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华为:一个中国式最鲜活的样板

2023-12-6 09:08| 查看: 40488| 评论: 0|原作者: 文/吴越舟

摘要: 机械地学华为很难,也容易造成误导。华为 Mate 60系列手机未发先售,可谓燃爆了整个世界。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不但回来了,而且更高、更快、更强。华为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在美国的极致打压下,其“融美生态战略”已 ...

机械地学华为很难,也容易造成误导。

华为 Mate 60系列手机未发先售,可谓燃爆了整个世界。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不但回来了,而且更高、更快、更强。华为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在美国的极致打压下,其“融美生态战略”已取得阶段性成功,华为已成为中国企业的榜样与精神楷模。

“融美生态战略”是我对华为近5年战略的个人理解,华为以为人类服务为使命,认为合作高于竞争,竞争高于封锁。自力更生是短期的、被迫的与备胎的,从长期来看,重新回到公平竞争的状态,与美国融合是长期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华为的世界格局与胸怀。华为的高质量发展,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性力量。

华为没法学

华为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从1988年正式注册到现在已走过35年的岁月。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华为从年销售额1亿元发展到最高时8588亿元,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人口超过30亿。

从2018年开始,美国以国家之力全方位地封锁华为技术与供应链,对其极限施压,但华为顶住压力,卧薪尝胆,凤凰涅槃,创造了中国企业绝地反击的奇迹,华为表现出来的战略定力与战略执行力让世界惊艳。由于华为业绩的不断增长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许多企业学习华为已蔚然成风,但根据我长期深入研究华为的直觉与思考,如果没有做好精神准备,不可轻易学,不可简单学,不可直接学,不可教条地学。华为的成长(任正非认为没有成功)是由太多的偶然因素造就的,时间与空间的偶然性让华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磨难与艰难。

研究华为35年的成长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华为经历的困难、挫折与艰辛是自始至终的,无论是创始人任正非个人艰难曲折的痛苦经历,包括两次癌症手术、重度抑郁症以及父母的意外离世,还是华为员工在世界各地面临各种自然灾害、战争等危险时刻,仍能以坚强意志坚守岗位,还是美国以举国之力对华为的核心零部件、软件与系统的封锁与封杀……华为就是在艰辛、灾难、苦难中熬过来的。

所以说,学习华为首先要领悟这种苦难的基因,如果不能看清这种背景,而只学习华为的理念、理论、模型与工具,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在我的理解中,华为的实践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最优秀的企业基因,华为的奋斗代表了中华民族百年崛起的组织基因,华为的探索代表了东西方文化与文明融合的商业基因。这么高的维度不是一般企业能够轻易学习的,体量超过几百亿元、正在全球化的优秀企业可以借鉴华为的部分“形与神”,但对于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重点应借鉴华为早期成长时的“神韵”——华为早期朴素的经营理念,早期的追求与志向,其承受艰难的勇气与毅力,任正非质朴的人格与宽广的胸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华为能有今天也是幸运的,它因这个时代而幸运,因中国崛起而幸运,还因中国民众的支持而幸运。

华为很难学

国内许多企业以华为为榜样,学习华为已成为一种风气,市场上也有许多离开华为的人,做了创业者、职业经理人与咨询师,市面上关于华为的书籍超过400本,我融合产业史、战略与哲学思考也写过一本《华为战略营销》。华为的实践与理论体系逐渐被公之于众,但谁能说清楚华为?没有人!因为华为的体系庞大,技术、管理与文化的浓度极高,且还在不断成长中,所以很难学!

从战略角度分析,华为的演进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内生存战略(1988—1998年),年销售收入0—89亿元,举措有“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营销集体大辞职,不对称竞争,构建研发体系,公布《华为基本法》。

第二阶段,全球拓展战略(1999—2008年),年销售收入120亿—1207亿元,举措有全面学习 IBM,IPD项目启动,全球市场布局,小国练兵、大国征战,产品线扩展。

第三阶段,产业生态战略(2009—2018年),年销售收入1491亿—7212亿元,举措有云管端战略,进军终端,三分天下,引领通信信息行业,与战略伙伴结盟,共同缔造未来。

