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小企业想成为大企业,一定要懂成长逻辑

2023-10-30 09:30| 查看: 36192| 评论: 0|原作者: 苗兆光

摘要: 企业成长的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跨越不过去,成长不起来?命运不佳,没有赶上风口、大市场,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找到对的方式。

我们给企业做咨询,最大的局限在哪里?我们没有大企业的体验,如果稍不留神,教给企业的其实是小企业的方式和思维,一旦这种思维和方式被客户固化下来,那它们就永远做不大了。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大企业的思维和方式是什么?现在,互联网、自媒体、管理圈都在讲小企业应该怎么管,大企业应该是怎么回事,小企业要重机制、大企业要靠管理……诸如此类的句式很多,言之凿凿的说法也很多。但是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讲的,你要想成为大企业,必须按照大企业的方式去思考。如果小企业永远按照小企业的方式玩,它怎么能够成为大企业?其中包含了一个很关键的命题,即我们怎么做到在企业小的时候,让它懂得大企业的方式,不会因为管理方式而限制它成长为大企业。

管理是企业成长最持久的动力

我研究了过去的经典,并做了梳理,得出了一个看法:现在的企业赚钱,一般赚三份钱。
一是风口利润。你必须进入一个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市场,这时候有风口利润可赚。所以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企业站在风口上的时候,增长很快,赚钱也很快。多数成为大企业的企业,都是在某个时期站在了风口上。当年我们去小米交流时,小米内部管理很乱,从进门到会议室,包括安排的对话嘉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但是小米5年时间做到700亿元,足以说明它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在于借助风口的力量,赚的是风口利润。
二是经营利润。2005年,我去红塔做顾问,当时它已经业绩下滑10年,但仍然是烟草行业的老大,赢利最高,管理效率却非常低。比如提交一份报告,珠三角的企业你上午提交,他们晚上就和你沟通了。红塔的情况是,你周一给他们提交,他们说下周讨论吧,你一催,他们就说着什么急,反正给钱。营销总监通知开会,让大家到红塔自己的五星级酒店等着,人齐了叫总监,结果总监说总裁有事找他,没时间开了,以后再说。红塔的管理效率这么低,但是非常赚钱。由此可见当年褚时健的厉害之处,就是做好了经营上的布局。中国最好的烟叶产在两个地方,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云南。褚时健非常了解云南的土壤,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和当地的烟农锁定了长期的合同关系,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控制了最好的烟叶。别的烟草企业都需要从云南进烟叶。红塔在经营上的布局能够拿到关键利润,所以经营利润掩盖了管理效率的不足。
三是管理利润。以汽车行业为例。这个行业有什么风口利润可赚吗?其实已经很稳定了,中国局部市场出现风口,长城汽车这样的企业起来了,但是大风口已经没有了。像大众、通用、丰田,品牌差不多,核心技术上相差无几,拼经营也很难,那就只有拼管理利润。在管理上,如何让我的单车成本比你低?一辆车的价格我和你一样,但是我的成本低,我就赚钱多,这就是丰田的厉害之处。 
企业赚的三份钱里,有了风口利润,可以掩盖经营和管理的不足;有了经营利润,可以掩盖管理上的不足。利润也有层次高低之分。华为的管理能力强,它跟小米玩的时候,没看清楚小米的打法时,小米就很厉害;当熟悉了小米的经营套路的时候,就采用类似的打法,从而将竞争引向拼管理效率,你再怎么讲模式、讲互联网思维,它都给你变成拼成本、质量、研发速度。因为每个行业最后都要趋于稳定,最终还是要拼管理,所以说管理是企业成长最持久的动力。

