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首页 微观点 查看内容

少谈点产品创新,多谈点产品策略

2022-11-14 08:55| 查看: 38281| 评论: 0|原作者: 梁将军|来自: 梁将军

摘要: 用一款创新产品颠覆行业,是这代创业人的心魔。凡是带着这种想法做产品的,十有八九都失败了。比如,当年风靡一时的答案茶,把占卜思维用到茶饮上,没火两年就凉了。跟它一样结局的,还有动物面膜、酵素梅子、大可乐 ...


其次,一定要把“尝鲜门槛”降下来。

专业小众的产品想要被普及,一定要经过改良,让它适配大众场景。

前段时间,有个叫“一整根”的人参水,在朋友圈里小火了一把。中国人认可人参的营养价值有上千年了,但在“一整根”之前,大家把它当成送礼的礼品,它从未走入大众日常。

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参的食用门槛太高了。你必须把它剪成小块,再经过长时间反复浸泡萃取,才能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退而求其次,也要用小火慢熬,熬出人参汤才能喝。

再就是,质量稍微过关的人参,都要大几百元,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一整根”把人参塞进了玻璃瓶,做成饮料,用户只要花十九块九,就能买一瓶尝尝,并且第二件半价。

把补品快消化,再加上低价,降低了用户的尝鲜门槛,我想这是“一整根”能火的原因。

如果你认为一款小众产品,解决的用户痛点足够痛,你就想办法把它的“尝鲜”门槛降下来,要让用户能轻松体验到、买得起。

总结一下:不同市场,你要用不同的姿势挖掘机会。在大众市场,要提供低价高质的解决方案,杀死对手;在小众市场,要降低尝鲜门槛,把小众产品变得大众化,让它普及。

NO.3--

产品开发逻辑:锚定三层问题

产品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你解决问题的层级,决定了产品的地位。而问题背后的用户痛点可以分成三个层级:用户痛点、行业痛点、社会痛点。

1.用户痛点

用户痛点指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碰到的问题,或是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

比如,人类快乐的腐竹,做得跟薯片一样大,就是因为我们在研发产品的时候,看了用户发的评价,发现在螺蛳粉配料里,用户最关注腐竹,总说腐竹太小,所以才把腐竹改大。

一般而言,我们盘天猫、京东、小红书、社群的用户评论,找到用户评论里的共性评价,解决掉这些用户痛点,产品就能做到70分以上。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真正站在用户视角做产品。

只有站在用户角度,解决用户痛点,你才能创造一款被用户需要的产品。

2.行业痛点

行业痛点,也就是产业普遍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毯品牌Ruggable就解决了一个行业里的“老大难”问题:

有一次,创始人的宠物狗把她新买的羊毛地毯弄脏了,但这个地毯却不能用洗衣机清洗。

她调查了一下,市面上凡是高级点的羊毛地毯,都不能机洗,清理起来是个大麻烦。所以,她创立了Ruggable,专门做可机洗的地毯。

解决行业痛点,你就改变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是有机会颠覆这个行业的。

比如,过去,几乎所有蛋白棒都是根据西方人特点制成的,以高糖、高热量为主,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所以一直没在国内火起来。后来,中国的蛋白棒品牌在产品里加入了水果干、坚果碎和藜麦,让它符合“中国胃”,蛋白棒才流行。

大部分企业无法解决行业痛点,其实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待久了,对用户痛点视而不见。

比如,杯架现在是汽车里的标配。但早期德国的汽车厂商,非常排斥给汽车装杯架。他们认为,汽车是用来行驶的,不是让你坐下喝东西的地方。任凭别人怎么劝说,他们就是不改。

直到安了杯架的车在美国上市,德系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直线下滑,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给汽车装杯架。

如果你想在成熟的市场中,拿到大的市场份额,痛点就不能局限在产品端。你要去寻找产业端尚未被解决的问题,然后干掉它。

3.社会痛点

社会痛点是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某个问题,大家都被那个问题折磨,却没意识到那个问题可以被解决。

对于非洲朋友们来说,最大的痛就是自拍。虽然市面上的智能手机都带美颜相机,可一旦用来识别黑人就嗝屁了,常常是“见人不见牙,见牙不见人”。

很多人一直吐槽这个问题,但从来没人把它当回事。后来,传音专门为黑人开发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出一款自带非洲式美颜相机的手机,让黑人朋友也能在夜晚自拍。

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之后,传音这个来自中国深圳的品牌,拿下了非洲40%的手机市场。

产品解决社会痛点就等于提前锚定了市场体量。如果一件产品能解决社会痛点,社会上所有跟产品相关的人,都会希望它大卖。

比如,中国的养宠人群不断在扩大,但中国还没有出现养宠家庭专用的家具品牌。尽管有的品牌会把沙发做得更加耐磨、防抓,但没有专门针对养宠家庭的沙发、书架、床品,真正的“人宠互动”一直渴望而未可及。

解决社会痛点,不是让挖掘边缘用户群的痛点,比如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缺水问题。而是当你发现一个问题的波及范围在不断扩大,可能演变成社会面问题,那可能就是一个好的产品机会。

结 语

大部分产品,不是败在不够创新,而是败在创始人对产品策略的无知上。就像一个人习武,他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练习“无影脚”这样的绝招上,而是要先学会蹲马步的方法。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梁将军)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4:32 , Processed in 0.0285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