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情书》引发的风潮

2007-11-13 08:00| 查看: 132112| 评论: 0|原作者: 陈守则,刘旭明

摘要: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创意产业也备受重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纵观我国创意产业,技术落后,品质欠缺。作为创意产业一部分的综艺节目,从模仿到走秀,从超级到绝对,从反串到戏剧化的夸张,都是偶尔的灿烂,长期的沉寂。那么,综艺节目乃至整个创意产业应如何打造?我们
超女,快男,好男儿,一阵选秀的旋风在中国席卷而过,从模仿秀到选秀,我国的综艺节目一直没有摆脱创意匮乏的硬伤,带给观众的是严重的视觉审美疲劳,中国观众急需新鲜的综艺节目重新获得审美愉悦。2005年开始在网络上流行的韩国综艺节目《情书》,让人们在综艺节目中重拾乐趣,也使得国内林林总总的同质节目相形见绌。

《情书》来了
韩流凶猛、韩剧大热中国,继“韩剧”之后,韩国综艺节目也虎视眈眈希望进入中国市场。韩国SBS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情书》自2004年10月份开播以来,由于内容健康、轻松、搞笑,播出不久后在韩国观众中备受好评,号称韩国最火爆大型综艺节目。2005年,新浪娱乐率先宣布与韩国SBS电视台合作,在第一时间免费提供给网友完整的节目视频。至此《情书》通过网络进入中国市场。
《情书》属于速配节目,在主持人的指挥下,男嘉宾对女嘉宾展示自己的魅力,通过跳舞、游戏,最后赢得女主角的芳心。在内容上,虽然与众多台湾综艺节目一样以娱乐大众为目的,但是该节目内容积极健康,从不谈论绯闻花边,也不打色情擦边球,让参与节目的嘉宾以真正投入进去的方法来展现幽默诙谐的一面。另外,该档综艺节目采用的是全明星阵容,如人气偶像组合“神话”,张佑赫、金正恩、韩佳仁、河智苑、韩智慧、金善雅都是该节目的座上客,又为节目赢得大量Fans的追捧。
2006年,“情书”被吉林教育电视台引进,正式步入电视台,其后迅速成为年轻人的热点话题之一。电视台的播出,使得网络更加火热,除了新浪网,《情书》在视频门户网站鲜艳登场,以其独特的风格取代了华语综艺节目包括“我猜”、“康熙来了”在内的点击地位。
在台湾综艺节目渐渐失去荧屏影响时,《情书》来了。一件产品火了,特别是一件文化综艺类产品,是尤其值得我们寻找其“火源”:

与时俱进,与爱同步
就《情书》本身而言,很多元素我们也是具备的,如:一个有趣的主持人、明星、舞蹈,一个关注主题。但是,为什么拥有同样资源的我们,却没有做出如此备受青睐的节目?这就需要我们探讨更深一层的原因。
《情书》从画面看,像韩剧一样优美悦目,无论是置景还是镜头切换,加上俊男靓女的主角更是赏心悦目;从内容看,既保留韩剧健康积极的一面,也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比如开场秀时艺人们的个人舞蹈表演,精彩而富有个性。重要的是,整个节目中洋溢着幽默热闹的气氛,完全是自自然然出现的,毫无做作之感,这正是现代综艺节目最需要的。
对于习惯了集体舞视觉的观众来说,《情书》第一个卖点就是明星舞蹈,明星不足为奇,舞蹈也不足为奇,但是明星的即兴舞蹈就非常有看头了。俊男美女加上通俗和带有韩国民族特色的舞蹈组成了节目的第一要素,最为直接的视觉要素。
其二就是节目的主题——爱情。这是一个古老永恒的世界性话题,没有语言、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局限。无界限的主题,为《情书》的国外进军扫清了道路。《情书》中,男女嘉宾通过游戏竞争相互配对,游戏的不同,配对也可能不是固定的,随时的变换,增加许多悬念。多了竞争、多了比拼、多了悬念,也多了爱情,“情书”也不再局限于几张薄薄的信纸,而是用嬉闹的游戏、互动的交流、可爱的舞蹈交织在一起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三是节目制作,无懈可击。从2004年开播,《情书》也是历经整合和改编,目前主要分七个环节:开场秀,男生游戏,女生游戏,第一次组合(节目中称为“持花男子”),“给我出来”,情侣游戏(抢椅子),最后组合。每一环节都不高雅,但都妙趣横生。从开场秀,到男生们的动作游戏,到“有限度的伤害女选手的美好形象”,再到充满未知悬念的挑战,最后的情侣胜出,《情书》的制作都极其精美,非常到位。
在表现形式上,《情书》特别注意运用了多媒体的技术,在播出的电视画面上加入画外音,网络卡通和第三方评论,来增强节目的效果,刺激人们的感官,让观众感觉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自己想表达的情感,从而起到心理放大器的作用。如当一位女选手出现复杂表情时,屏幕上总是会打上最恰当的“词语”,比如“紧张、尴尬”等等。另外一次,申正焕表演老太监,屏幕上就给他“穿”上了太监服装,这种精心自然更出效果。最有服务意识的则是经常打上提示性的字幕,进行解释,方便观众快速理解。
另外,如果缺乏外景,那么节目也无法赢得观众的长期关注。《情书》的制作就加入了“特辑”,比如“中秋节特辑”(相当于我国的春节),世界杯特辑(在德国外景),巴厘岛特辑和圣诞特辑等等。外景的切入,极大地增加了节目生动性和新鲜感,也打破了综艺节目固定舞台的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一些笑料演员的表现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同时也赢得了一大批“粉丝”的追捧,网络就很常见“裴涩琪”、“金钟民”的节目片段的专辑,很多就是其粉丝所为。
从台湾到内地,我国的综艺节目,动嘴的多,动手动腿的少,明显缺少活力,反观《情书》,在不失去语言幽默的同时,大量的动作游戏使得节目活力十足。

