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上班族:压力生存与减压消费

2008-2-29 08:00| 查看: 54122| 评论: 0|原作者: 孔清溪

摘要:
2007年,很多“写字楼生物”被张小盒所吸引,他们透过这样一个虚拟人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擅长加班,不擅长追女孩;单位是“夜总会”,因为夜里总是开会;关于时间经典的痛是“闹钟不响,马路不通,电梯不入,世界都不正常时,打卡机总是正常的”……张小盒俨然成为上班族的代言人。
活得只剩下工作了
上班族是一群每天出入写字楼的“白领”,虽说没有“金领”那么丰厚的收入和显赫的地位,但也比“蓝领”少了很多的“风吹日晒”和“肩扛手搬”,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稳定的收入,或许还有一个不错的职位,他们是成千上万求职大军中令人艳羡的角色。但上班族也有自己的无奈和彷徨,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上班族的生存状态。
时间紧迫症患者
上班族都患上了“时间紧迫症”,其潜台词就是“有时间工作,没时间生活”。从早上被闹钟从睡梦中叫醒,“跋山涉水”挤过人群熙攘的地铁或公共汽车,飞奔到公司打过门卡,落座到办公室以后,就有做不完的工作,加班已成为家常便饭。每天正点打卡上班,却从来不能按时打卡下班。对他们来说,“朝九晚五”已是梦,“遥遥无期”才是真。上班族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已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
压弯腰的上班族
上班族之所以被“时间紧迫症”所困扰,其深层的原因来自他们心中所承担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生活,大多数上班族都是房奴和车奴,收入的大部分都还给了银行,经济上的压力逼迫他们不得不拼命工作,通过加班来赚取更多的工资;有的压力来自工作本身,职位上的晋升是大多数白领在事业上追求的目标,而今天人才饱和的就业环境,使得这些上班族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以求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无论压力是来自生活,抑或来自工作,其实都是人们内心不断扩张的欲望在作怪,有了房子还想要更好的房子,做了主管还想做经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工作,go on!
尽管有人也会抱怨每天的加班生活,也在反思工作的意义,但抱怨归抱怨,真正能置身事外的人寥寥无几。工作还是要做,班还是要加,上班族无法真正摆脱现在的工作状态,他们更愿意寄希望于职位的晋升或经济上的改善,幻想着能成为管理上班族的人,或是真正拥有足够的财富供自己支配而不必为生计打拼。因此,尽管工作的压力巨大,上班族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工作作为主题和重心,“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上班族无法逃避的现实。
没时间生活≠ 没时间消费
上班族“没时间生活”,但并不等于“没时间消费”,恰恰是上班族的特定生存状态导致其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上班族是一个相对有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只要针对上班族的特点对症下药,就能引导、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从而成就巨大的营销空间。
时间争夺战
上班族最缺乏的资源是“时间”,商家尽可在时间上大做文章,开发新的产品或项目,一方面帮助上班族去争夺时间,另一方面从上班族那里获得时间资源。
案例:诉求方便快捷的“悠浓杯汤”
味之素公司的“悠浓杯汤”,主要是针对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吃早饭的上班族推出的一款方便食品。其主要诉求点在于方便快捷的营养补充,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自然、健康、时尚的营养早餐,补充一整天的精神与活力。以“悠浓杯汤”为代表的方便食品,就是在帮助上班族与生活争夺时间去工作。
案例:新媒体纷纷争夺上班族时间
分众传媒的楼宇电视遍布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利用LCD屏将电视媒体户外化,弥补了上班族没有时间看电视的媒体接触空白。无独有偶,继分众传媒楼宇电视成功运作之后,易取传媒又将报纸、杂志广告户外化,利用展架广告进军楼宇传媒市场。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报纸、杂志广告的户外化,其盈利点都在于争夺上班族的时间,使他们在百忙之中仍能有机会接触信息,并受其影响。
让上班族尽情发泄
上班族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2007年末的一项关于上班族的调查表明:将近一半的被访者喜欢强度大的和刺激性大的运动类型;超过一半的人运动的目的不是健身,而是为了彻底放松;也有人选择到电玩游戏厅把自己扔到虚拟世界中,通过扫射敌人、开飞车或豪赌来减压。
