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圣元启示录

2007-10-22 08:00| 查看: 213073| 评论: 0|原作者: 穆兆曦

摘要: 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企业营销费用越来越高涨不下,身处如此“水深火热”的市场环境,已经功成名就的行业领先品牌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源实力、强大的品牌张力和规模效益从容面对,而位于行业前10名甚至前5名开外的大量中
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企业营销费用越来越高涨不下,身处如此“水深火热”的市场环境,已经功成名就的行业领先品牌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源实力、强大的品牌张力和规模效益从容面对,而位于行业前10名甚至前5名开外的大量中小型企业就苦不堪言了——行业巨头“黑云压城”,经营成本持续上涨,利润收入日渐微薄,甚至濒临亏损和覆灭的边缘。
仅仅在4年前,这种困境就是圣元公司生存状态的写照。

前世今生

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圣元国际,以下简称圣元)成立于1998年底,主要产品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奶粉,产品线有30多个单品,市场覆盖中国26个省,采用厂家——经销商——终端的典型渠道模式。经过最初几年的全国市场覆盖成长后,到2002、2003年,圣元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不仅增长乏力,2003年更是亏损2000多万元。同期市场上,行业主要领导品牌有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雀巢等外资品牌,同时也面对伊利、三鹿、南山、雅士利、飞鹤等内资品牌的竞争,圣元的行业排名仅为第9。
此时的圣元,发展思路模糊,找不到增长方向。更让人忧虑的是,销售队伍经过几年打拼后心态趋于疲惫和低迷,骨干中层干部或跳槽、或自己创业、或利用职权中饱私囊等现象频频发生。圣元董事长忧心忡忡,迫切希望突破瓶颈,跳离平台期,重新激发发展活力。
2003年12月,圣元做出了一个非常之举:与优识营销管理和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优识)签订了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营销管理外包给优识,由后者空降一个营销顾问团队执掌圣元的营销人权和财权,带领圣元营销团队完成2004~2006年5亿元、7亿元、10亿元的战略发展目标。
结果如何呢?2004年,圣元实际完成5亿元销售额,年度同比增长40%;2005年,实际完成8.5亿元销售额,年度同比增长70%;2006年,实际完成14.6亿元销售额,年度同比增长72%。
2005年6月14日,圣元在美国Nasdaq上市,上市股价仅为1.8美元/股。之后,随着圣元每年盈利状况大幅攀升,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止到2007年9月6日,已经高达29美元/股,企业总市值超过110亿元人民币。
从一个年亏损2000多万元的中小企业,一跃成为Nasdaq的明星,在与各路强手的对垒中,圣元在顾问团队的直接执掌下,凭借什么战略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4:攘外必先安内

2003年12月,在圣元与优识签订协议时,双方共同商定了2004年的营销策略:重点市场重点发展,即在全国选取35个市场容量大且销售基础不错的城市,集中圣元有限的营销资源倾斜投放,以图各个击破,以点带面。
出台这个策略,是基于当时的竞争环境以及圣元自身的资源:当时圣元已经铺开到全国26个省、200多个城市,战线拉得过长,资源过于分散,到处力不从心,而瞄准这35个市场集中资源猛攻,使这些重点市场年度增长翻番,其他市场只要保持2003年的水平不变,即可完成2004年的增长目标。
但实际上,这个策略出台后仅仅1个多月就夭折了。

