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1000万辆”狂飙

2008-5-27 08:00| 查看: 70847| 评论: 0|原作者: 向寒松

摘要:
2000余家国内外参展商,890辆展车,近100款国内外新车首发亮相,数十位跨国汽车公司老总出席,68万观众进场参观……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北京车展,再一次创造了展览面积与参展人数的世界第一。当车展的大幕徐徐落下,新车的靓影逐渐远去,北京车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对未来的汽车行业走势有何影响?
如果我们仅仅把北京车展看做一次全球新车、概念车的大聚会,可以说,今年的北京车展和2007年的上海车展、广州车展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展车数量的多少。但当我们把北京车展放在中国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00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宏观背景下,就会发现它所具备的分水岭式的历史意义。
一个主题词:中国力量
北京车展官方的主题词是“梦想·和谐·新境界”,听起来比较玄乎,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语句。但徜徉在各大展馆,看到跨国汽车巨头们不仅争相把自己的当家车型拿到中国来生产,更开始在中国本土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研发全新车型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市场所散出来的动人魅力。
正如业界所公认的,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10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仅用8年时间就达到了其他许多国家所不能企及的高度。而与之相对照的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车市已经数年陷入低迷,而欧洲、日本等汽车市场无一例外地进入了“滞涨”状态,这使得持续保持将近20%年增长速度的中国成为拉动世界汽车市场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1000万辆,让世界再次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和重大意义,跨国汽车巨头们也因此愿意把最新、最好的车型拿到中国来首发;1000万辆,让国内的自主品牌们获得了健康生长的肥沃土壤,并赢得了与跨国汽车巨头们同台竞技的机会与空间,“中国制造”开始进化到“中国创造”;1000万辆,体现出来的是中国消费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拥有的话语权,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将成为全球性的标准。
中国市场的力量、中国创造的力量、中国标准的力量,这三股力量汇成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中的“中国力量”,这就是今年北京车展真正的主题词。以欧美、日本为中心的世界汽车行业旧格局即将打破,中国开始成为新的中心。谁在中国更投入、更创新,谁在中国获得的成功更大,谁就能改变自己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三个风向标
风向标之一:跨国汽车公司中国战略新转向
200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合资30周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30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面貌。“市场换技术”的设想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刚开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把落后的、淘汰的产品拿到中国生产,随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又把全球同步的车型拿到中国生产。但这些车型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为目标而开发的,虽然引入中国之后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但依然无法抹去那种浓厚的欧系或日系气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当中国汽车市场跃上1000万辆的新高度之后,中国市场在跨国汽车巨头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简单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以中国市场为新车研发原点,以中国市场作为征战全球市场的出发点,这已经成为跨国汽车巨头的必然选择。
动向1:研发本土化
北京车展上,上海大众推出了与德国大众联合研发的“LAVIDA(朗逸)”,一汽大众则推出了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的新宝来。这两款新车均采用了德国大众全新的A级车平台,但在内饰设计、配置装备等方面则充分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动向2:品牌本土化
在自主研发方面,广州本田比上海大众走得更远,它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并展出了第一款“理念CONCEPT”概念车。值得注意的是,“理念”品牌既不属于本田公司,也不属于广汽集团,它完全属于广州本田所有,但技术上则借用了本田的力量。对广州本田而言,“理念”是自主品牌,对日本本田而言,“理念”则是它专为中国市场而打造的全新品牌,就像本田以前在北美市场推出的豪华品牌“讴歌(ACURA)”一样,只不过后者完全属于本田所有,而“理念”属于广州本田所有。
很显然,“理念”品牌的建立,可以拉近本田与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对于扩大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车展上,东风本田也传出消息,很快将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可见本田公司已经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建立本土化的新品牌,下一个谁又会跟上呢?
