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别坐等顾客上门

2007-12-18 08:00| 查看: 223744| 评论: 0|原作者: 邵国云

摘要: 许多加盟店总寄望于盟主密集的高空广告轰炸出的品牌拉力。但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加盟店要想生意好,还得自己在门店经营上下足工夫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特许加盟繁荣的表象背后,也可以轻易找到大量的失败加盟案例。在一些不成熟的特许体系中,加盟商失败率甚至高达34%,这在其他营销模式中是无法想象的。
许多加盟店总寄望于盟主密集的高空广告轰炸出的品牌拉力,以为有了广告支持,自然客似云来,财源滚滚。品牌是很重要,但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加盟店要想生意好,还得自己在门店经营上下足工夫。

好生意靠走

受门店规模和位置限制,加盟店往往不能指望门庭若市,尤其是美容SPA、高档家纺、生发育发等面对小众顾客的,更是如此。此时,单纯依赖总部的高空广告,就更是妄想。
店面客流分为两大类:自然客流和推广客流。门店位置越好,自然客流越大,但也有成交率低、店铺成本高等缺点,若是定位小众群体的门店,该劣势就更明显了;推广客流则是通过营销手段吸引进店的客流。他们需求明确,主动购买欲强,成交率高。
因此,位置对小众定位的加盟店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走出去。小生意靠守,大生意靠走,就是这个道理。

泛数据库营销:
找到藏起来的顾客

所谓走出去,可不是跑到大街上吼两嗓子,随便发发传单就可以收工了。这种方式广种薄收,不经济。这里介绍一种更准确的方法——数据库营销。
可问题又来了:如果门店经营多年,不用你说,顾客数据库肯定是有的;但我才开张没几天,顾客都不知道在哪儿,你让我到哪儿去弄那劳什子数据库?
你没有,但别人有。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数据库来营销,姑且称之为“泛数据库营销”。
在数据库营销者看来,任何一个人的消费行为都不是孤立的。例如,能消费美容SPA服务的顾客,一般都会光顾高档购物场所,定期参加健身运动,习惯使用信用卡等等。
分析这些目标顾客的关联消费行为,跳出行业思维局限,善借它山之石(客户资源)找到目标顾客。“你的(客户资源)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才是“泛数据库营销”精髓所在。
以SPA美容馆为例,除了广告刺激顾客外,至少还有两种更好的沟通方式:

1.异业品牌互动联合。
一般中高档大型商场、新兴的化妆品连锁店、健身馆,都建有自己的会员资料库,这些会员基本上就是SPA馆的潜在消费人群,你可以很方便地从中网罗到一大批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客源。这种异业合作,彼此没有竞争,反而能相互促进生意。一份合理缜密的计划书,再凭阁下的三寸不烂之舌,搞定当非难事。
已有不少美容机构开始以体验券的方式,联合一些高档会所进行品牌互动。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多数业者对数据库营销的核心理解不深,在目标人群针对性、互动品牌匹配性、活动节奏性等方面出现偏差,引客进店的效果大打折扣。

2.比分众广告还要分众。
掌握了SPA馆顾客的关联消费特征,广告完全可以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击中我们想要打中的目标个体,而非排炮那样地毯式轰炸。如在健身馆做个性化的广告策划;或根据年龄、性别、月话费量等参数来划分人群,投放交互式短信广告;还可做信用卡广告,包括更进一步的联名信用卡模式等等。
思路一旦打开,办法可就太多了。这种比分众广告还要分众的广告策略,不但节约的费用看得见,带来的效果更会让你惊喜万分。

