:“不就捐100万元牛奶么?至于到处嚷嚷吗?真让人怀疑它的真实动机!”
还有一种声音则显得更加专业:“价值100万元的牛奶算的是零售价,公益捐赠可以抵扣17%的税,算下来成本也没多少钱,门户网站广告一天十几万,央视一条广告几十万,它要真有爱心就把这广告费也捐了吧!”
据说这两天它又追加了捐赠款项,不知道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网民的情绪。
宣传不是错,但过分宣传就属于丑表功了,它违背了公关最基本的真诚信条,直让人觉得这个品牌有图谋。
在获悉王老吉捐款1个亿后,我还特地搜索了一下王老吉的相关捐款信息,1600条网页,没有企业的公关稿,都是网民们的各类帖子,甚至还有网民发出呼吁——“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4月份整一个月才卖了两三箱王老吉,但单5月19、20日这两天,王老吉就卖断货了。”20日,广州某高职中学校内小卖部老板老王向《第一财经日报》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联想到去年8月份,某企业高调发布《责任的力量——××企业公民报告》,联想到之前它和另一企业一起角逐奥运赞助商时的幕后小道消息,我想,我是不会再去买它的牛奶了。

消费者心里有杆秤

前两天地震重建类股票很火,水泥、医药动不动就涨停,我的一位北京的朋友发消息叫我赶紧买一些,也算是支持一下灾区,我没好气地骂他是发国难财。很简单,因为地震了所以这些重建概念股才噌噌噌往上涨,但涨上去的这个钱,并不属于这些企业,它们只会落到那些投机倒把者的口袋里。在我看来,一切希望打着赈灾的幌子捞点油水的,统统应该拉出去鞭刑游街。
当然,准备发国难财的不仅仅是那些恶炒地震重建概念股的投机者,许多知名的优秀企业,也毫不犹豫、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地往里跳,网民们说他们跳进钱眼里了,我却要说他们是跳进火坑里了。
先说一个比较常见的模式:
5月15日,银泰百货开展公益促销活动,每笔销售商场就为地震灾区捐1元;16日,同城的解百也耐不住寂寞,随即宣布每笔消费商场捐2元。杭州市民傻眼了,有网友在BBS上留言:“杭州的商场是不是都钻钱眼里去了?举着捐难的幌子玩促销大战呢!”
百货商场扎堆凑热闹,网上商城也没闲着!
卓越网首页就打出这样的广告:爱心携手、共渡难关,您在卓越亚马逊的每个订单,我们将为地震灾区捐款0.5元。网民一片哗然!
其实买多少捐多少这样的公益促销方式,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许多品牌曾经或者正在使用,那就表明它还算有效。可为什么到了地震期间,正需要大家捐助爱心的时候,反而临阵掉链子了呢?这里面涉及一个公益公关的责任倒推原则。
所谓责任倒推,指的是当企业本该承担某种社会责任,却没有承担或者部分承担时,消费者便会自动对其作出不良评估。
譬如农夫山泉曾经玩过的买一瓶捐一分保护水源地公益促销活动,由于它和水源地污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责任连带关系,所以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次相对纯粹的企业公益行为而较受好评。
而在本次地震灾难中,所有的本土企业(包括在华赚取巨额利润的外资企业),都应当无条件承担捐助责任,这时候如果有企业再来玩买多少捐多少的把戏,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扣屎盆子么?
有个网友说的就很具普遍意义:“本来你这种做法大家都应该支持,但是现在国难当头,你这样做天理不容,发国难财,你要捐就自己捐,捐多少都是心意,早晚都是爱心,但是居然把这样的商业炒作和救灾连在一起,会让有志之士鄙视的,你到底是想多赚钱还是想救灾?”
说完促销不当,再来说说巧借名目。
5月15日,羊城晚报刊发新闻——盛大借地震发灾难财!说的是盛大卖道具卖到走火入魔,打着为灾区人民祈愿求福的旗号,开展特价促销活动。
活动信息大致如下:“为受灾人民祈愿求福,《传奇世界》祈福促销活动开启,现在起,前往游戏商城购买灵鼠神佑、祈愿符(捆)将可享受特价优惠。”而在优惠产品栏目中,物品“灵鼠神佑”原价10元宝,特价只需5元宝,“祈愿符(捆)”原价20元宝,特价只需16元宝。
活动公告最后还称:“让我们共同为受灾地区的人们祈福,祝愿所有受伤的人们早日康复!”赚钱无耻到这个地步,让人彻底没语言了!
一经媒体曝光后,盛大的反应倒是非常迅速,先是把最原始的游戏公告帖子都给删了,然后在自己官网上贴出个公开信,还以赈灾者名义,说媒体曲解了他们的意思,本次促销所得都会捐赠灾区云云。这还不满足,又在新浪博客首页,以盛大新闻发言人开博客为名,再次贴出公开信,继续谴责媒体。但这种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实在不应该是盛大这样优秀的公司干的。
这段时间大家都收到过类似:在中国发大财而又不捐款的“国际铁公鸡”排行榜、国货捐赠排行榜等等手机短信,宝洁、万科纷纷落马。有“理性人士”把它归纳为国人盲目的爱国主义情怀,看来他们真的不知道公益公关的责任倒推原则,消费者心里有杆秤:你向社会攫取得越多,相应你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很朴素,一点都不深奥!