内外交困
2004年1月,优识真正进入圣元后,一系列影响策略执行的现实问题立即扑面而来,一时间让人感到压抑、窒息和茫然。

外部问题: 
·圣元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仅为16%,在一、二线城市更低,在35个目标城市最高的也仅为22%。
·以多美滋、美赞臣为代表的外资品牌阵营,已经牢牢占据了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在35个目标城市中的一、二线市场,圣元根本没有与外资品牌较量的任何实力和机会。
·以伊利、三鹿为代表的内资品牌阵营,已经深入到了广大县城、乡镇和村落,圣元与这些品牌相比也没有比较优势。
·圣元在35个目标城市的销量主要出在市辖下的县城,市内销量占比很低,而在县城市场竞争品牌数量繁多,竞争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内部问题:
·市场部不清楚该如何做事。部门成立时间短、人员少,除了做些POP和广告投放外,从未开展过消费者调研,品牌战略几乎没有,产品规划缺失,工作流程模糊凌乱,人员基本工作技能欠缺很多。
·销售部做事极不系统和规范。高级经理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审批文件、费用申请和报销票据,从经营意识、市场洞察力、管理水平到领导才能离统领千人队伍的要求相去甚远;区域经理各自为政;城市经理普遍缺乏生意头脑,更不会系统操作当地市场,职业素养和执行力远远不足。
·内部跨部门协作意识较差。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物流部矛盾重重,互相指责和推诿。
·前任总经理离职创业,挖走圣元销售部经理、市场部经理、区域经理、城市经理各级营销人员40多人。
·各类意想不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历史遗留悬疑费用多、产品不能及时供应、人员之间存在派系和裙带关系……

面对这么多问题,是继续坚持既定方针,还是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呢?尤其是中高级经理人员的大面积离职,给企业上下带来了相当大的震动,很多人员即便没有离开也处于摇摆不定的彷徨状态,根本无心恋战,“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策略连贯彻执行的基础都没有了。

