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首页 微观点 查看内容

不行、不会、做不到,遇到“否认三连”型员工怎么办?

2022-5-6 13:57| 查看: 68805| 评论: 0|原作者: 杨继刚|来自: 销售与市场

摘要: 不知从何时起,“躺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词。这既是一种自嘲,又是一种无奈。对于打工人而言,无论主观上多么想“躺平”,现实却不允许,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想想而已,骂完“996”继续加班,说着“躺平”继续奋 ...

不知从何时起,“躺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词。这既是一种自嘲,又是一种无奈。对于打工人而言,无论主观上多么想“躺平”,现实却不允许,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想想而已,骂完“996”继续加班,说着“躺平”继续奋战,这恐怕才是职场真相。

01“否认三连”型员工经常有

然而,管理者还是会遇到这样的员工:交代一些稍有难度或者需要更多创造力的工作,有些员工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行、不会、做不到。言外之意,这事搞不定。而且,理由特别充分。

为什么不行呢?因为这不符合公司当下的某些规定。你一查询,还真有这么回事。

为什么不会呢?以为之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没做过这样事,没有参考案例,没有现成的工具和资料,“臣妾做不到”。你一想,也对。

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手头还有领导交代的其他事,都是时间紧、任务重,都是五星级别的紧急任务,所以这件事暂时做不到。你细琢磨,也是这么回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等等,好像有点不对。哪里不对?

比如,这事不符合当下的某些规定,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既能符合规定,又能把事干了?

比如,如果这些工作确实不会,难道不可以学吗?工作本来就是不断克服障碍和问题呀?

再比如,暂时做不到?可不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再不济,告诉上级需要哪些资源,或者延后到什么时间。总之,只要主动沟通,这事也能解决。

看似充分的理由背后,隐藏着很多陷阱。

被动等待、维持现状、远离困难和问题,不用承担犯错的代价,享受按部就班的岁月静好,还没有“996”的烦恼,岂不快哉?只不过,这样的“美好愿望”却与企业面临的外部现实相背离: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对手进步越来越快,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不确定。这种情况下,组织内部必须提升敏捷性和响应能力,很多事已不能“等到明天再说”。可是,管理者遇到这种“不行、不会、做不到”的“否认三连”型员工,基本上所有的想法都得泡汤。

02组织中为什么会有这种员工

在讨论解决方案之前,管理者要先搞清楚,为什么组织里存在“否认三连”型员工?在多年的管理咨询与培训实践中,我曾就这一话题与很多企业的中高管做过深入交流,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遇到过“否认三连”型的员工。在他们看来,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招聘原因

招聘是第一关。招聘没有把好关,要么是公司的招聘标准出了问题,要么是招聘流程出了问题。公司在业务高速增长时,需要大量补充人员,招聘动作往往饥不择食——先进来再说。这种“大跃进式”的招聘,往往会带来很多后遗症。而“否认三连”的员工,就属于后遗症之一。还有,就是面试环节出了问题。面试官没能识别出应聘者存在的问题,没有应用包括STAR法则(指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是一种企业常用的面试方法)在内的面试步骤。

无论是用人心切,还是面试失真,最终都导致招聘出现漏洞,“否认三连”的员工也包含在其中。

第二,培训原因

优秀的公司往往都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基于员工业务或技术的技能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提升实际工作场景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个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培训,让员工充分理解、认同并践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知晓成为公司标杆员工的标准,培养员工积极主动、敢于担当的行为方式。企业往往重视前一种培训,对后者的重视度不够,一旦行为方式出问题,“否认三连”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有的管理者说,我重视培训呀,每次都会送部门或团队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问题是,你会提前与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门进行沟通吗?培训的组织者是否了解你平时遇到的问题?如果培训只是“外包”给公司的人力资源或培训部门,效果会大打折扣,“否认三连”的问题依然会出现。

第三,文化问题

其实,除了能力水平确实有限之外,“否认三连”员工最大的问题在于:从一开始,就认为这事没戏。对组织而言,这是最要命的——面对问题,没有担当,先找借口和理由。这种文化和氛围一旦形成,对管理的挑战极大。

公司文化的本质,在于塑造员工的认知和行为。如果管理者身边都是“否认三连”型员工,对工作成果的敬畏感、对工作职责的使命感、对上级要求的尊重感,都无从谈起。是不是公司文化压根就没起什么作用?这对于那些认为文化建设很“虚”的管理者们,又是一种啪啪打脸的感觉。

03三招解决问题

要打破“否认三连”的困境,肯定要从招聘开始抓起,尽可能减少“纯天然”“否认三连”型员工入职。但从人性出发,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创新,不愿意冒险也是正常的,所以,完全杜绝“否认三连”的情形相当困难,管理者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方案一:预防和预警

强化入职员工的文化培训。包括以下内容:公司文化是什么,鼓励和倡导什么行为,反对哪些行为,当事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等。

这样做,就可以从一开始帮助员工远离“否认三连”的工作方式,并在潜意识里提醒自己不要做“否认三连”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公司文化就可以塑造员工的职业认知和行为,是不是后面的问题就少多了?

某世界500强消费电子企业在入职培训上独辟蹊径。他们将重点放在培训之后员工的学以致用上。在这家公司看来,企业文化要想入脑入心,最核心的还是践行,而不是口号与说教。

他们的方式是:在完成标准企业文化培训后,要求参训的新员工整理出自己践行企业文化的具体案例,参加新员工企业文化践行案例大赛。案例要有见证人,要有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如果被发现案例造假,当事人直接辞退。多年以来,这种方式效果显著,不仅积累了大量真实案例,还涌现出许多企业文化标杆,成为集团以及分子公司的业务骨干和管理精英。

方案二:引导和教练

对于第一次发生“否认三连”的员工,不要指责,而是要通过引导和教练的方式进行沟通。

比如,如果这样不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如果当前能力达不到,需要如何提升能力,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支持?如何把当下的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分类?然后,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的互动,就能解决“否认三连”的问题,减少管理者和员工的困扰。

某互联网大厂的B2B中国供应商团队,在引导和教练员工层面总结了“十六字方针”: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第一步是“我做你看”,就是管理者示范与操作,让员工看到全程的演练,这叫知其然;第二步是“我说你听”,本质是让员工知其所以然,将相关背景知识、关键点、经验与教训等分享给员工;第三步是“你做我看”,必须让员工做一遍,才能确认员工是否理解流程,是否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方法;第四步是“你说我听”,让员工讲出来实践之后的感受与经验,确保员工应知应会。如此,“否认三连”就没了生存的土壤。

方案三:筛选和淘汰

对于久治不愈的“否认三连”员工,就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要和员工谈话,了解是能力不行,还是不想解决问题,如何看待当下的工作,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等等。如果管理者遇到的是消极被动、冷漠对抗,那就要考虑放弃了。

如果员工确实无意识,只是心理上惧怕,有失败的教训等,就可以深入沟通,鼓励员工打破这些束缚,同时要明确问题的严重性,要让“否认三连”型员工产生起码的职业敬畏,要对结果负责。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后患无穷。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杨继刚)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04:08 , Processed in 0.0284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