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丰巢并不放弃商业化方面的努力。2021年3月,丰巢发布了一则“存包柜合作伙伴招募公告”,试图将自己的智能柜业务延伸至更多的场景,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学校、图书馆、游泳馆、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进行柜体投放,满足用户的存包需求。据了解,丰巢存包柜现已入驻杭州、深圳、武汉等多个高铁站。同年4月,丰巢智能柜还上线了长期租用功能。 看起来,丰巢正急于寻找到实现盈利的破局之道。 随着物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末端配送的“最后100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它作为与用户直接发生接触的环节,对各大互联网和物流巨头们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以往也占据了公司极大的成本。 与菜鸟驿站不同,智能快递柜项目能够节省人力支出,同时因其包含的新技术和无人交互的概念,曾被行业内认为是未来社区O2O综合服务的主要载体,也是解决快递末端配送的关键。包括顺丰、菜鸟、通达系等巨头,都曾在这个领域中投入了大量心力。 2017年,是快递柜行业大战最为激烈的一年。先是由于丰巢数据接口的问题,菜鸟和顺丰展开了“丰鸟大战”;随后,菜鸟网络宣布入股速递易;丰巢则在2017年以8.1亿元全资收购了中集e栈;中通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兔喜超市加盟项目,并推出了兔喜快递柜。 之后的几年内,韵达推出了蜜罐智能快递柜,还上线了外卖自提柜;申通也在2019年注册了上海喵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丰巢则在2020年收购了中邮智递,一举占据了行业中大半的市场份额。 丰巢虽然稳坐市占率第一的位置,但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智能快递柜采用的是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这让它难以覆盖庞大的运营成本。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丰巢全年亏损7.81亿元;在2020年,丰巢亏损8.46亿元,总负债超过了55.6亿元。 其他快递柜项目也是如此。在被丰巢收购时,中邮智递2020年1-3月的未经审计净利润亏损总额约为1.59亿元,2019年亏损约5.17亿元。对整个行业来说,运营成本高及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虽然目前丰巢的市占率排在首位,但快递柜业务在C端使用比例仍然不够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会长徐勇此前曾告诉笔者,在整个末端配送市场当中,使用快递柜的比例仅为1/5,快递柜的使用率偏低。 在盈利模式方面,快递柜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向快递员收费、向取件用户收费以及广告收入等。但是除了广告,向快递员和用户收费都不容易。丰巢此前开启会员模式,可以说是行业迈向付费模式的一次试水。但在快递柜运营过程中,为了“保效率”,部分快递员不按规定送货上门,用户的不满情绪也在争议中集中爆发,使得这次试验不得不草草结束。在丰巢陷入争议漩涡时,菜鸟驿站还曾公开表示,将继续保持免费策略。 与此同时,快递市场也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站在丰巢背后,原本“不差钱”的顺丰,也感受到了压力。 2021年第一季度,顺丰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净亏损近10亿元。在结束了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之后,顺丰的业绩出现了回升。顺丰控股在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至45.7亿元,同比增长146%至154%。但顺丰控股的业绩增长与其并购嘉里物流有关,并且这一业绩仍未恢复至2019年及2020年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只怕顺丰也难以继续一直让丰巢继续“烧钱”免费下去。去年年初,顺丰放弃了对丰巢的优先增资权,持股比例从13.67%稀释到了9.75%。丰巢需要继续探索新的盈利空间,在“五毛钱”不好赚之后,它的目光也顺理成章地转向了社区服务。 但实际上,顺丰和丰巢的焦虑,只怕还不止这些。 03 快递业“卷”向服务战 对于顺丰和菜鸟这样体量的巨头而言,对快递柜业务的投入,不过是其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在物流终端智能化布局的一步棋。 但顺丰和菜鸟、通达系快递企业之间,也正在互相攻入对方的腹地。 顺丰一直没有放松对电商件市场的攻势。就在今年9月,顺丰旗下加盟制快递网络“丰网速运”官方首次对外发声,推出了其国潮主题宣传片,传播出了全新的快递品牌形象。顺丰官方也强调,丰网作为其旗下独立加盟品牌,主要是“帮助顺丰补齐过去空白的产品价格带,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丰网采用加盟制,顺丰“放低身段”,继续争夺电商件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但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控制成本,这也给顺丰带来了新的挑战。丰巢能够降低派送员的压力,但它也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渠道。 与此同时,其他物流快递企业则盯上了顺丰一向高调提出的“服务”方面。 随着电商行业发展,快递包裹量猛涨,“收快递时无人上门”已经成了末端投诉率最高的一大问题。 但2022年,各大物流企业开始“卷”向这个问题了。送货上门,成为了顺丰之外,菜鸟、京东物流等巨头之间必打的服务战。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收件体验,菜鸟从去年开始就提出要“送货上门”,今年更是将该服务提升到了主要的位置。7月26日,菜鸟CEO万霖在2022菜鸟开放周上表示,“以多种方式送货上门”已经被列为菜鸟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菜鸟目前已在多个物流场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通过“直营配送”,菜鸟可为天猫超市、天猫国际提供上门服务;在“最后100米”场景,菜鸟驿站自去年4月联合天猫、淘宝推出“免费保管,按需上门”以来,服务已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此外,菜鸟还新增了第3种送货上门方式——消费者在下单时,可根据商家在下单页上提供的送货上门选项,在购买支付前选择上门服务,且不产生额外费用。目前该服务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 据了解,菜鸟为此还专门申请注册了“菜鸟送货上门”商标。今年8月,“菜鸟直送”官宣,成为送货上门的主要配送力量。 随着11月的临近,据悉,今年天猫的“双11”或将成为其有史以来“送货上门”力度最大的一次。菜鸟通过自营物流菜鸟直送、加盟式的菜鸟驿站等多种方式,加大送货上门力度。 此外,京东快递也于近期接入了抖音电商“音需达”服务,为抖音用户提供送货上门等配送服务。京东物流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京东物流已服务抖音电商平台超1万个商家。 在今年9月初,一向坚持“送货上门”的顺丰也宣布服务升级,在全国50个城市内,承诺“派件不上门必赔付”。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经过用户允许不上门派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客服热线、在线客服等不同的渠道向顺丰官方反馈;经查实后,顺丰将赔付5元红包。 有业内人士表示,快递公司通过差异化服务,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也能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增强竞争壁垒。而快递行业“卷”完价格之后,此次再“卷”服务,最终落地究竟能够践行到何种程度,也成为了几大巨头之间较量的重点。 但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用以补足最后一公里“难以上门派送”场景而存在的丰巢,位置难免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但魏建辉也认为,之后丰巢的角色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在他看来,在末端环节,快递柜肯定还将是与快递超市、驿站等业态共存的。随着快递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快递员人数有限、每天可派送的量也是有限的,如果都以“送货上门”形式实现,快递员也会承受不住巨大的末端配送压力。 虽然目前仍无法盈利,但快递柜生意,仍然是巨头们无法割舍的存在。更何况,从洗衣到上门维修、家庭保洁等服务,丰巢如今正试图拉回用户的目光,在依靠快递柜引入新商业形态、拓展更多盈利空间上,做着积极的尝试。 编辑丨杨洁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2 11:23 , Processed in 0.0366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