人是第一生产力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是指挥官的谋略智慧和统帅指挥水平、是士兵的斗志和战斗力。同样,商场如战场,营销理念再先进、营销手法再高明,也需要有称职的管理者和基层人员来付诸实施。员工是企业生命力的基础,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坚决执行,就不会有预期的理想结果。
圣元的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态度问题、意识问题、技能问题。人不行,事情就做不好;事情做不好,各种问题就接踵而至。
所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先从人的问题入手。
2004年第一季度,圣元营销团队上上下下弥漫着一种低迷、疲软、消极的气氛,深入调查发现,有几个根本原因导致大家没有斗志:
1.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增长乏力,连年亏损,在圣元工作看不到前景。
2.营销人员工资收入偏低(区域经理月薪仅2600元,城市经理仅1000元),奖金只是按照负责市场年销售额的0.4%计提,既不公平也没有吸引力。
3.基层人员在市场一线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但没有渠道反映上来,或者反映上来后石沉大海,工作怨气很大。
4.高层人员每年虽有培训机会,但大多是空泛的理论。中、基层人员仅在入职时参加过培训,此后再没有系统的、能有效帮助实际工作的培训。
5.前任总经理离职后影响力仍在,接管的董事长管理风格迥异,给大家带来认知和习惯上的混乱、迷茫。前任总经理自立公司后频频以高薪等手段来挖人,去留问题让很多员工心神不定。
6.其他如不公开、不公平、不透明的沟通机制引发小道消息泛滥,真假信息让远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无所适从……
这些影响士气的实际问题,是业绩提升的关键障碍,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整个营销团队势必在一种低士气的状态下工作,不仅“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策略无法落地,连基本的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终端管理、促销活动等日常工作也将大打折扣。为此,狠抓团队管理和人员素质,就成为解决全局问题的突破点,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工作长抓不懈,不断精进。
2004年2月,圣元推出新的销售人员考核和薪酬机制,大幅度提升各级经理的底薪和奖金额度。如区域经理月薪提升到4000元,城市经理根据能力提升到1500〜2000元,并根据每年考核情况逐级递增;奖金根据年业绩增长额和增长率的权重计算,相比原来有2〜3倍的额度提升。这样改革的目的有三:(1)解决大家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保障问题;(2)给大家多劳多得的希望和公平的环境;(3)最大限度降低流失率。此举一出,立即受到各级销售人员的欢迎,低迷气氛有所缓解。
2004年2月,设立周公告栏制度。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总部的最新思想、政策、市场计划等,在每周一以公告栏的形式集中发布,以正面姿态让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定期、完整、连贯地了解公司的动态和要求,减弱小道消息的负面影响。
2004年4月,上线KASP系统。KASP系统是一套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营销管理系统,可以发挥销售档案管理、数据分析、快速沟通、无纸办公的作用。利用KASP的E沟通模块,圣元鼓励各级销售人员畅所欲言,把实际困难反映上来,把自己的心声表白出来。在这个平台上,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等高层领导可以和最基层的员工通过BBS、在线短信、邮件等多种手段无障碍沟通,达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目的,公开、透明的沟通气氛逐渐形成。
2004年4月底,迅速响应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可以说是一次行业地震,圣元由于反应迅速、应对得当,率先向事件受害家庭提供赞助,一举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公益形象。很多圣元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对这一义举感到鼓舞,开始对圣元的未来有了信心。
2004年5月至6月,在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心心相印,关爱中国宝贝健康”大型路演活动。圣元以“健康、活力、关爱”的新品牌形象结合地面消费者活动,在笼罩全行业的阜阳事件阴影下率先打出国产奶粉品牌的质量牌、关爱牌、公益牌,动员了全国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高层领导均下到各市场亲临一线。这次活动既达到了品牌宣传目的,也一举全面扭转了营销团队的低迷状态,开始形成一致对外的凝聚力。
2004年7月至2006年年底,展开全员培训。借助优识公司的培训资源,3年中圣元对各营销部门、各级人员进行正式培训40余场,并通过各种会议、沟通、市场走访等机会,不断以 言传身教的方式给营销团队以简单实用的营销理念、知识、技能和案例培训。由此,通过一次次系统化的培训,逐步建立了各级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整个2004年,圣元“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策略基本没有执行,可为什么销量还能完成预期目标?其实,最关键的是把各级营销人员的心聚拢了起来,让大家看到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感觉到努力上进的希望。人有了希望,就有了努力工作的原动力;有了原动力,自然就能想方设法去提升业绩。最关键的人的问题解决了,就为接下来的营销策略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
抓团队素质和技能,虽然看起来艰苦、不易短期见效,但却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200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早在2004年2月底,圣元决定撤出上海市场,停止与家乐福的全国厂家直供合作,改为地方经销商单店合作。上海市场是当时全公司投入产出最不合理的市场,而与家乐福的合作更让人痛苦不堪:2003年全年销售额200多万元,同期费用也达到200多万元,完全是入不敷出。撤出上海市场、停止与家乐福的直接合作,某种程度上充满了壮士断腕般的凄凉和无奈,很多人质问:好不容易挤进去的市场和全国KA,为什么要自毁长城?
圣元当时的考虑是,这两项举措,全年可以节省下近600万元的市场费用,按照2004年公司全国市场平均的投入产出比计算,这些钱投在基础好的市场用心操作,可以带来将近4000万元的销售额,而上海市场和家乐福加起来,2004年最多也只能创造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之间3000万元的差距,对当年5亿元的销售目标绝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优识的空降顾问团队深知,上海市场和家乐福虽然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举足轻重,但它们是大品牌、有钱人的跑马场,是小品牌、没钱人的伤心地。对圣元来说,上海市场和家乐福并不是永远不做,而当下则需要战略性收缩。
到了2004年年底,圣元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全国除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海南之外的各个省市,表面看来该做的市场都做了,但战线拉得很长,营销资源明显不足。再深入研究,圣元的主要销量是来源于三、四线城市的外埠和下辖县城。例如,2004年1月武汉市场完成销售额近80万元,其中70万元来自武汉外围郊县,诺大的武汉市内只有可怜的10万元。武汉的状况基本代表了圣元当时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情形:一、二线城市知名度极低(不超过10%),销量大多惨不忍睹,即使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内,销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摆在圣元面前的问题是:2005年要比2004年实现40%的净增长,增长点在哪里?企业的营销费用并不充足,要操作全国市场,如何投入才能有最理想的产出?