案例:最极端的发泄渠道——“砸吧”
国外早已有专门供人发泄的场所——“砸吧”,近日在北京也出现了这样的营业场所,主要是针对上班族。如北京海淀区双安商场附近开设的发泄餐厅,去那里的顾客可以任意向“出气墙”投掷任何东西,包括盘子、碗、音响甚至电脑等。餐厅最低消费为50元,摔盘子和碗每个需10元,电脑则为1万元。
上班族“越狱”,暂时逃离
上班族除了通过发泄来为自己减压,有时也会选择暂时逃离紧张的工作节奏。随着上班族摆脱“时间紧迫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做个慢活者”成为都市白领的新生活方式。
案例:“慢活”新生活方式催生一系列“慢”商机
慢餐饮——“慢餐文化”开始盛行。北京有家餐厅是慢餐协会的会员店。在这里用餐的人士一般一顿饭会吃两个小时以上。他们放慢了饮食速度的同时,更放慢了心态。一些茶楼也开始以“慢”作诉求点,提供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如棋牌、按摩、足浴等,吸引了不少慢生活爱好者,他们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要上几样饮料点心,手捧文件、书籍,不慌不忙,像在办公,又似休闲。
慢旅游——慢旅游也渐渐时兴。骑着自行车出游,不确定具体的游玩地点,沿途看到哪里好玩,就把车靠在一边尽情享受,从来不赶时间。以前的人游西藏,多选择“飞”到西藏,而现在很多“慢活者”坐着火车慢腾腾地“游”西藏。
慢运动——羽毛球、游泳、瑜伽、太极拳等慢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运动成本不高,甚至零成本,但能让疲惫的人身心都得到放松。
案例:种菜郊区外,“悠然见南山”
在郊区租地种菜,已成为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白领的时尚休闲方式。租地种菜,感受那种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嘈杂汽车噪声的田园世界,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给身心放一次假。白领在节假日到园区“打理”,平时就委托园区代为管理,栽种工具、肥料、种子等都由园区提供,而种植的瓜果蔬菜全部归栽种者自己享用。据了解,目前上海南汇、奉贤、松江、金山等郊区已开出近10家可租地的庄园、农业园区。随着这种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白领的追捧,租种菜地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年租金已从一分地500~800元普遍涨到800~1000元。
给上班族一个向上的阶梯
无论是发泄也好逃离也罢,都只不过是上班族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上班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工作上,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寻求上升的空间。因此,帮助上班族不断充电,实现职位的提升和事业的成功,同样蕴涵了无限商机。
案例:功利性阅读引爆图书市场
有调查显示,上班族阅读的功利性倾向明显:7.4%的被访者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的人推荐《狼图腾》,2.2%的人推荐《人性的弱点》,其他被推荐的还有《富爸爸穷爸爸》、《如何做好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厚黑学》、《羊皮卷》和《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等。同时,从各大图书畅销榜上,我们也不难看到职场指导与个人励志丛书的身影,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在为谁工作》等。
案例:白领职场培训热点助推培训市场
中国日报网2007年公布的白领职场十大培训热点如下:高效培训、时间管理培训、团队精神培训、营销技巧培训、客户服务技巧培训、沟通技巧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薪酬设计培训、领导艺术情景培训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这些培训热点成就了如火如荼的培训市场,如各种针对个人的专门职业教育学校、针对团队的拓展训练基地、针对公司集中培训的职业培训师等。
上班族是城市中不可忽视的消费人群,他们有自己特殊的消费规律。只要我们仔细探查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切实从他们的生活状态出发,方便他们的生活,释放他们的压力,帮助他们的事业,就不难从他们身上淘出市场真金。(作者来自中国传媒大学BBI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孔清溪)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22:52 , Processed in 0.0339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