第四阶段,融美生态战略(2019年至今),2019年销售收入8588亿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109亿元,举措有卧薪尝胆,持续加大研发,聚焦关键技术,保利润,控现金流。

从华为的战略演进来看,其战略定力超强,增速超快,成长超稳。如果我们以5年为1个周期,华为至今已经历了7个周期,而其每个周期的战略都有所不同,因此每个周期华为的经营系统都充满着独特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学习华为,不能脱离企业增长的周期性,不能脱离企业经营独特的复杂性,不能脱离行业与业务场景的独特性。切不可简单与教条地模仿,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实际,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参考。例如华为的铁三角战法,在消费品、家电、汽车、建筑、服务与互联网等行业中,可演绎成铁二角半、铁四角,甚至铁五角。

A公司是一家电机行业的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已达200多亿元,其想借鉴华为研发体系的运营机制,就通过猎头先后挖来十几位华为的研发骨干,结果这些人在介绍经验时说的都不一样,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最后, A公司的研发总监意识到,所谓“华为经验”,都是一个个复杂系统中阶段性的记忆碎片,是华为人在自身实践后的提炼与归纳,这些“经验”并不能指导华为的未来,又怎么能指导其他企业的未来?

所以,机械地学华为很难,直接嫁接华为经验也很危险,甚至很可能会造成误导。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践,有限借鉴,持续创新。而华为最应该被借鉴的是其“开放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与“基于现实的持续创新”。

华为必须学

20年前,中国企业应该学习的是日本丰田,它用50年的奋斗创造了汽车行业的奇迹;10年前,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苹果,它用智能手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今天,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华为,它从一家小企业,逐步成长为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的急先锋,成长为世界级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中国企业当下想学战略绕不过华为,想学营销也绕不过华为,想实现业绩增长与组织成长,更绕不过华为。华为是一个中国式最鲜活的样板。

华为对中小企业最关键的启示是什么?

第一,定高目标,细分市场领先。根据我十几年辅导中小企业的经验,多数企业都不敢定出较高的目标。目标不是现实的,而是从现实向理想跨出一步,目标是企业组织奋斗的灯塔与旗帜。不敢在区域领先、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领先,企业就没有大出息,只有领先才有战略制空权,才有长期生存空间。目标就是一种信仰,信则灵。华为在早期就喊出了“未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梦想,而最终也实现了。中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奋斗目标就是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做到世界第一,这类企业德国有1000多家,美国有300多家,中国还不到100家,未来空间巨大。第二,全力专注,把单品做到极致。华为在创业之初,强调压强原则,饱和攻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华为1993年的销售收入不足1亿美元,而当时国外几个竞争对手的销售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实力相差悬殊,华为只能靠局部的压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先在点上突破,然后再去深入和拓展,中小企业在市场的时空布局与管理上,必须采取灵活的策略,掌控局部战斗的主动权。

第三,有舍有得,聚焦战略机会。华为的共识是“战略竞争力量不应消耗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企业应首先识别出战略机会的结构分布,在战略主航道上部署核心资源。企业最关键的资源就是优秀经理人,企业应将最能打的干部派到高增长市场,开疆拓土,好钢用在刀刃上。中小企业要敢于呼唤英雄,发扬奋斗精神,持续攻城拔寨。

第四,干部历练,将军出于卒伍。干部团队的打造尤为关键,中小企业的经理人多数是从生产、研发、销售、人力、财务等各岗位提拔上来的专业性人士,如何才能让这个专业班子成长为经营班子?这一点要学习华为,通过实战来历练团队,通过一线“打粮食”与“种庄稼”的硬仗,来建立端到端的流程化组织,将多种专业的团队凝聚成高效一体化的协同性组织。

第五,激励机制,不让雷锋吃亏。华为的激励是通过公正的价值评价方式,来充分地分权、分钱、分名,让创造价值的奋斗者具有足够的责权利,使得价值创造、评估与分配形成良性的循环。中小企业要想取到华为的真经,就要学习华为如何激励知识型团队,学习华为如何激励“95后”与“00后”年轻团队,用物质与精神两台发动机去引导全体员工的奋斗精神。作者:吴越舟,华夏基石集团战略与商业模式咨询中心总经理编辑:木灵 微信:wangshenzhen2013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文/吴越舟)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1 02:00 , Processed in 0.0346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