向左,还是向右    
向大城市进军?
一、二线城市是奶粉行业最大的市场,有调查数据表明,一、二线城市的KA店占据了整个行业80%的销售份额,同时一、二线城市也是圣元薄弱的市场,市场空间看起来很大。但是,现实的困难也摆在面前:
圣元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知名度很低,消费者基础异常薄弱。例如,上海的奶粉市场总容量少说有7亿元以上,而圣元在上海2003年全年销售额仅仅366万元,连1%都不到,但全年市场费用却开销了254万元,费用率高达81%。相反,外资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人才、品牌、媒体、渠道、终端、活动、消费者服务等各方面表现强势。同时,一、二线市场渠道的门槛很高,各种终端费用是圣元支付不起的,而且圣元操作一、二线市场的销售人员素质和技能,也远远没有达到与市场相对应的水准。此时的圣元,如果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市内,只能是陪外资品牌读书,为KA店贡献费用。
向乡镇市场进军?
乡镇市场地广人稀,消费习惯和档次都不理想,很多地区消费者还没有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认知,或者使用一般的全脂奶粉,或者使用鲜奶。即使有婴幼儿奶粉消费习惯,除了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的乡镇外,大多数乡镇的主流产品价位在10元左右,有的甚至低到五六元钱一袋。这么低的零售价格,正规品牌厂家根本无利可图,再加上消费者辨别能力弱,贪图小恩小惠,忠诚度差,造成正规品牌厂家不愿意做、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的市场局面。
圣元的主力产品优聪系列,零售价是20多元一袋,在乡镇市场是绝对的高价产品了,贸然进入这种市场曲高和寡,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况且,很多地方的乡镇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维护和配送成本也都是不小的费用。当时,圣元的经销商实力并不雄厚,二级分销网络非常稀松,即使想做也没有人员和车辆条件。市场环境、消费习惯、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专职人员、配送车辆等条件,一时间看起来都不成熟。
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市场开拓方向之间,圣元权衡再三。相对来讲,往乡镇市场进军的难度小一点,既能节省营销费用,还能借助已有的县城市场基础,做市场下沉的延伸。但是,乡镇市场到底空间有多大、是否值得重兵投入、渠道如何操作、用什么开拓模式,此时还都是未知数。

善谋者借势
2004年8月,乡镇市场的转机来了。
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对奶粉行业假冒伪劣产品是个沉重打击,从此,很多杂牌子、假牌子从乡镇市场绝迹。乡镇市场的消费者也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认为10元以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不可信,转而寻求正规厂家12~15元一袋的产品,品牌意识开始增强。2004年6月,圣元在“心心相印,关爱中国宝贝健康”全国大型路演活动完成后,发现了这个市场的新动向。
为慎重起见,圣元先期成立了乡镇市场开拓试点项目小组,对乡镇市场做全面摸底和试验,探索乡镇市场开拓模式,以尽快摸索出一套简单易行的乡镇市场推广方案在全国推广。2个月后,一套车载路演推广模式瓜熟蒂落,同时,乡镇市场开拓和维护的很多经验数据、技巧也被系统地总结出来。例如,乡镇市场每公里的油耗、平均一次路演的费用、乡镇消费者最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和促销活动方式是哪些、几个乡镇应该配置一名专职销售人员、什么条件下一个镇只开设一家店而什么条件下可以开设多家店等。试点项目为2005年圣元乡镇市场全面开拓积累了大量实际而鲜活的数据、经验和成功案例。
2005年1月,圣元发出了进军乡镇市场的总号令,向全体营销人员详细分析了乡镇市场的空间、发展趋势、消费特点、操作方式和困难,让大家对乡镇市场建立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并着重指出乡镇市场对2005年各区域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为乡镇市场的全面启动做舆论铺垫。
2005年4月,乡镇市场燎原战役打响,有车开拓模式和无车开拓模式全面铺开,同时提出了开拓10000个乡镇和建设万元镇的进度指标。截止到2005年8月,圣元自购路演车16辆,圣元经销商自行购置的路演车达60多辆,在圣元100多个乡镇市场主力拓展区域奔波,带动全国乡镇市场开拓的燎原之势。到2005年10月,国内各主要奶粉品牌看到圣元乡镇市场开拓的成功,纷纷杀入乡镇市场,而此时圣元已借助先入为主的先机,牢牢占据了乡镇市场中档婴幼儿奶粉品牌的头名。
优秀的营销策略不在于多么新颖,而在于能不能审时度势,顺理成章。2005年,圣元仅凭乡镇市场一项策略的坚决贯彻,就实现了全年近2亿元的净增长。2006年,乡镇市场更成为圣元业绩增长的一个主力战场。