体验营销:
提高你的成交率

假设阁下的“泛数据库营销”大获成功,顾客盈门,络绎不绝。大喜之后,月底算账却失望不已,“销售额没涨多少嘛”!
顾客好不容易来了,来了却不买,煮熟的鸭子飞了,这滋味肯定不好受。传统的专卖店在吸引顾客购买时,往往将全部精力倾注在终端建设和销售技巧培训上。赏心悦目的装修,生动的陈列,再加上舌灿莲花天上鸟儿都能哄下来的导购员一顿忽悠,完成临门一脚,搞定!这套组合拳看似完美,但在一些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上却无法奏效。
原因在于:对不同的产品,顾客要求不同的参与度!
低值、低价、大众成熟产品,如餐饮、服装等专卖店,顾客对产品优劣基本都有自己的判断,参与度不会太高。这时通过一些感官刺激,如视觉——专卖店的生动化表现,嗅觉——餐饮店的香味,触觉——服装的试穿,听觉——导购员恰到好处的推荐等,他们就很容易冲动购买。
但对那些高价、高附加值、高关注度、低理解度的产品,如汽车、家电、SPA、生发育发等专卖店,顾客无法凭借经验作出独立判断,购买前往往持怀疑态度。普通的终端表现、话术,已不能完全左右他的购买决策了。
打个比方,你想买一台万元左右的平板电视,但之前没买过平板,你只能依赖广告及原有经验,初步选定ABC三个品牌;但在三个品牌专柜前,DM上那些如同天书的专业概念,把你的头都搞晕了。你肯定不会轻易下决定,除非那导购员不但人间绝色,而且巧舌如簧,再加上你财大气粗挥金如土色迷心窍,才会稀里糊涂地轻易把一万元“巨款”双手奉上。
那你会怎么办?肯定会在视听区细细分辨各品牌样机的画质,颇有经验的甚至会自带碟片检验播放效果。现场体验画面和音质后,你淘汰了A;接着,你还会向使用过B和C的朋友咨询使用情况,最后才决定到底买哪个。
一言以蔽之,在这种专卖店的成交环节中,顾客对产品亲身体验,比终端陈列和销售技巧更重要!
笔者之前服务过一个高端生发育发连锁品牌,一套疗程装产品价格高达数千元,部分重度脱发患者甚至需要上万元,才能达到理想的生发效果。一开始,许多存量市场的顾客因之前使用的同类产品效果不理想,便“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而增量市场的顾客受周边脱发朋友的影响,对新品的接受度也不高。
一开始,无论怎么调整导购员的销售技巧、销售话术,进店顾客的成交率始终在30%左右。后来,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产品体验环节,将之前的“你听我说”,调整为“你来看”,呼应顾客内心固有的评判标准,争取他们的信任。
顾客进店后,导购并不急着推销产品,而是先用显微镜检测其问题头发的毛囊,然后再让其免费体验整套生发流程,对比产品使用前后的毛囊显微照片,让他们切身体验产品的效果,攻破信任壁垒。
体验营销实施了半年,带来了70%左右的成交率增长。这在生发行业是非常惊人的。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品专卖店,如美容SPA馆、健身场甚至汽车专卖店,纷纷搞起1元健身体验券、新车免费试驾等,看似浪费资源,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成交率。
当然,有些产品在专卖店开展体验营销有困难,譬如中高端的家纺产品,总不能让顾客在店里脱了衣服睡一觉吧?此时必须变通,寻找适当的场所。譬如,和中高档酒店品牌互动,让入住酒店的顾客体验产品;再如,和新楼盘合作,在样板卧室布置我们品牌的家纺产品。

口碑营销:持续赢利之源

有句话几乎所有的生意人都知道: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系一个老顾客成本的5倍。不管5倍还是3倍,有一点可以肯定:专卖店的利润贡献,大部分来自老顾客的重复消费或推荐消费。简言之,专卖店挣的是回头客的钱。在握国际董事长袁建达先生有一个经典比喻:专卖店好像一个鱼池,要持续不断地从里面钓到鱼,就必须学会养鱼,小鱼养成大鱼,大鱼再不断地产小鱼。你的客户资源滚动起来了,专卖店自然也就能持续赢利了。
保证客户资源持续增长的办法有一个: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能确保老顾客在尝试性购买后,形成持续消费,并推荐新顾客来尝试性购买。这种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高附加值、高参与度产品的营销中。
在专卖店营销体系中,多采用“会员制沟通”和“有奖推荐”,来建立口碑传播体系。
所谓“会员制沟通”,就是对专卖店所积累起来的会员资料,有步骤、有目的地沟通信息,让会员逐渐建立起对品牌的情感倾向,最终建立顾客忠诚。会员制沟通经常采用下面三种方式,变换组合:

1.日常提示服务。
这种方式最为普遍,许多专卖店一到新品上市、年节促销,都会用短信、电话甚至是直邮,将信息传播给顾客。虽然商业味道稍重了一点,但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除非之前的产品使用过程让顾客厌恶,否则多数还是比较乐意接受该类信息“骚扰”的。当然,信息做得巧妙,更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曾经收到过一个成衣专卖店的短信提示:“今天是冬至,天冷了,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冬季新品上市……”,这么富有人情味,我想没有人会拒绝的。

2.提供增值服务。
这种方式举着服务的大旗,以免费为最大卖点,强调对顾客跟踪服务,对品牌的帮助很大,当然也会消耗企业一定的既得利润,故常用于高附加值、低回转率的产品。家电连锁业的送货上门、免费保修(清洗)、差额换货,个人保健连锁业的定期回访、免费复诊,奢侈品业的客户联谊会等等,都属这个范畴。

3.有效的客诉处理流程。
这是连锁业最重视,但恰恰做得最差的部分。客诉处理是柄双刃剑,处理好了,顾客忠诚度会蹭蹭蹭直线上升;处理得不好,顾客轻则立马调头,发誓再不踏你家门,重则冲冠一怒闹上公堂。到时候,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再幸灾乐祸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一把,够你喝一壶的了。
但客诉受理方往往是加盟店,处理投诉需要成本,盟主对加盟商又没有补贴,所以加盟店处理投诉一般是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甚至厂商之间相互推诿,处理不及时、不彻底,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不少连锁品牌把客诉处理权回收总部,看似增加了成本,但与顾客流失相比,也是无奈之中的办法。
在“会员制沟通”基础上,优质顾客还会自发地、无意识地口碑传播。我们的顾客是很善良的,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他的忠诚,他绝不吝惜溢美之词,一定会以他对品牌的美誉去影响周边的同类消费者。但要实现好口碑的病毒式扩散,需要加盟店长期坚持优质的服务,并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去引导顾客。
目前国内的特许品牌中,通过会员开展有意识口碑传播的尚不多,但口碑传播的理念和显而易见的优点,已为国内营销人广为接受。纵观国外的成功案例,基本采用“有奖推荐”方式,有直接的分享券,也有变相的会员积分奖励。国内某信用卡几年前曾推出“有奖推荐”活动,该行信用卡持有者,如能在一定时间内推荐若干人申办该信用卡,可免除年费,听说效果颇佳。
不管国内国外,业内业外,这些有益的营销经验,都很值得国内的特许品牌和加盟商发扬拿来主义精神。

如何挤进领导品牌霸占的商圈
A和B都是蜂产品行业的特许经营企业。B是行业全国领导品牌,有央视广告助阵,其门店进驻罗湖村商圈已一年有余,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稳定客群。而我所服务的A只是一区域强势品牌,既无广告支持,多方面硬件又都处于下风。现在,我们的一个白领型加盟商欲登陆罗湖村,从哪里下手?

解读商圈

“在一块肥沃土地上耕种的收获,永远比在贫瘠土地上的收获大十倍,也容易十倍”!
罗湖村是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浓缩版,仅1平方公里左右,却聚居了近2万人口。与罗湖火车站、汽车站和罗湖口岸仅一路之隔,200米之遥。两站一岸是深圳通向全国的主窗口,每天十几万的人流带旺了罗湖村(注意:人流虽大,但绝大部分难成为目标客群,因其流动性质)。酒店、银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十分齐全。
人群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白领一族、中小企业主及外国人,置业居住者与租住公寓者各占半数。主流人均收入在2000~10000元/月,消费能力强劲。
这些人在消费保健品的心理和行为上,主要有三个特征:
1.乐意尝试新事物、新产品,特别是绿色天然的产品。
2.特别注意食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实力背景。
3.整体文化素养较高,比较注重购物过程的享受,对销售人员的专业与销售技巧要求很高。只要销售人员达到这样的水准,这些看似理性的消费者,反而更容易成交。
这是一片有开垦价值的“沃土”(商圈),关键就是找准爆破点(精确选址定位)。