动向3:从中国出发
随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提高,“中国首发车型”在国内车展上越来越多,这一届北京车展也不例外。而新一代天籁喊出了“从中国出发”的口号,体现出日产公司开始把全球战略中心转移到中国的野心。
据东风日产厂家宣称,新一代天籁完全是按中国消费者的标准来打造的全球战略车型,将从中国出发,在全世界销售。它的意义在于,跨国汽车巨头开始按照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全球战略车型,然后把它卖到全世界。正如北美市场曾诞生了雷克萨斯、英菲尼迪、雅阁、凯美瑞等全球名车一样,现在的中国市场也将催生新一代的全球名车。
30年来,跨国公司改变了中国汽车业,让中国汽车业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有今日之繁荣;同时,从研发到市场战略,中国市场也正在改变跨国公司。以欧美和日本为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观点正成为过去时,在这个孕育着巨大市场前景的国度,必将会有更多的全球汽车巨头因中国市场而改变。
风向标之二:本土品牌从量变到质变
每年的北京车展或上海车展,其实都是本土品牌的“主场”,但今年本土品牌的声势显得尤为浩大。据介绍,本届车展一共有890余辆展车,其中本土品牌的展车就接近300辆,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像奇瑞汽车一家就推出了29款新车,长城也推出了19款新车,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此外,华晨、吉利、比亚迪、长安、海马、江淮等品牌纷纷推出全新车型,上汽、广汽、一汽、北汽等大集团也重点展示了各自的本土品牌,特别是广汽和一汽此次展出的几款概念车和量产新车,让人眼前一亮。
本土品牌新车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首先是外观设计更加时尚、流畅了,有一种成熟之美,丝毫看不出初学者的稚嫩感。据介绍,大部分本土品牌的新车、概念车造型设计都是请意大利或欧洲的著名汽车设计公司担纲,这表明本土品牌开始主动参与国际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起点开始就与跨国汽车巨头同步。意大利的设计公司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商机,中国的自主品牌们也一下子站在了世界设计潮流的前沿,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我们也要看到,当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带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的时候,自主品牌的危机就来了。其次,本土品牌新车的制造工艺水平明显提高,像以往车展上“车门关不上、缝隙太大、零部件一动就掉”等新闻今年再也看不到了。
令人振奋的是,本土品牌在展台布置上摆脱了以往的“乡土气息”,显得更国际化,在宣传气势上毫不逊色于跨国汽车巨头,并敢于与它们同台打擂,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心。比如奇瑞汽车和丰田汽车同处一个展馆,无论是展台规模、展台设计风格还是展车数量与质量,一点都不输于对手。
可以说,本土汽车品牌在北京车展上的豪华阵容充分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土汽车品牌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量的飞跃。当然,本土品牌所面临的压力也许会比以往更大,因为它们的快速成长,已经损害到了跨国汽车巨头们的利益。以往,本土品牌和合资品牌是“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本土品牌开始威胁到合资品牌,全面的交锋已经开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一家本土汽车品牌的营销老总对笔者说:“合资品牌在外形设计、制造工艺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现在我们需要补的是品牌营销课和渠道建设课,如果这两堂课补不上去,本土汽车品牌仍然难以成长、壮大,并有可能被合资品牌吃掉。”他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风向标之三: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到现实
每年的国内大型车展上,跨国汽车巨头和本土汽车企业都会展出一些新能源概念车,但这些概念车基本上以作秀成分居多,短期内并无量产计划。
情况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发生了改变。和往常一样,跨国汽车巨头们依然拿来了新能源概念车,像宝马汽车就展示了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燃料电池等新技术,向外界显示了不凡的技术实力。然而,国内自主品牌却一改常态,一下子推出了十几款采用新能源技术的量产车、准量产车,让可望不可即的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像长安汽车推出的混合动力MPV杰勋、比亚迪的双模动力F6DM、奇瑞A5混合动力,都已经达到了量产的技术标准。
业内人士评论说,北京车展上新能源技术量产新车的大规模亮相,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道路即将揭幕。似乎为了印证这一观点,5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64批车辆产品公告,公告显示,国产混合动力车将正式“开闸”,其中上海通用别克君越混合动力轿车将于6月上市,一汽轿车的奔腾混合动力车也将于年内上市。而上海大众则将推出帕萨特燃料电池轿车,它将在奥运会期间作为组委会的指定用车。
另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购买柴油、混合动力汽车全免购置税”的政策,这对正在新能源道路上艰苦跋涉的汽车厂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如果真的如此,新能源汽车必将如星火燎原之势,成为车市发展的新主流。(作者为广州旗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著名汽车营销专家)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向寒松)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6 21:06 , Processed in 0.0338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