大企业的逻辑:业务标准化、人才专业化、管理职业化

我研究大企业的方式,而不是去研究风口,我一直觉得风口有运气的成分。做企业有命运的逻辑和因果的逻辑,能不能赶上风口,命运的逻辑往往起作用更大,捕捉风口是极其困难的事。
众所周知,现在大热的风口是人工智能,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讲,作为最早一批搞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当年就没有赶上风口,为什么呢?大家知道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在语言层面上与人对话,早期研究思路是工程师+语言学家,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有什么规律,工程师把它变成代码落实下来。每个高科技企业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给研究队伍,但是发现识别率只有20%—30%,基本上没法用。后来IBM换了一个思路,因为语言学家都被别人请走了,找不到好的语言学家,怎么办?IBM就利用统计的手段去建模,你只要一说这个语音,就把对应的词关联起来,最终建立一个模型。李开复在微软也采用了这种模式,识别准确率提高到40%—50%,因为数据不够。最近风口来了,因为大数据来了,互联网形成了大数据。比如讯飞输入法,每个使用讯飞输入法的人,发现识别错误的字,然后改过了,就会被记录下来,形成统计数据,统计数据量越来越大,识别准确率会越来越高,智能化才真正来了。风口形成需要很多条件,不是你能做准备的。但是第一代工程师就错过了这个风口,只能望洋兴叹了。
做企业同样有命运的成分,命运的逻辑我们参不透,我们只能研究因果逻辑。在互联网时代,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大企业的方式是什么?研究因果逻辑,要去研究已经被证明的模式。
因此,我就去研究大企业成长发展的逻辑,研究工业时代到底给管理、给知识、给社会文明遗留下什么,哪些变哪些不变,其中大企业的逻辑是什么。在工业时代,大企业遵循三个内在逻辑:业务标准化、人才专业化、管理职业化。
第一,业务标准化。
这是福特给我们的经验。从福特汽车开始有了大企业,“大市场+大规模分销+大规模生产”,这是它在业务上的一个基本逻辑。做小市场永远做不了大企业,没有一个大企业是由一堆小市场堆起来的。大市场为大规模销售提供了条件,大规模销售的另一个条件是大规模生产。因为你要扩大销售,所以在价格上要满足大众消费者的要求。大规模生产能够降低成本,使得价格上有满足大众消费者的空间。这个业务逻辑到现在互联网也没有颠覆。小米的产品线那么长,还在搞生态链,其实它的顶层逻辑上,自己做的产品还是要选择大量的、重复购买的,那些外围的产品它不会自己做。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组织上的逻辑——业务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这是工业时代留下的一个管理原理。福特所做的所有工作,是把业务标准化。他把制造一辆车变成2000多项工作,其中,有几十项是一条腿就可以干的,有几项是没有手可以干的。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基础,也是组织协作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协作,无论我们将来做分布式也好、做生态链也好,还是做平台+项目的组织形式也好,内部协作的方式都需要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
第二,人才专业化。
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资源获取简单,如果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有某一类资源很难获得,就会永远卡着它的增长速度。比如乐视,对资本的需求量太大了,当获取不到资源的时候,模式就崩盘了。资源千差万别,回到组织逻辑里面,就是人才专业化。这一原理和第一条原理紧密联系,业务标准化,使得企业可以更简单便捷地获得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同时为大组织之间的协作打下基础。没有标准化、专业化,就很难获得人才。有的企业提拔一个45岁的总经理,还犹豫再三,还要培训,还要老板扶上马送一程,这说明你的业务太复杂、人才不能专业化,成长起来就会很慢。但是在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一个“85后”就被提拔为淘宝的总经理,可见淘宝内部人才成长远快于传统企业。其中暗藏着大企业的逻辑。
第三,管理职业化。
福特创造了大规模生产,但在20世纪30年代遇到了障碍。他解决了生产的标准化、人才的专业化问题,在业务出现瓶颈时,新业务却发育不出来。他限制了自己,没有解决企业家的障碍。斯隆解决了这个问题,斯隆在《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中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企业如何建立事业部,如何复制新业务;二是管理怎样职业化,一个企业家怎样带着职业化的团队把业务做起来。斯隆打败福特,实质是一群人打败一个人的战争,因为管理职业化之后,组织复制简单,企业就能快速壮大发展。
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无非就是这三个逻辑。互联网生态下,不用一个一个案例推敲,大量的管理还是围绕这三个逻辑来做的。最近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大企业在本质上没有改变大企业的管理方式,也没有超越这三个逻辑。利润分享也好、股权激励也好、事业合伙人也好,本质上讲的是管理职业化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和激励问题。你和股东不是一条心,管理权怎么给你,是要通过机制解决的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不是在搞小订单化吗?这个方式和大规模生产的两次演进密不可分。从福特演进到丰田,丰田的精益生产解决了柔性化生产问题,把大规模的最小规模降低了。人工智能、智能化生产、工业4.0虽然进一步降低了最小规模,但其原理依然没有改变。

小企业的逻辑:服务定制化、用人灰度化、管理机制化

以我们的标准来看,100亿元的企业还属于中间规模企业,没有走上大企业的路子。华为1999年做到120亿元的销售规模,那时它的大企业路线并没有完成,各项职能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有4000万家企业,大企业并不多。好比我们上大学时,清华、人大,还有很多普通的高校,都会在你进校时讲,学校培养了很多名人、伟人、科学家,以至于我们进大学的时候,都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伟人,实际上多数人毕业后都是普通人。企业成长逻辑也是如此,4000万家企业里,只有500多家过百亿元的,无非就是这个概率。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成长的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跨越不过去,成长不起来?命运不佳,没有赶上风口、大市场,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找到对的方式,才没有跨越过去。
当年华为所处的市场里,仅深圳市,就有18家企业跟华为一样做代理业务,这些企业现在都没有了。它们和华为处在同样的风口上,却没有实现跨越。对于大部分没办法跨越的小企业来说,让它按照大企业的方式去做是害了它。它没有这个质地,没有市场基础。大量的企业是小企业,小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什么?大致也有三种。
第一,服务定制化。
小企业的逻辑是,客户就是上帝,我要听客户的,客户要什么我给什么,我专门给你定制。所以能力永远是小企业的瓶颈,因为它任由客户折腾。华为当年也说所有都按照客户要求做,客户给订单,客户是衣食父母。华为请IBM提供咨询,IBM说除非你不想做大企业,否则就不能无条件满足客户的要求。华为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实现业务标准化,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二,用人灰度化。
小企业认为资源就是财富,所以迁就个人。发现某个人可用,可以为其量身定制福利体系,量身定制工资体系,量身设计职务、工作。小企业的这种方式,就是用人灰度化,容易导致山头主义,老板都没办法搞定。1994年华为也出过这种问题,任正非的办法是“削藩”,搞市场大辞职。不解决这个问题,小企业永远做不大。
第三,管理机制化。
做咨询时,你跟小企业说管理必须简单,不能折腾,它一定很高兴。你说经营大于管理,它就更高兴了,就会认为不用搞管理了。它们的管理机制化,不重视管理。销售用提成制,生产用计件制,研发也搞提成,等等。
机制先于管理,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没有管理走不到大企业的水准。管理过于简单,追求极致的简单是小企业的方式。没有机制,管理无效,我们也无法通过机制的方式协调很多事,况且在企业内部,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机制协调。它必须借助于管理的手段推进。小企业的可能情况是,做每件事情都先考虑钱怎么分,还没琢磨明白呢,其实仗早打完了。大企业遇到事情,必须靠管理,让你做某个工作,你不去的话就换人。如果小企业不改变方式,就无法长成大企业。