选点

从地形分布图上看,行业领导品牌B已于一年前进驻商圈的黄金制高点——沃尔玛社区店(Neighborhood Market),有较高知名度和稳定客群,覆盖和控制了整个商圈。
欲虎口夺食,留给我们的有效商圈和机会点就只剩离沃尔玛200米外的罗湖村商圈了(见图)。
如果开设专卖店,以硬件对抗B品牌,投入成本至少8万,月运营成本至少4000元,且集客成本和难度较大,胜算极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S超市与沃尔玛相距200米,拥有同样约3000平方米经营面积和相似的商品组合,同样定位于“社区便民购物”。一般情况下,与沃尔玛如此近距离的内资超市很难生存。但S超市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还活得很滋润,至少有10万元/天的业绩。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在短短200米途中有两条分叉马路的阻隔和分流作用,使得两间超市“划路而治”。
进驻S超市,借助其对罗湖村的辐射力,拦截和分流部分B的顾客,开发新客源,正是我们的突围之道!
最终我们选择了S超市收银台侧一个位置极佳的柱子,总投资控制在3万元以内,开设了一个专柜。

虎口夺食

■ 谋定后动,低调入市
我们研究了A、B两品牌之间的优劣势(见表)。
我们在这个商圈属“虎口夺食”。B先入为主,多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因此,笔者建议采取“先抑后扬”、“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为什么?一方面,在入市阶段不采用大规模宣传的传统打法,避免一开始就刺激B,引来强烈的价格对抗;另一方面,目标客群比较理性,文化素养较高,一开始也并不适宜高举高打。

■ 借力商场,资源共享
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如何快速将品牌信息传播到目标客群中去?
我们拿出了大量的赠品蜂蜜与商场联合——凡在商场一次性购物满30元,即可到A专柜免费领取价值6.5元的蜂蜜一瓶。
这里的操作技巧在于:面对顾客,不要因为给予了对方小恩惠而急于推销,重点是介绍本品牌的背景、实力和产品特点,有理有节,自信而不自大,积极而不心急。
这一招果然受到了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很多人一开始抱着疑惑的心态而来,但经过坦诚愉快的交流之后,都会尝试性地选购一些低端产品。虽然首月专柜销量仅比盈亏平衡点略高,加盟商难免心急和顾虑重重,但我们坚信,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拿下这个商圈只是时间问题!

■ 敌进我退,从容应对
买赠和品牌推介带来了效应,A品牌开业一个月,就有部分顾客产生第二、第三次购买了(其中包含了一部分B品牌的顾客)。
一天加盟商急电:“不得了,B品牌开始买150送50,他的导购员对顾客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甚至是假货。怎么办?我们是不是也搞什么特价促销?”
B的餐桌上突然来了个分食者,有所反击再正常不过了,皆在意料之中。A立即采取了四项措施:
1.绝对不可跟进B的大力度促销,仍以正常价销售。一旦跟进,则正中B的下怀:B已有较高的知名度,而A刚进入市场,处于导入期,消费者尚未完全接纳时就采取价格战,不但不能走量,反而自毁前程。
其次,B的价格策略以牺牲利润为前提,属单店行为,不可能长期如此。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你打价格战,我做品牌积累。
2.面对不良甚至恶意的攻击,绝对不能以牙还牙。客观公正、心平气和、有理有节的向顾客传递品牌的优势和产品特点,尊重对手。
3.加盟商强化知识面——除了从总部了解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外,必须熟练掌握与B同类产品的各项指标、特点和性价比优劣势,最好用书面形式。同时,强化对蜂产品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市场竞争态势及保健养生领域的知识。
4.从总部申请反映企业实力、背景、发展历程的企业品推内刊,扩大信息传播。
此时,白领型加盟商的优势尽显——他们能快速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高效率达到总部要求的水准。而B的导购员的知识属面局限于蜂产品知识,对于蜂产品发展历程、竞争格局以及保健养生等宏观和延伸领域较为欠缺。A配合品牌信息的传播自然征服了消费者,负面影响不攻自破。
快速执行了各项策略后,A本月销量不降反升了3000元,一些尝试性购买低端产品的顾客开始购买中高端产品了(面对面推广生效)。B品牌虽然保住了部分老顾客,但以透支未来销量和牺牲利润为代价,有一部分顾客已经开始尝试A品牌。终于,他在月底收起了价格大旗。