2006:品牌跨越,从低端到高端 

2004年6月,圣元的品牌战略规划项目在阜阳奶粉事件平息后拉开序幕。此前,圣元的品牌战略几乎不成体系,存在诸多与自身发展阶段不匹配的问题:      
1. 圣元旗下有圣元、优博、宜品三个品牌,品牌传播费用本来就捉襟见肘,多品牌操作更是有心无力。2003年,宜品销售占比只有12%,优博销售占比更低到3%。
2. 品牌定位模糊,圣元品牌同时又是企业品牌,却定位在了中档产品线圣元2代上,给将来企业形象和品牌上升空间设置了潜在障碍。
3. 品牌资产只有品牌蓝色的基色和品牌口号“圣元,伟大的开始”,空洞无物,缺乏让人信服的功能利益和深入人心的情感利益。
4. 产品线交叉重叠,各产品系列缺乏整体感,产品设置不完整,包装陈旧、落伍。
5. 产品价格定位不当,性价比透支(即产品质量远远超过该价位其他品牌产品的平均水准)。优博作为旗舰产品,因销售额太小,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感召作用。
6. 品牌传播手段单一,只有线上的电视广告和几本母婴杂志。虽然电视广告创意制作不错,目标对象却是大城市的消费者,而真正的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却不知所云,有很大的心理距离。电视广告投放也主要落地在大城市,真正的销量市场经常看不到。
从长久看,圣元到底是甘心于中低端的定位,还是要往高端进军呢?

系统规划,全局思考
从企业的经营效益着眼,中低档产品的利润空间有限,对企业成长缺乏支持;从市场竞争着眼,掌控一、二线市场的外资品牌也有中低端产品,虽然暂时他们对三、四线市场没有兴趣,但未来会不会将市场重心下沉呢?综合考量,与其将来被动应战,不如现在主动出击。
但从中低端往高端去,圣元欠缺的东西太多了:产品结构不理想,产品形象不专业,资源不充足,人员信心也明显不足。“霸王硬上弓”风险太大,思来想去,圣元决定用“两年两步走”来完成“夯实中端,进军高端”的品牌战略。
2004年6月的品牌战略项目会议上,圣元提出了“系统规划,统一形象,借势造势,整合传播”的品牌管理思想,以此指导各项品牌活动,拉开了“夯实中端,进军高端”的序幕。这次会议确立了如下品牌战略:
·圣元大品牌战略。取消优博独立品牌,将其归并到圣元品牌下,致力于将圣元品牌打造成一个高档的、专业的母婴奶粉专家形象。
·将宜品的婴幼儿产品剔除出去,只做成人奶粉,将其定位成一个战术性品牌。
·圣元大品牌之下的产品线做好精细规划:优博系列——高档婴幼儿奶粉产品,代表圣元的品牌形象和专业技术水准;优聪系列——中档婴幼儿奶粉产品;优强系列——中低档婴幼儿奶粉产品;国标系列——低端婴幼儿奶粉产品;优爱系列——高档成人奶粉产品。
·全面更新品牌形象,品牌Logo改用更加国际化、时尚化的设计,品牌口号改用“圣元,有健康,就有可能!”,“健康”是实实在在的功能利益,“可能”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并且增强了圣元大品牌的包容性。
·全面更新产品包装设计,一改原来凌乱、陈旧、老气的形象,统一产品包装设计的范式,每个SKU既要自成个体,同时每个系列的产品放在一起又要有非常强烈的整体阵势,在终端表现抢眼、醒目。
·提高部分产品系列的零售价格,让产品的品质、档次能通过零售价格体现出来。
品牌和产品规划好了,接下来就是传播的功夫了:
2004年7月,与迪士尼进行品牌联合营销。圣元首席赞助“迪士尼100周年冰上巡演”北京站,借助迪士尼深入中国消费者人心的品牌形象和号召力,在线上做联合广告,线下开展促销活动和小型演出活动。这是圣元第一次与国际品牌合作,经验不足加上时间比较仓促,活动效果并不太理想。
2004年8月,赞助中国体操队。借雅典奥运会的时机和中国体操队的良好形象,进行集中的线上广告投放,通过借势造势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圣元专门制作了3D的跳马篇、吊环篇电视广告,并制作了大幅户外广告,奥运会一开幕就形成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据调查,圣元知名度在雅典奥运会后提升很快,全国平均达到24%。遗憾的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体操队铩羽而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告投放效果。
2005年6月,再度携手迪士尼。圣元第二次赞助“冰上巡演-丛林历险记”北京站,这一次圣元上下准备充分,线上传播和线下活动配合良好,取得了比较好的品牌传播效果和美誉度。
2006年1月,和搜狐网站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圣元品牌的全系列产品都印有搜狐的Logo,同时,搜狐网站为圣元5月份开展的“非常宝贝非常Show”大型整合营销活动提供网络平台。这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300多万年轻父母的关注,10万多人上传了自己宝宝的精彩照片。
2006年6月,和CCTV-少儿频道合作,共同开办《动感特区》综艺节目。圣元以植入营销的方式,将品牌理念、品牌资产与目标群体展开了深入互动。
通过这一系列品牌形象再造和传播活动,圣元品牌不断地在借势造势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产品物美质优的口碑也在三、四级市场消费者群体中广泛传播。

