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一款场景错配的产品,可能会吞噬经销商全年利润;一款适配场景的爆品,却能达到90%的终端复购率吗? 有一种豪单,叫没人敢接 近两年的酒水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分化。 一方面,传统渠道正在经历“失血式衰退”。 经销商的仓库里堆满“卖不动的大单品”,业务员跑断腿也难以破解“终端压货”的难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价格高度透明化,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某上市酒企经销商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已从90天延长至180天,远超行业安全阈值……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而是行业集体困境的缩影,经销商们纷纷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另一方面,与传统渠道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消费场景的红利在爆发式增长。 热衷养生的女性群体,用一杯35度的劲酒充当“姨妈神仙水”;早C晚A的上班族释放疲惫的微醺时刻,是下班后随手调制的一杯的果立方+水溶C;被茶酒融合俘获的“Z世代”们,把金星中式精酿啤酒买到断货……这些细分需求催生了无数新品类,却又因为选品失误率高,没人敢轻易尝试。 当一款新品的试错成本动辄数十万元,当库存挤压成为压垮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行业共识在此刻已经无比清晰——2025年,选品能力不再只是竞争力,而是决定生存的许可证。 一个网红爆品“杀死”了经销商 一位华北经销商的真实经历揭示了选品的残酷性:他曾经重金代理过某款号称“光瓶酒颠覆者”的网红产品,最初厂家给出了“高毛利+充足市场支持”的承诺。然而,这款产品因为过于清淡的口感与本地浓烈口味的餐饮场景严重冲突,在北方市场遭遇滑铁卢,终端动销率越来越低,最终造成产品滞销。 这种“代理即踩雷”的困境,反映出行业存在的三大致命陷阱。 一是“伪爆品”泛滥。许多经销商盲目跟风所谓的“全网爆款”,却忽视了区域市场的特性,即使不惜烧钱换取流量,最终只能换来极低的复购率。 二是“高毛利陷阱”。传统经销商们重点关注产品毛利与包装设计,却忽视其他适配因素,导致产品动销周期过长,严重拖垮了经销商的现金流。 三是“场景错配”。品牌方闭门造车设计产品,渠道商只能被动接受铺货,双方各自为战,缺乏深度协同。 要绕过这三大陷阱,经销商选品就要做到场景要对、渠道要配、利润要稳。 于是,问题随之而来:经销商如何从数千款新品中筛选出真正适配场景的“潜力股”?如何避免重蹈“高毛利陷阱”的覆辙?如何保持自身选品能力与新品涌入市场频率相匹配? 既然提出了问题,要如何解决? 2025年3月18日,借助2025春糖的契机,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将联合安得智联,举办《2025场景营销——酒水融合专场》活动,聚焦春糖备受关注的酒水行业,深入解读多元场景下的品牌与渠道的运营之道,推动更多品牌和经销商实现新增长。 解决方案:建立新的选品三维地图 在论坛开始之前,请各位先做个预习题: 当传统“选大牌,看包装,算毛利”的经验主义在“Z世代”碎片化需求前失效,经销商们是否建立了新的选品三维地图? 1.场景思维,从安全牌到增长王牌 我们先来看两个公式: 传统选品公式: 品牌知名度+渠道毛利=安全牌 场景化选品公式: 场景适配性×渠道协同性×利润可持续增长=增长王牌 对比两个公式,可以清晰地得到一个结论,传统选品逻辑的逐渐失效,催生了从“货架思维”向“场景思维”的转型。要做到这一点,经销商们需要深度理解消费者在餐饮、社交、礼品、电商等不同场景中的真实需求,通过合理的产品组合与场景适配,实现差异化竞争。 例如,在餐饮场景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频消费、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社交场景中,高颜值、话题性的产品更受欢迎;而在礼品场景中,则需要在情感溢价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赋能。 这种思维转变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以江小白为例,从不需要进行消费教育的青年、女性、上班族等新兴消费群体切入,在独酌、社交以及情侣约会场景中,把“果立方+”调酒配方变成了消费者生活中想要“微醺”时刻的“刚需”。甚至借助情绪价值诉求,融入了“红啤洋”的主销场景中。 图源:小红书 对经销商来说,要选择与场景相匹配的产品,首先要先梳理清晰自己的主营渠道特点,再根据自身优势场景选择产品。毕竟,一款场景错配的产品,可能会吞噬经销商的全年利润,而一款适配场景的爆品,却可能达到90%的终端复购率。 2.“酒水融合”打破品类边界 要做深做透消费场景,仅靠一个品类很难打通。对于经销商们来说,想从“更好”发展到“差异”,选品时更需要打破品类的边界。 以白酒行业为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押注“酒水融合”。基于双方拥有的共同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特别是在商务宴请、品鉴会等场景中,通过酒水品牌间的联动和合作,填补市场份额的不足,携手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而“酒水融合”背后的核心逻辑正是跨界联动的创新思维。需要注意的是,酒水融合不是简单的品类叠加,而是消费场景的化学反应和深度融合。 先列举几个已经成功落地的案例: 品类融合:昆仑山矿泉水与白酒企业共同开发“白酒套餐”;泸州老窖与茶百道联名推出奶茶“醉步上道”。 场景融合:名仁苏打水以“饮酒”场景为抓手,适应酒前酒后的消费需求;7-Eleven便利店增设含有4种基酒的“自助调酒区”,并标注了多款调酒配方,带动相关酒水品类销量同步增长。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2 00:21 , Processed in 0.0389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