■ 危机公关,化被动为主动
A的专柜刚刚走上正轨,整个蜂产品行业突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2006年10月央视曝光假蜂蜜事件!A专柜自然不能幸免,一连几天都只有几十元的营业额,甚至没开张。
怎么办?加盟店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总部的危机公关上。事实上,只靠企业总部的一己之力,也很难对全行业的危机有什么作为。加盟店应该有自己的公关思维,针对自己的小商圈,身体力行,化被动为主动!
1.充分利用好公司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发挥已建立起的老顾客档案,用权威和事实说话。
2.制作“质量承诺卡”,向顾客承诺:“如本品牌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视为假货,假一赔十,并赔偿检测费用,同时接受媒体和消协的监督”。
同时,将专柜三面产品陈列缩减为两面,腾出一面专门陈列公司获得的荣誉牌匾,用蜂蜜挂图加以衬托。此举遭到了加盟商的极大质疑,认为三面陈列位已经够紧张了,再压缩,将严重影响销售。
但事实证明,这一改造对销售的帮助非常大。很多潜在顾客驻足观看,加以引导,都产生了购买。既成了品牌传播的主阵地(牌匾),又成了销售的好帮手(挂图)。这好像《天龙八部》里“珍珑”棋局的解法,后撤一步,反而赢面更大。
顾客的疑虑和担心被打消,甚至不少B的顾客也成了A的顾客。本月销量猛升至12000元。而B在这场危机中未采取任何动作,完全落入下风,已无力阻止A在商圈内的迅猛发展势头。

■ 韬光养晦,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场行业危机反而成了A专柜走向成功的转折点。经过与总部3个月的合作,加盟商已十分信任总部。按既定战略,11月和12月仍以终端拦截、地面推广、顾客建档与回访等基础工作为重,销量也稳中有升,维持在13000~14000元/月左右。
到2007年元旦,经过4个月的基础建设,专柜已有稳定的客群和一定的知名度。此时,是企业出面与顾客深度互动沟通,提升和强化品牌认知的时候了。
A总部策划了“辞旧迎新·感恩罗湖”的大型户外推广活动,借总部元旦促销政策,以企业报为载体,通过S超市和邮局夹报派送,对目标商圈进行信息定向覆盖。此活动极大提升了A品牌的知名度,许多顾客单次购买额都达到了500元,甚至一些香港客人也特地赶来购买。这也印证了当初调研时对商圈消费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的判断。
至此,A在罗湖村抢滩登陆成功,渡过了导入期,步入稳定收益期。除开业前两月利润稍薄以外,月纯利都稳定在4000~6000元。这对于一个总投入在两万多元的项目来讲,已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益水准。

稳定期转换工作重点
 
进入稳定期后,加盟商要实现角色转换,毕竟,导入期老板充当士兵是战事所需。
而从现在开始,加盟商应着眼于人员的培训管理、品牌在商圈内的公共关系建设等工作。品牌虽有较高知名度,但尚未转化成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因此在狠抓客户服务的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让品牌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走到人们的内心,树立美好形象,方是长胜之策。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邵国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8 23:49 , Processed in 0.0461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