文化创意,礼遇出新
在《情书》中,韩国综艺节目嘉宾的表现方法和我国也不大相同。他们似乎更直率,更乐于表现自我,不在乎调侃自己,这一点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开放和大胆。如喜欢跳舞但是技术很凑合的主持人经常希望表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在某一期的节目中大跳“热舞”,由于其相貌的特征,电视屏幕立即相继出现了:“大蚂蚱起舞”、“鬼上身的蚂蚱”的字符。
此外,韩国秉承的长幼尊卑、父母家庭观念的浓重东方文化色彩也在《情书》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亦如艺人之间的“前辈”尊称,这也是吸引观众的特点之一。
中国人对于“礼”依旧是情有独钟的,但仍需要自然大胆的表达。同样的,在节目泛滥下,我们的观众对于煽情也是越来越不买账。偶像的力量在增强还是减弱,很难判断,但是有一点,观众对于八卦新闻的分析能力、炒作的判别能力越来越强,中国演艺阶层的宣传手法可能需要有所改变了。
《情书》的选手都是韩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艺人,这跟时下大陆提倡的“娱乐平民化”不同。其实平民也好,艺人也好,重要的是哪个能出效果,哪个能做的精彩,这才是观众最关心的。

综艺选择的心理魔方
韩国的综艺节目竞争激烈,《情书》并非是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2006年《情书》在韩国停播,这则消息可能只让部分韩国观众感到可惜,却在中国受众中产生了很强的反响和讨论,可见其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叹,为什么我国的电视节目没有如同《情书》一样大的号召力?综艺节目又是遵循怎样的消费心理?

从精英走向草根的个性释放
很显然,明星因其认知成本的低廉成为综艺节目收视率的保证,但是综艺节目的重心越来越向草根阶层靠近。模仿秀本身就是将这个世界的偶然总结到一起,让与明星近似的民众走上舞台,不论是明星脸还是明星声音都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巧合的事。
但是随着资讯的爆炸和个性意识的喷发,这种心理刺激已经变得稀疏平常。大众新的心理越来越能接受发掘普通个体的特性,所以在台湾的“我猜”与“城市猎人”等节目就将普通人请上舞台。“城市猎人”中寻找一个城市的美女和“我猜”中用竞猜的方式来猜测职业、身份、身材这些环节中,明星已经变成嘉宾,而普通人是主角。
随后大众就不再满足造星权利的集中,“选秀”节目应运而生。自己投票选明星,既有主宰者的痛快还通过主动权为自己找到了寄托,“超级女生”的诞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谁会成为明星,每个人也都有成为明星的机会。用短信投票的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参与的重要手段。

从表演走向娱乐的精神放松
制作方操纵性逐渐减弱是娱乐节目的另一大进步,也可以说这与计划经济心理影响的逐渐减弱有关,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临场的东西。所以,主持人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本,与其说观众认同一个节目不如说认同一个节目主持人。
表演化和预设情节的成分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隐形,否则或者招骂或者替换。其节目内容也越来越脱离了程式化的东西,多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这一点在《情书》中,体现尤为明显,节目中的明星——姜虎东、金钟民、申千组合、哈明国组合扮演都是此类的角色。
这些都与大众生活节奏逐渐紧张有关,人们已经在工作中厌烦了科层和程式,他们更希望看到自由和放松,甚至是散漫。《情书》带来的就是极为自在的娱乐。

从一元走向多元的生活互动
电视节目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元素,生活化是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电视节目从“经院”走向“通俗”的一大信号。
语言生活化、搞笑生活化、过程生活化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大行其道。《情书》中嘉宾并不是只有一副面孔,而是从一元人走向多元人。搞笑的人认真起来更让人感动,天赋不佳的人努力起来更让人赞叹,这一切都是通过多元化的理念和对比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北京领先文化公司在日前买下《情书》的中国出版权。虽然,目前国内“抗韩”声一片,但北京领先文化公司负责人李先生却认为:“抵制一档内容健康、轻松、幽默的节目似乎有些不公平,我们不想让观众错失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此外, 湖南教育电视台也开始引进《情书》。湖南教育电视台节目总监二黑表示,《情书》在国内其他省也有播出,节目收视率反响非常好,期望借助《情书》在竞争惨烈的湖南电视市场,以节目差异化,取得胜利。
相形之下,我国还没有节目能达到如此的关注度。从名称、内容到嘉宾风格,从超级到绝对,从反串到戏剧化的夸张,我国的综艺节目确实应好好反思一下。(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文章编号:2071121,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编辑:刘紫琪lucia0529@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陈守则,刘旭明)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1 18:37 , Processed in 0.0348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