产品+服务:做强、做大的脊梁    
第一步“夯实中端”的计划基本成功后,2004年11月,圣元开始对优博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因为优博产品已经划归到圣元大品牌旗下,并且肩负着未来高端品牌形象定位的关键任务,圣元对优博的产品设计尤其谨慎。
优博应该定位成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是最好的产品!什么产品最好呢?纵观市面上的外资、内资品牌,其最高端的产品什么卖点都有:DHA/AA、乳白蛋白、牛初乳、核苷酸……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最值得炫耀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用光了。
答案还得从消费者当中找。婴幼儿吃什么最好?当然是母乳!如果有一种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完全模拟出母乳的成分,应该就是上佳的好产品了。顺着这个思路,圣元根据专业研究机构对母乳成分的权威试验数据,研发部、供应商、生产部、品控部鼎力协作研发,虽然最终不能100%地按照母乳成分生产出成品,但已经可以做到其中58种重要营养元素等于或接近母乳成分,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印在优博1段听装产品包装上的营养元素平均分析表(母乳营养成分含量与优博逐一对照标识),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技术含量一目了然。
优博的产品形象该怎样设计?既然是最好的产品,包装设计就要足够精美、大气符合身份。圣元在香港聘请优秀设计师精心设计优博的包装,从色调、字体到插画力求精益求精,并请来很多年轻妈妈测试评价,精雕细刻出了一整套尊贵、温馨、漂亮、别致的优博形象。
优博应该定位在什么价位?优博的零售价是168元/听,比当时所有的外资、内资品牌的产品都贵。很多人对此表示担心:消费者会信服吗?渠道敢进货吗?而圣元如此定价的原因有四:其一,产品最接近母乳配方,技术含量高,加上用料精良、生产工艺难度高,自然成本不菲;其二,优博是圣元品牌的旗舰产品,不能简单地按普通产品来思考;其三,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准有信心超过外资品牌,定价不必跟随外资品牌,这是一种敢于亮剑的气魄;其四,圣元的主要市场是三、四线,与一、二线市场的外资强势品牌并不直接发生冲突,只要把消费者沟通工作做好,应该有很大的市场机遇。
如何向消费者推广优博的高端价位?只有好产品和广告宣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深刻感受到优博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为此,2005年3月圣元筹建了营养教育部,负责对优博的目标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做持续的教育工作,使消费者在售前就接受圣元的企业理念、产品质量和信誉,打消购买顾虑。同时,圣元成立了营养咨询服务部,负责对消费者售后使用的跟踪服务,并设立金、银卡会员制度,使购买优博的消费者一方面享受到营养咨询、婴幼儿早教的免费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享受到多买多实惠的切实好处。
新优博在2005年1月正式上市,配合教育营销和服务营销等专业化、闭环式市场推广的努力,2005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倍,2006年同比增长5倍,实现了圣元品牌从中端到高端的跨越。

在圣元从困境到崛起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神来之笔,也没有任何近年流行的种种营销新概念。事实就是这样,圣元每一天的努力,都是在做营销管理的几个基本要素: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再加上最重要的人和品牌,只是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形、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地深化和精进。期间,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决策,决策的一瞬间是短暂的,而花在决策前的调查、分析、研究、思考的时间是大量的,花在决策后的计划、部署、动员、培训、跟进的时间是大量的。其实,这就是营销管理的基本过程,将最基本的、看起来最简单的事情做好,结果就不再简单!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穆兆曦)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9 23:54 , Processed in 0.0359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