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首页 微观点 查看内容

秦含章酒道吴琳:中国白酒进入文化酒时代

2021-12-25 10:39| 查看: 12708| 评论: 0|原作者: 吴琳

摘要: "一部中国酿酒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都和酒有着不解之缘。近年来,白酒赛道的飞速发展,引得一大批行业淘金者竞相涌入。然而,行业不断成熟的同时,品牌或许 ...

"
一部中国酿酒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都和酒有着不解之缘。近年来,白酒赛道的飞速发展,引得一大批行业淘金者竞相涌入。然而,行业不断成熟的同时,品牌或许更应该思考,人们在喝酒时,喝的是什么,以史为鉴,挖掘出更为深刻的内涵。

2021年12月17日,在《销售与市场》举办的以“未来商业,向新而生”为主题的“第19届中国营销盛典暨首届中国商业流通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秦含章酒道董事长吴琳女士为大家分享。
"

# 中国古代白酒的四个时期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的酒:从品种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果实谷物自然发酵酿成的色酒,二、榨制酒,如黄酒,三、经过发酵后再蒸馏出来的酒,如烧酒。

如果从时间线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巢居洞穴,主要靠采摘野果饱腹,偶然间发现水果成熟以后会落入自然水坑,用自身的果糖可以发酵成酒,在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就发现有醉猿的化石,所以就有了“猿猴造酒”的传说,这时候的酒充其量只能算带着酒味的野果汁。

第二个时期: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古人渐渐摸索出了用多余的谷物当酿酒原料发酵做酒,这是果糖自然发酵到人工糖化再发酵成酒的一个质的跨越过程。

第三个时期:先秦时期。人们发明了用曲来造酒,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用曲造酒可以使淀粉的糖化和酒化两步结合同步进行,这种酿酒方法称为“复式发酵法”,在没有化学实验的加持下,这个技术已经远超欧洲制酒业有千把年。

第四个时期:元朝时期。蒸馏法烧酒登场了,这个时候酿酒技术才有大幅提升,最主要的价值是对酒精的净化与提纯。这个程序的变革,让历史上的酒终于告别了从夏朝之后,经历商周、秦汉、唐宋,都饮用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后才出酒的历史,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的豪爽好客,还是武松痛饮十八碗景阳冈打虎的霸气豪迈,其实喝的都是果酒或者米酒而已。

所以到元朝时期,这时候才是中国白酒1.0版本登场了。

# 中国白酒的四个阶段


从今天往回看,中国白酒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作坊酒阶段:

从元朝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酿酒一直受传统工艺、手工操作制约,生产能力低下,市场范围也比较狭小。正所谓“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

工厂酒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开始了工厂化生产,机械、半机械化酿造,质量、技术有大幅提升。

这个时期中国的白酒,开始有了化学手段的加持,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方心芳、秦含章,尤其是秦老,被称为现代酿造业的开创者,这个时期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国白酒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客观环境条件不足,但个人素质过硬,还有着中西合璧的学术背景,可以说是殿堂级大师。

秦含章先生开始多年积累的技术手段为中国的酒企解决疑难杂症。

最开始是啤酒企业,1955年他奉命两度到青岛啤酒厂研究啤酒瓶装后的浑浊问题,吃住在厂里,秦老作为江南人,利用早年国外留学的人脉优势,带团出访,引入欧洲先进工艺,使酒的高科技含量,跃升一个台阶。

1962年,八大名酒之一的汾酒厂在全国白酒评比中名落孙山,轻工部部长亲令,让秦含章挂帅率课题小组奔赴山西。秦老在窑洞连续住宿两年,彻底解决了汾酒累积沉淀物这个久攻不克的技术难题。

1964年,秦含章受周恩来总理钦点主持了科学试点项目“汾酒试点”。由此,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喜夺“国家科技贡献奖”。秦含章也由于成功解析白酒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当时条件简陋、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揭示出白酒的奥秘。也就是秦含章带队“汾酒试点”开始,汾酒完成了从“传统酿造工艺”向“现代酿酒工业”的巨大转变。行业内对酒的分析达到了分子水平,这项工作对于白酒科技发展真的是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茅台酒厂和秦老也有很深的渊源。

1964年,汾酒完成试点改造,这个时期,科技是酒企的热词。方心芳与秦含章两位大师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分两期开展了科技试点研究。科技试点主要是围绕规范茅台的生产工艺、茅台的微生物环境和茅台的物质构成进行研究。

1975年,秦含章负责茅台产品化验分析工作,历时八年,得出了一个结论,因为茅台镇特殊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茅台酒不能异地生产,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说的“若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在今天看,可能是一个很轻易的结论,但这个观点的提出到定论是非常有冲击力的,对茅台也是意义非凡的。

茅台酒厂和汾酒厂,分别在老人在世之时,为他竖立了塑像。

在秦老离世之际,茅台以企业名义发布的悼文中这样写:“先生之研究,为茅台酒从最初年产数百吨到今天数万吨之发展,提供科学论据,奠定技术基础,丰碑伟业,时至今日,茅台仍感念在兹,无时或忘。”

可以看出来,这个时期的中国酒企因为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加持,发展迅猛。也可以看出来酒企的主要精力在修炼内功上,在经营思维上与西方国家是有差距的,思想上偏保守,观念滞后,当然与客观环境也有关系,“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当时典型思维的写照。

品牌酒阶段

市场经济时代来临,品牌消费成为主流。据我了解,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也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的酒企逐渐掌握了生存之道,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企业借打“广告牌”提高产品声誉、塑造品牌形象,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白酒的高光时期,消费者对“名牌酒”的热衷前所未有,不少酒企形成了“名牌战略”。除了老牌白酒比如茅台、汾酒、杜康,不少新锐品牌,像江小白也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文化酒阶段

从现在甚至到未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后,“文化”对于酒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出来,中国白酒迎来一个全新的文化酒时代。

可以看看近几年的中国白酒市场动作,都与文化息息相关。

茅台集团李保芳董事长提出建设“文化茅台”战略的初步设想;五粮液携手故宫博物院、北京电视台联合出品《上新了·故宫》大型文化季播节目;舍得酒“传播中国智慧、打造文化国酒”的再定位;剑南春宣布开启中国艺术环球极致之旅;泸州老窖国窖1573在凤凰山的封藏大典……

这些酒类行业领军者都在文化酒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其实,反过来思考,文化可以为酒企赋能,酒企也往往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从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来说,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是在饮文化,酒中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沉淀,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文化——酒道,是最为恰当的。

秦含章先生是把中国酒文化推向极致的一位尊者,以他一个人的激荡百年史,存放着中国酒业从茫茫荒原走向蔚为大观的当代历史,他对于酒行业的历史性贡献,好似开创中国禅宗、一苇渡江的达摩祖师,以一己之力而行,留下的却是无数的道场。

秦含章酒道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以弘扬酒文化为己任,以优秀酒品质为载体,打造一个文化场所,秉持着“跨界、融合、分享、共赢”的理念,随着文化酒时代的发展,它将获得更良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说酒行业文化概念的推出是市场营销战略中的“以文载酒”,是寻求长足发展的一项全新战术,或是精明的商贾真知灼见的一种文雅的表现,但本质上文化酒是对因为急功近利而昙花一现,这种现象的一种打击,是一种长足战略,也是一种谱写历史的正在进行时。

所以,毋庸置疑中国白酒企业已经走进了文化时代,酒行业也迎来了亮底牌、显神韵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大有可为。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吴琳)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8 11:21 , Processed in 0.0294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