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数码产品零售会向国美看齐吗

2007-12-18 08:00| 查看: 91415| 评论: 0|原作者: 陈 炜,施建军,舒 靖

摘要: 国美绝大多数的店铺,和中国大部分百货店一样,实际上处于摊位制市场向全面商品管理的过渡阶段。但处于中级阶段未必是坏事,处于高级阶段未必是好事,全视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而定。

国美绝大多数的店铺,和中国大部分百货店一样,实际上处于摊位制市场向全面商品管理的过渡阶段。但处于中级阶段未必是坏事,处于高级阶段未必是好事,全视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而定。

数码零售的“史前文明”

从IT业内人士的角度看,数码产品的零售模式是按以下轨迹发展的:
第一阶段:以街面中小店铺为主(类似于杂货店);
第二阶段:地产商提供物业,将第一阶段街面店的商户、柜台聚集在一个空间内(初级批发市场);
第三阶段:物业方对市场经营的参与度提高,在改善服务硬件和软件的同时,也采取大量集中管理手段,开始逐渐树立卖场品牌(中级批发市场);
第四阶段:成熟的电脑城模式,拥有强辐射力的整体品牌(高级批发市场,也类似于出租营业区的百货店);
第五阶段:涌现出大量新的零售模式,形成以电脑城为主的混合模式阶段。
中国的各个数码产品分销中心,如北京中关村、上海电脑城、沈阳三好街、西安雁塔路、成都磨子桥、南京珠江路等地,虽然发展有先后,但其轨迹与上述大致相同。
然而,在专业店零售业内人士看来,单从家用数码产品(针对消费者)而非系统集成和团购(针对机构采购者)角度归纳,以上轨迹无疑还在“史前文明阶段”。实际上,家电曾经也经历批发市场模式,但最终被现代专业店业态占据主流,像日本的秋叶原,以前就是家电零售商店街,1994年后转为以数码零售为主。
分销商和制造商都在关心,数码产品的零售模式到底会向哪些方向发展?
无论对于零售商还是制造商,只有明了当前的主要零售模式的特点,才能进行相应的创新—未来几年内,吸收了其他模式长处的新业态会拥有哪些特性?制造商倾向于选择哪类终端?答案都要从今天开始寻找。

零售源流:国美也不算高级阶段

从零售业角度看,当今的主要数码产品零售模式,都来自各个以往零售渠道的资源积累。从其源流区分,可以归纳出如表1状的数码零售主要模式图。
说明A—表1纵轴的“零售1”、“零售2”、“零售3”分别是指:
零售1:由IT界专业服务商投资建设的实体零售业态。
零售2:由专门的零售界商业资本投资建设的实体业态。
零售3:由各方投资的各类网络零售平台。
这种区分,重点不是要强调谁投资,而是强调各自的专业所长。
“零售1”类的企业对IT行业的理解水平更高,与本行业贴得更紧,在商品的专业销售方面能力更强;
“零售2”类的企业对零售业的理解水平更高,在店铺营运管理和商品结构管理方面的能力更强;
“零售3”类的企业,随投资主体不同,会拥有上述两方各自的优点,但总体看它们更擅长网站平台的专业运营,和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网络营销。
但“专业能力”和“行业关系”往往与个人、团队相联结,因此不排除某些企业同时拥有IT和零售(连锁)两种能力,突出的表现为宏图三胞。
说明B—表1横轴中的“发展阶段”是个值得注意的项目:它并非单纯以时间作为标准,而是以其模式要求的管理层次、运作水平和收入模式作为标准。
例如,很多厂家选择淘宝网店来做网络直销,远远晚于戴尔模式,但戴尔模式的管理层次却要高于淘宝网中的那些网店。
又如:很多人认为国美、苏宁应该处于专业店零售模式的高级阶段,其实不是这样。国美绝大多数的店铺,和中国大部分百货店一样,实际上处于摊位制市场向全面商品管理的过渡阶段—尽管供应商要经历国美的采购环节,但在其大的商品框架下,只要能缴纳一定场地费,就能在自己的展区采取很多自主活动。
但处于中级阶段未必是坏事,处于高级阶段未必是好事,全视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而定。
说明C—表1正文中有几个要素非常关键:
收入模式:靠哪块收入来吃饭,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根本。但反过来说,企业主体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中参与度有多高(业内通俗讲就是有多专业、多辛苦),决定了它能采取什么收入模式、收入水平有多高。
例如中关村海龙、搜易得和淘宝(甚至阿里巴巴)其实都是摊位制市场模式的滥觞,以收取固定的摊位费为主要收入;但这种收入与商户业绩是不挂钩的,成长比较困难,而最近搜易得改变为收取3%的佣金,反映出它必将在营销投入方面有所发力。
专业程度:这个专业是指对IT产品、品类及行业的了解程度。数码产品本身属于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又很快,消费者口味变换也多,选购过程较复杂,因此能否在零售过程中维持专业水平,是能否容纳更多商品、提高销售所得的关键。
空间模式:卖场空间是采取实体,还是采取网络?是划分摊位,还是整体运作,抑或二者合一?在目前来看,大家要竞争的是同样的空间下,谁的布局、动线和氛围更吸引顾客。
商品管理:这是零售管理和连锁管理的关键能力。简单说,就是假如全部商品由企业自己采购,它能利用其品类结构搭配、价格/促销/库存管理获取多大回报的能力。该能力越强,回报更高,当然企业做得就越辛苦。纯粹做房东收摊位费,几乎不需要商品管理。
供应链管理:指企业基于自身库存和订单,对于物流配送环节、制造环节甚至元配件环节的掌控能力。拥有这个能力不仅是为了降低后台成本,也是为了提高响应速度。
整体品牌:这个品牌不仅来自零售商的知名度,也来自顾客对其专业水准、价格水平、服务层次、卖场空间和商品品质的印象。零售商的整体品牌是有集客力的。

总结:互相学什么

根据以上零售模式源流及其要素分析,我们可以针对每一种模式做出更精确的分析。这里将简要阐述部分模式中值得学习的要素和研究的劣势,并列表2加以对比。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管理学院)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陈 炜,施建军,舒 靖)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7 15:56 , Processed in 0.0363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