小企业想成为大企业,一定要有成长思维

小企业面临着一个悖论:管理上如果向大企业看齐,成本就会很高,但一味按照小企业的方式去做,它就长不大。一个小企业想做大,应该怎么做?从小企业到大企业,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办?2014年公司组织项目经理精训班,我讲过咨询中的成长思维、动态思维。前两年我也在会议上讲过增长思维,以及如何用增长的思维看管理。小企业想成为大企业,一定要有成长思维。什么叫成长思维?
首先,以未来视角,在现实中妥协。成长思维一定是着眼于未来的。华为在做基本法之前做考核咨询时,有专家就给华为提了一个解决方案:废除提成制,启用业绩评价体系。1994年以后,华为就没有提成制了。当年的KPI显示,一个业务员的销售收入指标在考核中占比不超过20%,其他多是过程性的、非财务的指标。这个结果根源于任正非的未来导向思维。他认为,评价一定是基于战略的,搞提成制其实等同于降低了管理的合法性,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我完成了指标,拿我该拿的钱,没完成指标,你扣我该扣的钱,其他事少管。当年华为基于战略做的评价体系,也不是一步建起来的,早期它的战略管理能力没那么强,到了2000年才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陆续建立起基于战略的评价体系。华为一直是按照未来导向,同时基于现实的条件不断进行迭代。
我们给企业做顾问时,会设计一个方案给它,但其实这个方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跟客户谈,未来你要达到什么状态,现在这个方案只是向现实条件妥协的状态,我们要放眼未来往前走。现在很多企业遇到的麻烦,是它把这个方案一直当成一成不变的、一百年不动摇的方案。建立一种机制,搭建一个平台,让别人都干,我袖手旁观还能挣大钱,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这个状态其实不可能存在。当企业有一个理想、观念,循路前行的时候,它的评价体系是不断接近那个理念的,这才是以未来视角引领现实。
其次,以动态的视角,在滚动中迭代。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比如华为的价值观所推崇的奋斗者,其识别的标准是有迭代的。华为知道理想的人才是奋斗者,在早期,公司识别奋斗者的标准很简单:谁买公司的股权,谁就是奋斗者。你敢把钱砸在这里,就是奋斗者,就是公司的命运共同体。后来华为遇到了难题,股票值钱了,投资变成了一种福利,而不是奋斗者的象征了,新的识别标准变成了积极工作。华为奋斗者的标准是在现实中动态调整的。
成长思维是一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状态。作为一个小企业,要走向未来,必须不断审视自身的管理系统,否则你的管理系统将从基因上限制你的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成长思维中包含着变革的思维。
其实在小企业的状态下,很难预见到何时能成为一个大企业,前面提到的数据已经说明成为大企业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现大的机会来了,风口来了,你提前站在那里了,怎么办?你要变革,要有走向大企业的方式。所以在我们的企业成长模型里,创业阶段到机会成长阶段,变革的要点是活下去。创业的时候其实不知道自己能成为大企业,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要能拿到订单,打到老虎吃老虎,抓住老鼠吃老鼠。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成为大企业,小部分企业遇到机会窗打开的时候,能不能在管理上适时变革,从而走向一个大企业?比如华为,如果不整理它的业务,把原来小企业的习惯在这时进行变革,它就没办法拥有今天在行业领域的地位。变革很重要,在变革过程中,组织怎么保证,机制上怎么建,有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价值观、哲学基础,这些都是关键的问题。变革思维要以系统为视角,用专业的方法去做,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专业必须向现实打一点折扣、做一点妥协,它仍然会有效地推动企业成长。(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首席专家,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

编辑:
王?玉(微信号:sophiewangyu)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苗兆光)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7 13:29 , Processed in 0.0367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