事件公关差异化第一

先让我们问一下自己,在这次地震中,我们记住了哪些品牌?
王老吉么?因为它捐了一个亿!
伊利么?虽然做法有点激进,但毕竟它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企业。
万科么?王石真的是敢说,做房地产的果然天不怕地不怕!
人寿么?全面收养“地震孤儿”直至成年,财大气粗啊!
成龙么?捐得够早、捐得够多,不愧是大哥!
显而易见,我们记住了捐得最多的,捐得最早的,捐得最有争议的,捐得最牛B的……不必奇怪,这符合传播规律,消费者只对排序前三位的信息感兴趣,尤其当短时间内同质化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
不过在继续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要把那些无私奉献爱心的企业划出去,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当我有钱的时候,一定买你们的股票;当我有需求的时候,一定买你们的产品。
接下去我们可以大胆地来讨论剩下的企业了,它们富有爱心,这一点我们不怀疑,但爱心是感性的,商业是理性的,所以在捐款的同时,它们也希望能借这个事情宣传一把,凸显一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捞回来点品牌回报,这无可厚非。但有可厚非的是这类企业在宣传中的策略问题!
消费者的大脑,就好像电脑的闪存,讲究个先来后到。要让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你得比别人捐得早;如果捐得没别人早,那你就得咬咬牙捐得比别人多;既没别人早又没别人多,那你就得想办法捐得和别人不一样。
但是大部分企业似乎热衷于发发新闻稿、打打擦边球的公益广告,有用么?大家应该看到过央视一套和央视新闻并网直播那几天,新闻联播后仅有的几条品牌公益广告中,就有“肯德基和你在一起”的公益广告。可消费者并不买账,大量转发的“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短信中,肯德基赫然在目(后来证明肯德基属于被错杀的)。
献爱心无所谓迟早,做公关就必须讲究策略了。个人认为地震公关有点类似于奥运营销,无数的企业一窝蜂往上拥,消费者正处于信息的极度无意识接收状态,说难听一点就是消费者已经麻木了。这时候要想你的信息能够脱颖而出,就必须不走寻常路。
第一,信息发布得不寻常:借助于线上传播的公关,砸的是硬通货,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预算,那就考虑走线下,和你的终端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我能理解许多市场部经理的小九九,走线上公关工作简单又好交差,走线下沟通既考验团队的反应能力、快速执行能力,又不容易出成绩。也难怪,许多做全国市场的中型企业,一张赈灾公益海报从开始设计到终端展示出来,没半个月搞不出来,属于典型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但要知道,线下沟通恰恰也是最能让公关直接产生销售回报的最佳途径,用我们老板的话讲,就是花小钱办好事!
第二,捐助方式的不寻常:如果企业受实力限制,砸不出王老吉这样的气势,这时候要想出彩,就必须根据企业特点来做特色捐助。具体形式有很多,大家留意一下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横幅就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给他们做广告了。

公关不是一锤子买卖

公关,从本质而言就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传播行为,而传播的第一准则就是叠加效应。这首先表现在传播介质的叠加上,媒体、终端、活动……所有可能的消费者接触点上,都必须统一发布信息,实现消费者的多点接触。
其次是传播信息的叠加。营销的本质是好奇,好奇的前提是新鲜,而随着消息新鲜度的下降,消费者对信息的主观阅读度呈抛物线衰减,所以为实现有效的信息叠加,必须确保信息的更新频率,以及信息更新的递进性。这就好比谈恋爱,一开始接触的是长相,然后是谈吐、性格、文化背景,最后是生活习惯、品格,如果老盯着对方的长相,那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前文数落了一堆别的企业,为免得有人闲话“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就说说我们是怎么开展地震公关的。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个小企业,肯定干不出像王老吉、伊利这样的大手笔,所以笔者从消费者互动、多媒介的叠加、信息的递进传播以及差异化主题捐赠等几个方面出手,以期实现和终端目标人群的直效沟通。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5月13日,我们及时联系了中国扶贫基金会,110万赈灾物资第一时间发往灾区。
5月15日,公示有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账号的几十万条爱心劝募短信,发到顾客会员的手机上,短信的主题是“伸出你的手,传递13亿的温暖”。
5月22日,全国直营门店,开始同步更换以“伸出你的手,传递13亿的温暖”为主题的终端视觉系统。从开始设计、制作到全国门店到货陈列,我们仅用了8天时间,这是一个几乎无法想象的速度。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印刷供应商看到我们的终端物料设计稿时,当场拍板免费加急制作,用他的原话就是“也算为灾区人们做点贡献”。
5月23日,公司划拨专项资金,一个针对地震孤儿救助、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型赈灾公关项目开始快速筹备,基金会、震区民政系统,多方资源开始集结……
事件公关,既要有正面开展百团大战打硬仗的压迫性,又要有侧面搞敌后武工队的机动性,真不是人干的活。谨以此言,献给地震公关期间通宵达旦工作的营销同仁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邵国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9 13:29 , Processed in 0.036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